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龙的变与不变

2009年05月22日 华龙网-重庆晚报  

 

铜梁龙灯纸扎艺术有三大传人,省级民间工艺大师、重庆市民间艺术家蒋玉霖;巴渝十大民间艺术家之一、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民间艺术家傅全泰以及著名扎龙世家周均安祖孙三代。如今,继承了三大传人扎龙工艺的,只剩周均安的孙子周建和周和平兄弟。

从扎纸品补贴家用,到小作坊里的铜梁龙飞到全国甚至世界,年利润上百万,周家三代人的思变腾龙梦想逐步实现。

三大传人之一的周均安,最开始并不是学的扎龙。建国之初,铜梁县里有纸扎铺,但纸扎匠们只有到了年节时才扎龙。那时扎龙很简单,只扎龙头,龙身用绳子、木棍绑起代替,两三米长,讲求神似。

周均安十三四岁时,从学扎制道场祭祀品开始补贴家用,逢年过节偶尔扎龙。真正与龙结缘还是在1979年,那年,铜梁县召集老艺人举办一场舞龙表演,需要扎制各式龙。蒋玉霖、傅全泰和周均安才第一次聚到一起。他们对多年传下来的铜梁龙进行了一定的创新。

让铜梁龙真正在全国一炮打响,还是在建国35周年的庆典表演。

但是,名声大振的周均安,并不愿意孙子学扎龙,他始终认为,这门手艺地位不高,不足以养家糊口。

周均安的儿子周生超从十几岁就开始学扎制工艺。刚学没几年,就赶上了全国破除封建迷信,扎龙被禁止了。

扎制龙有局限性,一般只逢年过节才用得着。靠着周均安的名气,一年最多能扎上10多条龙。

年轻的周建和周和平想办法改变,想按照客户的要求做龙,而不是单单的按照自己的路子生产,但却因此充分领略了老艺人的“脾气”:不仅爷爷脾气大,爸爸也脾气很大,他们爷俩始终认为,铜梁龙就应该是龙的样子,如果客户乱提要求,就坚决推掉不做。

周生超如今已75岁了,依然坚持如此。曾经周建为蜂蜜节做的“蜜蜂龙”就惹火了周生超,大声训斥“乱改良,砸了自己的牌子”。他终究拗不过儿子,只好丢句话转身离去。

坚持传统与适应市场,该如何平衡?周氏兄弟颇有心得。他们逐步改良着制作龙的工艺:使用的材料越来越轻便,龙身采用了喷绘而不是手绘,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创作,做出的龙的种类也从祖辈的五六种增加到20几种。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龙头的部分依然保持着铜梁特色,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铜梁龙。

周氏兄弟如今是扎制铜梁龙的佼佼者,每家每年要接到订单一百多条,订单来自全国各地甚至美、英、法和东南亚。去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铜梁龙的表演,八条大龙就是出自他们之手。

铜梁人的“龙经”

县文化馆粗略的统计显示,在铜梁,有名气的扎龙作坊5家,龙舞公司12家左右舞龙队20余支,龙舞培训和龙舞教练大约有五六十家,每年受邀奔走在全国各地,有千余人参与到龙产业中来了。

这与政府的支持分不开。2007年,该县出台了《关于加快龙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表示要把打造“中国龙文化旅游之都”作为铜梁未来的发展定位,并注重打造品牌。

近年来,铜梁县修建了一座龙文化博物馆,打造了一台《龙乡放歌》歌舞剧,举办龙灯艺术节,10多万中小学生开始学习县教育局编制的龙文化和龙舞教材,有名的巴川中学也开设了舞龙课程。

但是,由于扎龙舞龙客户群和时段相对固定,龙的体积大、制作工艺复杂,费用较高,作为民间收藏的人太少,所以铜梁龙的推广受到了限制。

铜梁县文化馆馆长宗和云说,县里正在考虑把铜梁龙和旅游相结合。比如,把铜梁龙做小巧、低成本的工艺品、纪念品,除了手工制作,也考虑机器制作,降低成本。为此,他们已到浙江考察。

在加强本地龙文化的普及方面,近来,铜梁中学已经组建了自己的竞技舞龙队,在中考中,还将尝试对舞龙特长免考的政策,鼓励年轻人学习铜梁龙舞。

首席记者 刘邦云 记者 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