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漆园400年龙鼓古乐

京报网 2008-08-11  

 

本报记者 王海燕

昨天,昌平流村镇漆园村文化大院内鼓声震天,十几位老人正在演奏古乐《混角龙》,周围村民叫好声一片。 演出人群里,70岁的朱福林老人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他左手轻扶鼓帮,右手横握鼓槌,手腕左右甩动,直击鼓面。伴随着铿锵、激越的鼓点声,老人脸上写满沉醉之意。

他是龙鼓古乐这项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也多亏了老朱,要不然老祖宗留下来的这点宝贝,今天全没了。”村里人慨叹。

龙鼓前身叫锅子鼓,是漆园村独有的一门民间艺术,距今至少有400年的历史。乾隆曾颁旨御赐宫中龙鼓八面。漆园村负责人介绍,龙鼓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清末民初时最为兴盛。村里八九十岁的老人们至今还能回忆起当年打龙鼓、耍龙幡时的盛景。

上世纪50年代以后,龙鼓几乎销声匿迹。当年威风八面的龙鼓队员相继谢世,乾隆帝御赐的鼓乐器也仅剩一面龙鼓。漆园村对龙鼓尚有了解的也仅剩朱福林一人。

为抢救这门民间艺术,在村委会支持下,2004年5月,朱福林仿照真品重新订制了龙鼓,并组织十几位村民成立龙鼓队,队员平均年龄55岁,年龄最大的70岁。

“演奏龙鼓与普通鼓乐双手击鼓、手腕上下用力不同,龙鼓单手击鼓、手腕左右使力;鸳鸯钹也有扬、转、翻多种花样。”朱福林介绍说。

为传授古乐的演奏技巧,朱福林凭记忆整理出几套鼓谱,并在村里的文化大院里办起了长期的培训班,培训班不只针对龙鼓队队员,“谁想学都行!”有的学员记性不太好,手脚也不太灵便,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动作朱福林一教就是一个冬天。

几年下来,龙鼓队现在已经发展到50多人,队员们已经能熟练演奏《混角龙》、《三锅子》、《六锅子》、《双钉钹》等6套原汁原味龙鼓古乐。每逢重大节庆日,队员们都会着盛装为村民们演出。

“现在村里有几名年轻人也主动找上门来,要学习这门传统艺术。”朱福林对此颇感欣慰。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