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龙的故乡

记者华挺  2008-07-11  光明日报  

 

在赤峰火炬传递的终点玉龙广场,有四大景观:主雕塑“飞龙在天”;以“C”形玉龙叠加造型,连同底座高18米,有27层鳞组成,远看似凤,有龙凤和鸣、龙凤吉祥之意;龙行谷,自广场至锡伯河全长1500米的水中摆放着999块刻有不同时代、不同书体、不同民族龙字的玉石,上覆微晶玻璃,两侧有灯光;龙阵,由广场两侧四组“龙柱”组成,每
组由九座高6米、直径60厘米的文化柱组成,柱体分别雕刻了蟠龙、虬龙、应龙、苍龙、青龙、神龙、玉龙、石龙、蚌龙等龙之九子;龙纹浮雕群,长180米,位于下沉式南广场水幕石壁,雕有从红山“C”形到明清舞龙、团龙乃至中华民国铜币团龙等中华龙的纹样图像。

这一切宣示,这里,是龙的故乡。

这个广场、这座城市、这片土地,都得感谢37年前的那次考古发现。1971年,在赤峰市翁牛特旗赛沁他拉发掘出一种器物,它周身光洁呈墨绿色,躯体卷曲若钩,头部长吻修目,呼之欲出,高鬃飘举,给人以飘洒、俊逸、神奇、威武的美感。据考古研究,它是红山文化代表性器物,并是中国最早的龙形玉器,最终定名为“C”形碧玉雕龙。赤峰由此而成为中华龙的故乡和龙文化的发祥地。

据有关专家介绍,红山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在西辽河流域相碰撞而产生的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陶器多为红陶黑彩,花纹丰富,造型生动。玉器则为磨制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晶莹剔透,极具神韵,而“C”形碧玉雕龙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此次火炬赤峰传递活动的组织者,充分利用了这一龙之乡的优势,进行了一系列别具匠心的设计:在广场的入口处,一个用五种颜色奥运小福娃拼成的大大的“C”形龙高高矗立;在通向广场正中的红地毯两旁,一群青年身着原始人类服饰,站在两排巨大的牌子前,牌子分别写着汉字“龙”字的各种写法;在广场正中舞台的红色背景墙上,影印的“C”形龙和奥运火炬图标相得益彰。此时此地,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都有一种近乎完美的融合。

这里是龙的故乡,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奥运圣火在这里传递,既彰显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更凸显了奥林匹克精神的人文特质。从这里,全世界都感觉到中华民族对奥运会的强烈渴望,还有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执著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