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陆丰滚地金龙

2009-12-17 潮汕风情网 蔡惠进  

 

滚地金龙源自南宋宫廷龙舞,后流传民间。根据广东省汕尾市南溪村老人黄天枢藏书中的记载和部分知情者的叙述,“滚地金龙”始创于南宋,明嘉靖年间,黄氏光昭公一支从福建漳州移居广东陆丰南溪村,带来《滚地金龙演史传》的传本。黄氏南溪“滚地金龙”繁衍了十七代。后来由该村的金龙艺师、传统武术师传到陆丰潭西镇深沟村,大安镇的安博、下安联、顶潭、安塘村,西南镇的两军、下村,陆丰城东镇的上神山村等地。

南溪村“滚地金龙”表演时,由二人钻入“龙身被套”,一人舞龙头,一人舞龙尾,就地打滚。整个表演过程分为“开场见礼”、“打围巡洞”、“游潭戏水”、“伸筋洗鳞”、“伏蛰闻雷”、“迎雷起舞”、“驾云飞腾”、“收场还礼”八个舞段,表演中模仿龙的旋舞飞腾、戏水嬉耍、沉思奋醒、柔静盘曲、勇猛奋进等动作。滚地金龙主要伴奏是打击乐、吹奏和少许弦乐,乐器组合有鼓、钹、锣、唢吶、笛、弦等。吹击乐用威武雄壮、嘹亮开阔的海陆丰正字戏的“牌子大锣鼓”,大唢吶按不同的表演情节吹奏不同的曲调,有【宫娥怨】、【哭皇天】、【山坡羊】、【八板头】等曲牌。表情丰富、套路众多、舞段精彩、技艺兼善是这个舞蹈的基本特点。

1996年,南溪村被广东省文化厅授予“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称号,滚地金龙被编入《中国舞蹈志》,并在国家和省级地区的重大活动中多次获奖。

2002年分别荣获广东省首届动物舞大赛和首届民间表演艺术邀请赛金奖。

2006年5月20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汕尾滚地金龙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