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万宁舞龙

www.loongfeng.org  2010年5月8日

 

万宁市万城镇人对龙有着特殊的情感。每年元宵,舞龙的队伍一出现,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相迎相送,据传龙走过的地方,会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虽然年事已高,陈正平老人还是很乐意做个场外指导。
76岁的陈正平老人舞起龙珠,仍虎虎生威。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记者王凯摄

万城西门的陈正平家,是沿续五代的舞龙世家。100多年来,陈家人手持龙珠,将几十米长的青龙舞得翻江倒海,直冲云霄。在巨龙翻腾的身影中,陈家舞龙人痴心不改,代代相传。

2006年2月12日,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锣鼓声,鞭炮声,大人孩子的欢歌笑语,撒满万城的大街小巷。万城享有盛名的西门青龙,这天舞上街头。一位身着盛装的老人始终随着人群和舞龙队伍向前挪动,舞龙队伍刚刚歇下来,老人就上前指导。老人,曾是这支舞龙队的“龙头”。老人说,不光是他,他爷爷,他父亲,他儿子,他孙子,一家五代都是舞龙人。

老人叫陈正平,家住万城镇西门社区。虽已76岁,但老人身体壮实硬朗,走起路来轻巧灵便。老人头发有些花白,额头刻满皱纹,但面色红润,目光炯炯。元宵前夕,记者来到陈家整齐干净的小院,听老人讲述这个舞龙世家和西门青龙非同一般的情缘。
孩子们争摸龙头,据说这样可以带来好运。

第一代 舞龙珠第一人

万城的舞龙传统我们今天已无法追溯。陈正平老人告诉我们,舞龙在万城历史很久了,陈家从清朝末年就开始舞龙。

陈正平刚懂事时,爷爷陈良廷就向他讲述西门青龙的来历。相传它来自九天之外,承载着平安幸福,从万宁和陵水的交界处的牛岭飞来,经牛漏镇、马坡村,到环城(现在的万城),这条线路被西门人称为来龙坡。最后卧在西门,龙头在万中,龙身在番村,此地被当地人称为卧龙坡。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一代
代渗入到万城人的心中。

早在清朝末年,陈家与这条西门青龙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万城举办元宵节灯会,各个村都要出节目。在西门,最初的舞龙只是一项强身健体的娱乐活动,流传已久,但在元宵灯会上演出,还是第一次,村里人商量了一下,西门的元宵节舞龙节目便固定了下来。

一条龙舞的好不好,关键在于龙珠舞得好坏。舞龙头的人视野很小,只能通过龙的嘴和眼睛看到外面的事物,所以龙头一定跟着龙珠走。舞龙珠步伐要好,要有力气,手中的技术更要过硬,龙珠既要走路线,又要不断转动。爷爷身高体壮,肢体灵活,村里的人就选他来舞龙珠。爷爷没有辜负全村人的希望,把西门青龙舞活了。当时的万城镇还叫做八街,因当时只有八条街道得名,爷爷舞着这条龙穿大街,过小巷,挨家挨户拜年,送福驱邪。这可能就是万城元宵节舞龙的最初来源。

在万城,人们对龙有着一种特殊感情,虔诚地信奉,真诚地感恩,西门青龙被人们称作“龙母”、“平安龙”、“祖龙”,这条龙一出现,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相迎相送,据说龙走过的地方,就会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正月里,舞龙队走村串户给村民拜年,送上吉祥祝福。

第二代 直把青龙舞翻飞

爷爷把这门手艺传给了父亲陈为炳,父亲的技艺超过了爷爷,当时的人都说爷爷是把龙舞活了,而父亲是把龙舞飞了。父亲从小练过功夫,步子特别的活,手法十分的灵巧。父亲从16岁开始舞龙,一直舞到70岁。说到这里时,陈正平老人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表情。

1950年庆祝海南解放,父亲率人在万城镇上舞龙庆祝。这之前战火连天,但西门人一直没有放弃舞龙,他们对这条龙实在有太深的情感,害怕舞龙活动使村民大规模的聚集,遭到日本飞机的轰炸,他们就小规模地舞。

1950年,海南解放了,西门人对龙的浓厚情感终于释放了。95岁的陈保华老人当年曾舞龙头,他这样描述:当时舞龙的人真是憋着一股劲,个个生龙活虎,陈为炳的龙珠舞得呼呼生风,那龙真的是舞活了,舞飞了,时而翻江倒海,时而直冲云霄。大街上人山人海,龙舞到哪里,群众就跟到哪里,围观的群众从早一直跟到晚,许多人连饭都没吃。

《万宁县志》也记载了这一历史时刻:1950年5月1日,在县城教场坡召开群众大会,热烈庆祝万宁县解放暨“五一”国际劳动节,参加大会的有3万多人,各乡都组织代表队扛猪牵羊,赠送礼物慰劳解放军。夜晚,彩灯游行,舞龙舞狮公演琼剧,盛况空前。

1960年后,父亲就再也没有舞龙,在当时的特殊年代里,舞龙被禁止了。可是父亲对这条龙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空闲时总要赤手舞上几个来回。在这期间,父亲从来没有间断过对陈正平的技艺的传授。年轻人谁到他家,父亲都会教他们一些舞龙的技巧。

可是,在父亲的有生之年,再也没有亲手舞过这条龙。1973年父亲去世前,把陈正平叫到床前嘱咐,有机会一定要把这条龙再舞起来。

1983年,距父亲去世十个年头后,陈正平终于又可以舞龙了。他把父亲的照片悬挂在堂屋的右侧,希望能让父亲看着这条青龙又穿梭在万城的大街小巷了。
万城元宵舞龙气势不凡。

第三代 舞龙绝活传下来

陈正平两岁时,就喜欢上了舞龙,大人舞龙时他跟着跑,追着看,后来爷爷和父亲舞龙珠时常把他扛在肩上。他在爷爷和父亲的背上,舞着龙,度过了童年。

舞龙珠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父亲在茶余饭后、田间劳动休息之余,都会教他舞上一段,就这样,耳濡目染中,陈正平真正掌握了舞龙珠,但学会后和父亲还没合作几年,舞龙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被禁了。

直到1983年,万宁重新恢复舞龙这个传统节目。太长时间的冷落,掌握舞龙传统技艺的人已经不多,重担就落在陈正平一人的肩上,当时他已经50多岁。

为了舞龙,他把在外地工作的两个儿子招了回来。此后,陈正平办起了舞龙培训班,也许是因为出自舞龙世家,在众多舞龙人中,陈家的两个儿子技压群芳。

1985年的元宵节,在陈正平老人的记忆中最为深刻,当时万城百姓的日子正渐渐红火起来了,那年的舞龙场面极为热闹。也是这一年,陈正平结束了自己的舞龙生涯。那年元宵节结束之后,他正式把手中的龙珠交给儿子,从此专门做起了舞龙珠的教练,把舞了几十年的绝活传给后人。

20年了,虽然放下了手中的龙珠,但只要听到龙鼓一响,老人总是坐不住。有一次去商店买东西,听到龙鼓声,他不由自主地舞了起来,越舞越起劲,一路舞着跑着来到家门,老伴喊了十几嗓子才停下来。

老人正兴致勃勃地向我们讲述着往事,他的老伴麦英走进屋来。让我们惊奇的是,这对指腹为婚、相濡以沫的老人,连婚姻也与舞龙有关系。

当年西门有陈家和麦家舞龙珠特别出色,陈正平的父亲和麦英的父亲关系特别好,孩子还在腹中时,两家大人便商定,如果都是儿子,就结为兄弟,将来二人一起舞龙珠;如果都是女儿,就结为姐妹;如果是一男一女,就结为夫妻。就这样,两人的终身大事订了下来。

采访时,陈老说得兴起,换上衣服,非要再舞上几个来回。只见他拿起龙珠,扎起马步,上来一个流星探月,转过一个鹞子翻身,七十几岁的老爷子舞起龙珠来精神抖擞,虎虎生威。记者借机举起龙身,没舞上几个来回,就支持不住了,看来舞龙不但是需要技艺,还要有力气。

看着这威猛的老人,不由得想,也许是因为万宁人喜好舞龙,与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才造就了今天万宁人直爽豪迈的性格,和不屈不挠、血气方刚的精神。
要把80米长的巨龙舞得有声有色是件不容易的事。

第四五代 依旧紧握龙珠

陈亚能是陈正平老人的次子,从1983年开始和父亲学舞龙珠,他一直舞到现在,在这个舞龙世家,他是第四代传人了。由于大哥常年在三亚工作,陈家舞龙珠的绝活就落在了他的身上。每年舞龙那几天,可以说是一年当中最累的几天,每天早上七点舞龙出行,一直要舞到晚上12点。在技艺上要讲究,在力气上更要受得住,晚上一回家,全身酸痛,动弹不得,但第二天早上龙鼓一响,拿起龙珠,精神马上又来了。

陈正平的长子陈苏华今年已经50出头了,平时在三亚工作,今年元宵节也赶了回来,虽然没有亲自去舞龙,但还是随着舞龙队伍观看。他说,“以前万城舞龙,都是父亲,我和二弟三人轮番上阵,如今父亲老了,自己工作也忙,但看到二弟和更多的年轻人仍然在舞,心里挺高兴的,我也把舞龙的手艺传给了儿子陈小郁,小郁今年25岁了,舞得很好。”

让陈家人高兴的是,村里有不少年轻人现在也喜欢上了这项传统活动,渐渐开始舞起来了。陈正平老人每次随舞龙队伍出行,都会指点舞龙珠的年轻人,老人说:“龙珠不管在谁的手里,只要能把万宁的巨龙舞活、舞飞,我就心满意足了,就对得起爷爷,对得起父亲,对得起万宁的父老乡亲。”

元宵之夜,万城镇上彩车巡游,万盏红灯照耀着万城人民的笑脸。西门青龙在广场上翻腾着,雀跃着,陈正平依旧站在人群里翘首相望,看着自己舞了几十年的龙珠在鞭炮声中翻飞,老人是沉思是回忆,更是期待与憧憬……
扎龙骨十分复杂,扎好一条龙需要4000多根竹条,打4000多个结。于伟慧 摄

万宁与龙的渊源

每年的万宁元宵灯会上,总有两条长达几十米的巨龙翻飞。一条是出自万城镇西门社区的西门青龙,一条是出自万城镇宾王村的宾王红龙,相传西门青龙为龙母,宾王红龙为龙公,两条龙一雌一雄,一青一红,青龙比红龙体形稍大。

为什么在万宁流传着这样两条龙,今天我们已经无法考证了。

关于宾王红龙,相传很久以前,宾王村连年干旱,村民建坛求雨,忽见南海上云雾翻腾,一条红龙跃出海面,乘祥云直奔滇池,在那里,捕玉蚌,取珍珠,返回万宁后降雨救灾,并把珍珠献给人间,得红珠者高中状元,得白珠者富贵荣身。在万宁,有这样一幅对联:吸南海碧波呈瑞气,捕滇池宝珠献人间。此后村民以龙为吉祥物开展民间文艺活动,拜贺吉祥,除邪扶正,久而久之,年年如此,舞龙便成了万宁的习俗。

传说是美丽的,无论是关于青龙还是红龙,延续着几百年来甚至更长时间万宁人对龙的崇拜与敬重。直至现在的元宵节舞龙,人们都在祈祷祥龙能给自己带来幸福安宁。《万宁县志》记载:万宁在唐贞观五年(631)建县,初为万安县。南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改为万宁县,这是万宁县名的最早记载。由万安到万宁,自古以来,万宁人对于幸福安宁的美好愿望一直没有改变,一直在延续。

万宁有四大主要河流:太阳、龙滚、龙首和龙尾河,从河流的名称似乎可以看出,太阳与龙在万宁人心中的份量。如今,在万宁,依旧可以找到各种龙图腾的痕迹,舞龙时,大人小孩总是在龙身下穿越,近龙摸龙,据说这样可以给人带来好运。

在万城镇西门社区,人们对于龙的尊崇极其真挚。76岁的陈正平老人说,原来每年春节前只要扎龙的龙鼓一响,村里的妇女就会放下手中的活,带着针线来到固定的地点,缝制龙布。舞龙时节,只要龙鼓一响,村里的男丁聚集在婆祖庙前,各就各位,80多米长的龙转眼间由卧龙变飞龙。在舞龙期间,只要龙鼓一停,妇女们就会带着针线,检查龙身,只要稍稍有损坏的地方,马上缝补起来。如今,缝龙布,扎龙身,舞龙都由专人来做,但西门人对青龙的感情未曾改变。

正是因为万宁人与龙的这种渊源和情感,万宁的舞龙文化在海南享有盛名,万城镇宾王村被誉为“海南龙乡”,西门青龙和宾王红龙也经常受邀出行,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近些年来,这两条龙多次被邀请到各市县参加庆典活动。在2005年,宾王红龙还受邀参加中国第六届欢乐节暨中国电影百年庆典,万宁的舞龙文化也通过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多家媒体走出海南,走向中国,走向世界。(完)(于伟慧 吴棉 陈兴章 陈循静)
民间艺人在给宾王红龙的龙头上色。于伟慧 摄

万城舞龙风俗

扎 龙

年前两个多月,家住万宁市万城镇的76岁老人杨善才已开始忙碌了,因为又到一年扎龙的时间了。在万城元宵节上舞的宾王红龙的龙头就出自杨老之手,他从20岁开始跟父亲学习扎龙头,如今已经56个年头了,无论是西门青龙还是宾王红龙,龙的骨架都是由竹子扎成,而扎龙骨最难的工序就是扎龙头了,如今在万城掌握此手艺的人并不多。

说起扎龙头,76岁的杨老精神焕发,说起话来嗓音响亮:“扎条龙,最难的是扎龙头,它是一门精细的扎技。”

在扎龙头之前,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到位。选竹要选老竹,有韧性、直不打弯。每年他都要到万宁长丰镇去挑选竹子,那里的竹子符合他选“龙骨”的要求。一个龙头,一般需要五至六根上等的竹子,一根长约四五米。一根竹子一般劈成12条竹条,接着需要2-3天的晒干时间。扎龙头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后,根据传统龙头的形状,按照先里后外的顺序,先支好龙头的基本构造,竹与竹之间的每个结都要扎牢固,然后再扎龙须、龙鼻、龙耳等,完成这道工序需要20天左右,共有200多个结。“扎龙头一定要扎实,需要耐心。”只有扎出来的龙头显得逼真、勇猛、美观,才能使整条龙舞起来活灵活现。

在杨老扎龙头的时候,宾王村的其他人也要开始扎龙身了,这条龙全部扎完,需要4000多根竹条,需要绑4000多个节,扎好龙骨,才是制作龙的第一步,剩下的要缝制龙布,给龙身龙尾缝上布,做龙须、龙眼、龙嘴,都是复杂的活,等这些全部制作完成,也就快过年了。

拜龙

等龙一扎好,就要带到流经万城的太阳河边去喝水,取意为:取天上甘露之水,地下泉脉之水,大海翻腾之水,江河奔腾之水,神水福水,下水显灵。相传只有龙喝水之后才会显灵,才会保佑风调雨顺,保佑人们幸福平安。

喝水结束后,两条龙就要到万宁各座庙宇去拜神,拜神结束后到各自的庙宇去休息,青龙到西门的婆祖庙,红龙到宾王村的萧公祠“休息”。

大年初一,两条龙要到街上拜年,送福驱邪,送平安吉祥。拜年之后,又回到庙宇休息。

舞龙

到了正月十三,舞龙正式开始,对于两条长80多米、直径0.6米的巨龙,舞起来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没有深厚的功底是难以舞好的。万宁的舞龙人,个个身强体壮。整个龙头1.5米长,40多斤,年轻力壮的也只能舞20分钟左右就得换人。时而单龙截塔,时而双龙戏珠,时而翻江蹈海,对于舞龙者来说,绝对是项技术加力量的考验。

在2005年海南欢乐节上,44岁的肖福雄曾带宾王红龙到三亚参加过庆典,当时内地也有舞龙队过来表演,但那条龙和万宁的宾王红龙无法相比,体形比红龙小一半还多,他们的舞龙队员曾试着舞了一下宾王红龙,别说舞活舞飞,就是舞动都很困难。

送龙

正月十六舞龙结束后,又要把龙带到河边喝水,准备“升天”。龙喝完水之后,就把龙布剪下来,每家每户都分上一小块给小孩做肚兜,相传能给小孩带来幸福吉祥。龙骨则烧毁,取意为龙升天,龙骨再用再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