深化课程改革培养民族精神

用龙的精神培养下一代

——以“龙文化”建设为载体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一小学 张蕊 2008-5-16   现代教育报  

 

龙是中国民族的精神图腾,龙的精神就是团结合作、开拓奋进、与天和谐、造福人类的精神,也是中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物化体现,具有广泛的民族号召力。近年来,浦江一小在全面推进二期课改的实践中,着力开展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研究,形成了以“龙文化”为主的系列探究,开发了以“龙文化”为主线的校本教材,构建了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深化“两纲”教育的有效载体,为学校的持续发展与内涵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ISO9000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明确目标,促进工作开展
我们运用ISO9000标准,努力突出“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制定一系列“以人为本”切实可行的学校管理制度,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全员、全程管理。
我们坚持关注师生作为人的本体的发展,促进每一个人的多元化的发展。建立了以人为本的课程管理系统,尊重人格,给教师发展的空间。实施以学生为本的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际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能。
“同课异构、合作共赢”
校本教研,促进团队发展
学校与区教师进修学院的数学研训员建立伙伴合作关系,构建了“同课异构、合作共赢”的校本教研模式,使学校的教师团队迅速成长起来。
“同课异构,合作共赢”校本教研模式,是同一教材内容,发挥备课组或教研组的集体智慧,进行磨课、上课、说课、评课、再上课等研究,根据不同的班级和教师的教学风格以不同的形式呈现,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专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教学效益的不断提升。
“保障+基础+特色”
团队合作,促进内涵发展
在“龙文化”探究与实践中,我们不断赋予其时代发展的内涵,对学校内涵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强化了三类课程的相互补充。二期课改强调基础性、拓展性、探究(研究)性三类课程的相互补充,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的“龙文化”课程开发资源极其丰富且有开放性,学生们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培养技能、陶冶情操、锻炼才干。
——深化了“两纲”的稳步推进。“龙文化”探究与实践从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三个维度,将“行、习、赏、唱、礼”五个环节结合校本实际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注重学科融合和活动开发,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两纲”,珍爱生命,实践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内涵。
——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成长。基础教育必须为孩子的一生奠基,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学生已有经验和生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可以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使教学“活”起来;同时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建者,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落实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
我们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强调各学科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积极为师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搭建各种舞台。2004年9月至今我校先后举办或参与市、区各级展示13次,获得各类奖牌13块。学生在各级竞赛中获奖1000多人次,其中我们的双龙腾飞易拉罐龙柱获得由市文明办等承办的2006国际中小学生艺术节创意特等奖。
——促进了老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与课改共成长,形成了教研组建设的团队合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合作团队完善,并催生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管理评价体系,促进了师德的提升。2004年9月至今,学校涌现出新的中学高级教师1人、全国先进1人、市级先进5人,区级先进25人。
——促进了社校的合作共赢。社区单位需要教育志愿者,我们的教师积极参与,将“龙文化”校本教材辐射到社区,在社区逐步营建“龙文化”特色。
在学校里,教师不分你我,互相支持,积极配合,共同合作,一起研究,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而在社区里,我们的教师已经成为一个整体,以一个团结协作的团队活跃在社区中,全力促进着社校共建。
龙的精神是中国五千年伟大历史的象征,是中国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诚信和谐精神的象征。学校作为育人基地,有责任传承并弘扬这种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造坚实的文化精髓和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