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河的“龙文化”

锦州新闻网  2010年7月7日

 

采访中,记者还通过和青龙河的接触,了解到了青龙河与“龙”之间密不可究的根源和传说。
据一位姓商的中年男子介绍,青龙河的原名不叫青龙河,在很早以前,因该河的水相对较黑,在商朝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称为“玄丘水”;在北魏时简称“玄水”,郦道元《水经注》有记载:“玄水出肥如东北玄溪”;此后,还曾更名为“漆水”、“乌镇河”。直到满族人出关“圈地”后,将该河更名为青龙河,沿用至今,县名也以此河命名。
在青龙河流域,带有“龙”字的地名也非常有趣,如龙头、龙尾、龙须门、大龙腰、龙爪沟,几乎龙的全身都有了;龙山、龙潭、卧龙池等全是龙的足迹;龙王庙、双龙寺则告诉人们,“龙”在满族之乡尽情享受着人间香火和顶礼膜拜。
青龙河流域的满族人仍然保留着二月二龙抬头等相关习俗。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因为寒冷的冬天就要过去,和煦的春天就要到来,天气渐渐转暖,春的讯息开始传递,人们的心情也格外地好,起床也比往日早,准备一些节令饭食,以示庆贺,做春饼、烙煎饼,气氛相当热闹。这天,家家户户的女人们都带着梳子到户外梳洗打扮,因为这天是“龙抬头”的日子,传说在屋子里梳头怕碰着龙头。同时,这天的早晨也不让照镜子,说是怕镜子里出现龙的影子把人吓着。二月二这天,男人一般都要理发,叫做“剃龙头”,寓意这家男人要“成龙”,年内将会事业有成。
据了解,历史考研学者在青龙河流域发现有殷商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多处。这里的辽金历史文化更加厚重,出土的辽金时期的文物最多;明代,朱元璋派大将徐达戍边,打败了在青龙河流域的蒙古人,并下令长城以北100公里为中立地区,不许有人居住,使这里荒芜300余年,山清水秀的青龙河流域成了“野水无人渡,山花寂寞红”的人迹罕至的境地,成了野兽山禽的生存乐园;到了清代,朝廷为了减轻京城的经济压力,康熙敕谕:以奖励军功、赏赐皇亲、分丁拨户等形式令部分旗人(满族人)到长城古北口、喜峰口、冷口等口外的无主荒地进行“跑马占圈”,垦荒定居。因为满族人的发祥地亦是“龙”文化的起源地,满族人把“龙”作为图腾,对“龙”崇拜有加,随着满族镶白、正蓝、镶黄、正白、镶蓝等八旗的“云龙”旗帜的猎猎出关,把满族龙文化也带到了青龙河流域。
青龙河流域内关于“龙”的故事传说还有很多,个个都很精彩,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感人,代代口口相传,经久不衰,给青龙河流域满族的“龙文化”增添了浓烈的醇厚感。  记者 宋春玲

引用本稿请注明来源为锦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