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历史凸现性格洞见人生

——读庞进新著《平民世代》

林允富  2009年3月3日

 

这是我近二十年来,除《平凡的世界》、《白鹿原》以外,又一次一口气读完的作品。我认为,这是中国文坛上陕军的又一部力作,是奠定庞进在陕西乃至全国文学界地位的奠基之作。该书由太白文艺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著名文学评论家、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畅广元先生为之作序。
我读此书,近一个星期,常夜不能寐,吃饭当过程,捧着她,时而流泪,时而拍案叫绝,读到最后一行,最后一个标点,掩卷却不想放下,还希望会有新的一章,新的一页!
我觉得,这部著作的成就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新体裁、新题材、新写法、新高度。
一、新体裁
《平民世代》是一部很特殊的作品。可以说既是一部史书,也是一部文学作品,还是一部记实报告,同时还带有很浓郁的哲学论著色彩。可是,你能说她是一部史书?一部小说?一部报告文学集?一部哲学论著?都不是!畅广元先生在《让历史告诉人们——序〈平民世代〉》中说:“《平民世代》沿着家族脉络和时代演变,从述祖到论亲再旁及自身,一路写来,大到整个历史面貌、社会人心,小到老少爷们的投足举手、轻声细语,既栩栩如生,感人至深,又令人悲喜忧患,感慨万端”。这一评语,则是从文学评论家的角度极其准确地概括了上述特点。
从本质说,这是一部史书:家族史,作者庞进写的一部庞家六代平民的奋斗史。但是,这又是一部文学作品,是太白文艺出版社“厚土文丛”之一,因为文学作品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写史的。写史书,写祖上五代的逸闻轶事,以及当今的众多人和事,未能亲见,怎么写?用描写、用想象,是不是又像小说?描写可以,想象也可以,但不能虚构,必须是在事实的基础上描写和想象。这样,不又成了报告文学?又是又不是。因为,“报告”具有新闻性,而这里写的都是“历史”,所以,这里的“事实”其实都是“史实”。在这部作品里,作者又有许多议论,而这些议论,基本都属于社会、人生、科学、伦理方面,概言之,属于哲学方面(作者大学念的是哲学专业,是哲学学士,研究生学的是文学,是文学硕士),这样,这部作品又有了浓郁的哲学论著色彩。当然,这部作品不可能是哲学著作,这些带有哲学意味的议论,是在忠于“史实”的基础上,在叙述、描写、想象,有时甚至是绘声绘色地展现基础上“水到渠成”而产生的,是“有感而发”,也正是由于这样,这些议论因有丰厚的“铺垫”而显得“入木三分”。
如此说来,都像,都不像,是不是写成了“四不像”?不是。她本质上应该是“史”,是家族史。我觉得《平民世代》是以《史记》笔法写家族史,史料切实可靠,又可读性强;是为平民百姓塑“群像”,笔法细腻,丰满生动;作者又以客观冷静的社会洞察力在充分叙述描写的基础上展开议论,使“史论”与“史实”紧密无间,从而具有穿透力和哲学深度。
二、新题材
对于文学作品而言,题材是指作品的材料。对于这部既是史书又是文学作品的著作,题材就是它所写的内容。关于这一“历史著作”在“题材”方面的特点,畅广元先生在“序”里所说的一句话“《平民世代》的历史感具有鲜明的平民特色。”可谓一语中的。
关于这一点,我这一支笨拙的笔远不如畅广元先生序文说得透彻和深刻,兹引述如下:

中国的史书多系官修,属于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记叙和评说,总是以官方认可为准,旨在构建一种有利于其现实精神统治的历史感,还常冒充主流文化。毛泽东当年大反封、资、修,痛批帝王将相历史观时,也力倡讲历史必须讲“三史”,即家史、社(人民公社或农业合作社)史、厂史,否则“等于放屁”。但写“三史”是有严格规定的:家史主要是写血统工人之家、贫下中农之家,写他们是如何在党的领导下翻身闹革命和解放后怎样过上幸福美满生活的。做法虽与封建史官不同,目的却相差无几。说句老实话,中国人民向来没有成为国家的价值主体,他们的命运总在“什么也不是——是一切——什么也不是”的怪圈里循环:统治者的统治相对稳定的时候,人民“什么也不是”;当人民被压迫得忍无可忍,起而革命并取得胜利时,他们就“是一切”;一旦人民把自己的领袖和代表人物推上历史舞台之后,人民又一次成为“什么也不是”了。因此在中国的官修史书上,极少“平民世代”的事迹,它们为人民提供的历史感虽不能一概而论地予以否定,但总能从中见出某种私利作祟下的偏见和扭曲。庞进的《平民世代》的出现放在这样的背景下看,它显然是要为人们提供另一种看历史的角度,要给人们另一种历史感:呈现在平民世代人生历程中的历史真相和他们对历史的深切感受。庞氏祖孙几代,每代人的生活道路各异,人生追求不同,但都以不同的方式和命运抗争,以不同的价值行为谱写着力做命运主人的奋斗史。他们平凡却不卑贱,拼搏却不张扬,活出应有的人格却不傲视亲朋邻里,犹如通衢大道上的泥土,朴实无华、坚强无比!这,就是我们民族精神脊梁的特征。历史就是在这样的平民世代中演进着,它虽不那么轰轰烈烈、气壮山河,却是历史最真实的脚步,能道出社会底层人民最真切的心声,能穿透意识形态调控下的知识藩篱,让历史的本来面目袒露出来。这就是平民的历史感:再难过的日子也要过,再难做人的时刻也要把人做好,世上只有生命的结束没有人过不去的坎儿!

是啊,背负数千年沉重的历史包袱,又因袭毛泽东几十年来的“三史”观念,“让历史的本来面目袒露出来”,这是何等的不易啊!不说别的,就光说庞氏150余年历史,其祖父以前,曾是蓝田县相当富有的“殷实之家”,而祖父庞应理由于染上了大烟瘾,才导致“整院子房、整片子地朝出撂”而迅速“倾家荡产”,惟其如此,庞家才在解放后的土改中被定位贫农。对这样的“历史事实”,庞进说:“别的先不说,就说庞家吧,要不是这贫农成分,父亲能那样顺利地入党、参加工作、当医院院长吗?几个叔父能光光荣荣地参军、提干、转业、有一份不错的公职吗?所以说了,抽大烟的祖父是有功的,要不然,庞氏后代不知怎样受罪呢!起码,找媳妇都会成大问题!”
这样的历史和现实,在中国应该说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而庞进坦诚如此,还“历史以本来面貌”,又是何等的不易!
其实“历史”并不就这么简单,庞进父亲庞济民的一生就是证明。他父亲生于1929年,这一年即关中的“十八年年馑”,故取名“旱娃”(大旱之年所生)。青年时代的“父亲”在三原县学医时,结交并救过地下党,解放后成为中共党员,创办医院,成为陕西省卫生先进工作者,虽然“社教”和“文革”中被打成“走资派”甚至“现行反革命”,关进“牛棚”,但他始终忠于共产党,忠于毛主席,无怨无悔,加上五十多年行医,故自命为“政治医生”。
像庞济民这样的“平民”党员、基层干部,何止千千万万!而正是这样的“平民”党员,这样的基层干部,才支撑起了中国现今日益牢固并更加辉煌壮丽的社会主义大厦,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过去总是说,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哪一部史书是真真正正写人民群众的呢?这样的史书,除了庞进的《平民世代》,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过。
三、新写法
家族史,该怎么写?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历来“修史”不外记事记言两大类,《春秋》《左转》是也。前者简,后者繁,前者重“记实”,后者重“再现”。例如,在《春秋•隐公元年》中只有一句话“郑伯克段于鄢”,而在《左转》中则成为洋洋洒洒一大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对话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在忠于史实的基础上,大大增强了可读性。两种写法,几千年来,史家评价不一,至今莫衷一是。例如,一般认为《汉书》偏于前者,《史记》偏于后者,何者为好,则见仁见智。就对后世的影响说,《左传》远远大于《春秋》,《史记》似乎也大远于《汉书》。《史记》就是充分发扬了《左传》的传统,且有很大的发展,所以对后世产生了更大的影响,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庞进的《平民世代》就是用《史记》笔法写的一部家族史。我认为,庞进在写法方面借鉴《史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绵密的结构、生动的叙述描写和深刻精当的议论。
关于结构,这部作品采用了以时间为经、以人物为纬、以标题为结、互见互补的方法。
“以时间为经”是指这部家族史,是从祖居蓝田县三官庙乡庞湾现在有确凿文书(《冥寿序》)为证的庞氏五代祖庞永太起,经四代祖庞文升、曾祖父庞秉钧、祖父庞应理、父亲庞济民,再到自己这一代,共六代“平民”的“世代”史。时间跨度为公元1769年~2005年,大约150多年的历史。“以人物为纬”是指总体上在时间的推移中,以人物为中心展开,而每一代又以中心人物做核心,旁及相关人物。“以标题为结”的“结”,意为“结点”。即全书共四十八章,每章一个标题,这标题就是“结”。它把一章的内容浓缩在一起,像绳子打一个“结”,绾一个“疙瘩”,即所谓“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互见互补”是指,全书在时间、人物、事件等方面,前后穿插、前后互见,互相照应说明。这样写,既节约篇幅,又使整部作品显得结构紧凑、针线绵密。
关于叙述描写,我们以第六章《武生庞秉钧》为例。
庞秉钧是作者的曾祖父,生于1870年,卒于1940年。年轻时习武,曾考武举,虽身体健壮,武艺高强,但晚清武举考场十分腐败,他和他的师父、师弟们不屑于向考官行贿而落第。作品写道: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引者注:“他们”指参加武举考试的庞秉军,以及陪伴他的师父和师弟)便去考场报了到,考官让他们回客店等候消息,却暗中差人告诉说,要进考场门,送银三百两。性情刚烈的武生一听就火了:这不是索贿吗?考武举凭的是真本事,讨吃黑食算什么呀!这钱不能给。……来自蓝田的武生精神抖擞地上场了,他先打了一套心意六合拳,腾跳挪跃,如龙似虎,卷地起风……问题出在骑马射箭上。按说射箭本是武生的强项,平日里已练得百发百中了。他们是带着自己的弓箭来的,没想到进考场后,考官要“验箭”,说你们的箭不能用,要用“官箭”参考。武生看了看发给他的三支官箭,倒也光滑细致。于是,携箭上场,策马疾驰,搭箭拉弓,嗖——离弦之箭,直指靶心而去。然而,那箭在接近靶心的时候,却突然箭头朝下,掉到了地上!再策马,再拉弓,嗖——又是在接近靶心的时候,一头朝下!第三次,武生把弓拉到了极满,这次好一些,飞箭上了靶,却离靶心很远!……什么原因呢?还是师弟多了个心眼。他把身上带的银两,悄悄地塞给了考官的部下,只问箭术高超的师兄为什么会落靶。考官的部下告诉他,因为你们事先没有送礼,得罪了考官,人家是有意为难你师兄,那箭都是特制的,箭杆里灌了铅,箭头上涂了铅,用这样的箭上场,能射中才是怪事哩!师弟将此内幕告诉了师父师兄,师父恍然明白,不禁仰天长叹:不是弟子无能啊,是这个考场太腐败,这个社会太黑暗!于是,胡子一捋,手一剁,对两个徒弟说,这样的武举,不做也罢,这样的官场,不进也罢。……
篇幅所限,这里的引文有大量删节。可读着这样的文字,你的心弦会被作者清晰的叙述、精彩的描写所紧扣,你的情绪会被作品中人物的情绪所感染。这就是以基本史实为基础展开合理想象的《史记》笔法。这样的写法大大增强了可读性。作者就是运用这样的写法塑造了祖父庞秉钧、父亲庞济民、母亲姚秀民、弟弟庞任隆、弟弟的“养父母”任好友、刘玉兰——“伯”和“娘”等等一系列“平民形象”,尤其是父亲庞济民的形象更丰满、更有立体感。
关于议论,我们就以上面写其曾祖父庞秉钧因未向考官行贿而落榜作者所展开的议论为例:

——当父亲讲上述故事,尤其是将曾祖父考武举的故事讲给我听的时候,我不禁为晚清考场的腐败,也为曾祖父的刚正不阿而感慨。读者朋友注意到了,谈及晚清的腐败,我没有用“震惊”二字,原因大家想必也明白: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当今社会,大家耳闻目睹的腐败现象,比起晚清来,用“有过之而无不及”来形容是一点都不过分的。而对曾祖父的做法,我也做过进一步的思考:比如,他要是给那个考官行了贿,会是个怎样的结果呢?那就有可能考上了武举,展开在他面前的,就有可能是另一条人生道路,就实现生命价值而言,走这条路可能比他呆在乡间场面会更广阔、机会会更多样,从而人生会更壮丽、更辉煌。这里有一比,我们需要登上一个舞台来充分地展示自己,而舞台口却有几条狗在守着,我们必须把这几条狗拿下,否则就不能通过。拿下他们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是使用肉包子来贿赂。看过一篇文章,言明朝时的抗倭名将戚继光,就曾给权奸严嵩行过贿。因为当时严氏把持着朝政,不打通姓严的这一关,任你有天大的本事,也难被朝廷重用。不被朝廷重用,戚继光就不可能成为后来人们颂扬的民族大英雄了。那么,能不能这样说呢:当用行贿的方式打通关节成为社会通行的潮流、规则和体制,他是不是有点“迂腐”呢?然而,一旦我们去行贿,我们就偏离了我们所崇尚、所学习、所追求的理想人格,也就是说,这样的行为,和我们心中的理想人格是相矛盾的。而且,只要我们行了贿,我们实际上就是在支持、壮大和加强这样的潮流、规则和体制,说轻些是无奈之举,说重些等于同流合污。这里显然存在着一个悖论。我相信,这个悖论曾使明代的戚继光痛苦过,也曾使生活在晚清和民国的我的曾祖父痛苦过,如今,也常常使我们痛苦不堪!那么,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呢?目前还没有。待到中国社会充分法制化、高度文明化了后,情况或许会好些,但那已经是将来的事了,我们这代人怕是难以看到了。

这段议论是何等的精彩、何等的深刻呀!这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人类社会普遍精神病症的审视和解剖!和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议论不同,庞进这样的议论,没有如司马迁在《李将军列传》记述了李广事迹后,做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议论作为评价,而是向深层次挖掘,探讨社会和人类精神普遍“顽疾”诊疗法。这种探讨是理性的、冷静的、实事求是的,也是十分独到的。
以“经、纬、结”相织、互见互补之法,将错综复杂的材料“编织”成一个完整的、气血相通的艺术品,以叙述描写的写法处理家族史“题材”,展现丰富多彩的“平民”生活场景,又能深刻挖掘、作出令世人惊醒的精当议论,这不能不说是庞进既从《史记》汲取营养又不满足简单的“拿来”,而是“寻旧例而又有创造”的新建树。
四、新高度
新高度,这里不是与上述三个方面并列的第四方面,而是在具体写法上作了新的尝试和探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例如写人物,除采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以外,还采用不断变换表现角度、表现手段的多视觉、多技法来写。全书的中心人物,父亲庞济民的形象塑造就是突出代表。
“文似看山不喜平”。由于父亲一生七十多年,幼年曾是“财东”家的“小少爷”,随家道迅速中落,贫困以致举家迁移,后又五十多年行医,若写法单一,极易造成读者的视觉疲劳。有鉴于此,全书48章,作者庞进设置了20个专章写父亲(其他绝大部分章节,又都时时闪现着父亲的影子),而写法多变:时而是以父亲的口吻叙述,时而由作者叙述;时而是直接叙述描写,时而借“一篇小说”、一篇“广播稿”,或他人的“怀念文章”作侧面介绍。就是叙述,也是时而顺序,时而倒叙,时而补叙。特别是全书的最后部分,作者专设两章《中华天然志》(上、下),集中写了母亲生前“不听家人劝阻,执意”进货买回的“镶大理石面”的茶几,由于母亲“先走”了,父亲竟然“痴迷”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在这一茶几的大理石面上,他发现了“喜鹊”(父亲一生崇敬扁鹊,他说,喜鹊就是扁鹊)、雄鹰、麒麟、十二生肖,发现了九种“海陆空动物”,发现了“十二个国家一级元首”、十二个“国家一级二把手”,还发现了三个“千古罪人”:汪精卫、林彪、江青,汪面向孙中山而跪,林、江面向毛、刘、周、朱……而跪,等等,他把这一茶几的“大理石面“叫做“中华天然志”。“他白天看,晚上看;强光下看,弱光下看;用放大镜照着看,用尺子量着看,一百遍、一千遍、一万遍地看”…… 他不光看,还想(苦想、冥想、幻想、臆想)、还讲(给儿女讲、给亲戚讲、给朋友讲、给他能接触到的一切人讲),还把这些“发现”写下来,他用了几十个“锥订”的本子,堆在一起有二三尺厚…… 庞进写道:“父亲的最后三年,是看《天志》、想《天志》、写《天志》、讲《天志》的三年。”
为什么发生这样的情况?庞进说:“母亲的去世,对父亲的打击很大,深切的悲痛、无尽的怀念,导致父亲将精力集中到了《天志》上。他认为,大理石茶几是夫人姚氏执意购进的,姚氏完成了上天赋予的收藏任务,离开了,入土为安了,把理解的任务交给了他。这当是上天的意图,是义不容辞的使命。”这看似“奇怪”的表现,是何等深刻地表现了他对夫人的至深的爱!
为什么又要这样去写?这就是所谓“曲折的笔法”。这些表现,实际是父亲“心灵的最深处”,这样写,是对人物的“精神升华”!所以,这两章,如果把这部作品看作一出戏,它就是“高潮”所在。因为,对《天志》的痴迷,不仅是对亡妻的无尽思念,而对《天志》所看、所想、所记,则完完全全表现了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病人,又忠于党、忠于国家和民族的“政治医生”的本色。这一写法,也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
又如议论,作者的议论方法和风格多变,也产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前文对祖父庞秉钧考武举因未贿赂考官而落第的议论,可以叫做“层层引申”式,而第四十三章《母亲的一生》,在叙写了母亲克己为人,和善立身,顾亲帮友,历尽艰辛的一生后议论道:

季羡林先生曾言,好人就是想到别人的时候比想到自己的时候稍微多一点的人。后来,王选先生认为季先生的要求高了,他认为,好人就是想到别人的时候跟想到自己的时候一样多的人。我不知道两位先生是如何做出判断的,按我的考察和体验,想别人和想自己加在一起是个常数,一个多了,另一个肯定就少了。对他人的奉献往往是以克扣自己、委屈自己、牺牲自己为代价的。而我,确实见到了想别人比想自己多许多的人,这个人,就是我的母亲。
这样的议论,姑且叫作“排列推论“式吧,这末尾的一句有着“神奇”的效果。
再看第十八章《聪明的眼神》中的一段议论。本章写的是父母的婚姻。作品写道:“多少年后,父亲回忆他第一次见到母亲时的心情,说他当时并不是十分满意的,不满意什么呢?母亲身材小。但是母亲的眼神震动了他。”领结婚证回来后,父亲的大伯庞应功问,媳妇怎么样?他说就是身材小一些,大伯说:“娶妻人聪明是第一条件。”……作者议论道: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人们常说的话:瓜无滚圆,人无十全。是的,在世间,十全十美的人是找不到的。我的母亲聪明端庄,身材却未长高。他的这两点都遗传给了我,也由我,遗传给了我的女儿。是的,我曾为自己身材不高大而懊悔过,心想我要是一个伟岸魁梧的人该有多好啊!但这只是一段时间,准确地说,是在青春期,尤其是爱情产生的那段时间,只觉得自己身材高了,就更能吸引女孩子的注意了。过了那段时间,我就不觉得自己低了,因为我发现,不少比我高大的人,无论才能和人品,及生活态度、精神世界、对社会的贡献,等等,都让我不敢恭维;而许多身材和我差不多高甚至不比我高的人,成了人们敬仰的杰出人物,如政治家中的拿破仑、列宁、邓小平、胡耀邦,文学家中的鲁迅、巴金、贾平凹、路遥……所以,我说,身材问题只在谈恋爱时显得很突出,而一个人的伟大与否,与其身材高低是没有什么关系的。(着重点为引者所加)
你看,多么令人深思的议论!从父母的婚姻,说到一个人身材的高低,又由身材的高低,说到自己曾经的“懊悔”,再由“懊悔”到不“懊悔”,最后生发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而且,“论题”是何等的司空见惯,开掘得又是何等地深!这种议论,不妨叫作“寻常之处挖深井”。另外还有不少独特的议论方式,就不再列举了。
再看作品的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平民世代》作为一部家族史,其语言有很强的文学色彩。这部作品,是由许许多多的“小故事”串起来的,我们就看看其中一个“小故事”是怎么写的:父亲“社教”和“文革”中被打成“走资派”和“现行反革命”,由于缺乏事实,终于没有被关进监狱,但一度被罚做病房里的护工,作品写道:

白天,父亲穿上工作服,忙前忙后地打扫卫生,整理床铺,给病人送水送饭,到了晚上,父亲便搞开了“地下活动”,悄悄地为住院病人义务看病治病。这方面的事例不少——
…… ……
一个五岁小女孩,入院后一直昏迷,院里会诊,几个大夫都说听不到心音,说还是朝西安儿童医院转吧。女孩的父亲面露难色,他们来自贫困山区,身上只带了五块钱。会诊时,父亲正在抹床头柜,听言后心生疑窦:怎么会听不到心音呢?晚上十一点,父亲揣着听诊器来到女孩的病床前,他仔细地听了又听,听到了微音。再望闻问切一番,诊断为长期便多而稀导致营养不良。于是,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位。第二天,病情就大为好转,能下床晒太阳了。父亲又将开好的一个处方放到女孩父亲的手中,说:
“出院吧,按这个方子到外面去买药,五块钱花不完,娃的病就好了。”女孩的父亲热泪盈眶,说:“听说你原来当过院长,如今被整成扫院子的院长了,这年头,好人多难啊,万万保重!”

多朴实的百姓语言,多好的医生啊!这样的“小故事”,这样的朴实语言,在整个作品里比比皆是。所以,这些“小故事”就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把整部作品“串”成一挂光彩夺目的项链,让人把玩不已,爱不释手!
总之,这部作品是庞进的呕心沥血之作,是他“批阅八载,四易其稿”辛苦经营的结晶,也是他创作路上的一座里程碑。
2009-2-28
(作者为西北大学教授、西安翻译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