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文化与龙文化

《决策》杂志 02/28/07  

 

新郑何以一鸣惊人

陈 放

河南省新郑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拥有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和2700年的郑韩文化。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就出生在这里,并在此一统天下,播撒文明,掀开了中华文明的历史篇章,新郑也由此被誉为“黄帝故里”、“中华第一古都”。

然而,长期以来,新郑对黄帝资源的开发,却远不及其衣冠冢所在地陕西省黄陵县。1984年,黄陵县志办曾专程到新郑收集黄帝的有关资料,负责对口接待的新郑县志办这才知道黄帝故里就在新郑。20余年来,到新郑祭拜黄帝的海外华人每年不过200人,而陕西黄帝陵祭祖大典却已达到5000多人的规模。

古人有云:“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令人刮目相看的是,一直默然无声的新郑终于在最近两年发出了惊人之鸣。

“拜祖大典”决策始末

2005年是新郑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一年,文化产业被河南省高层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省委书记徐光春多次强调:“我们的文化遗产与兄弟省市相比丰厚得多,可我们没有去充分挖掘、利用;我们的黄帝故里,却不如外地的红火。”他批示“要把黄帝文化做大做强,把黄帝文化开发工程作为浩大的民族凝聚力工程抓好”。2005年9月14日,徐光春专程赴新郑市调研时,再次表达开发好黄帝故里的愿望,并希望把这一开发作为河南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的突破口。

此后,河南在打好“黄帝文化牌”方面动作频频:

2005年9月底,新郑市旅游局启动“黄帝故里百万重金诚邀策划大家”活动,组织全国上百家策划单位和个人为黄帝故里未来发展进行大手笔规划,同时到香港等地举办旅游说明会、推介会,积极推销黄帝文化旅游品牌;

2005年10月,作为北京创意村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笔者应新郑市委、市政府之邀,作了题为《城市运营与大旅游策划》的专题报告,并提交了《黄帝故里故都大文化产业》策划方案;

2006年3月,河南省政协在新郑举办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省委书记徐光春朗声诵读《拜祖文》,引起了在场3000多名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印尼等31个国家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的共鸣;

2006年4月,新郑市黄帝故里、始祖山和郑风苑三个景区免费向游人开放,一个月内共接待游客110万人次,其中黄帝故里景区接待75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倍;

2006年“五一”黄金周,在拜祖大典的带动下,到河南的游客猛增到200多万人次,连一些不知名的景点都火了起来,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和旅游综合效益同比增长了近50%,来自世界各地的工商企业界人士和其他拜祖客人纷纷在河南进行文化交流……

这一“井喷”现象表明,“营销新郑”首战告捷。

我眼中的“黄帝故里”

2005年10月,我应河南省新郑市领导之邀,参观考察了位于新郑市的黄帝故里和始祖山两大景点。当时我提出:黄帝故里的开发来说规模还太小,档次低,结构差,整体不够宏伟壮观。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黄帝文化是中华文明最高端的文化,从文化上来说,黄帝故里比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还“高”,在华人眼中是无比神圣的。我们每个人都是龙的传人,心中有一个无形的“龙”。黄帝文化是始祖文化、“根”文化、“龙”文化三个文化的交叉,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我们一定要从中华民族的高度、国家的高度甚至是全球的宏观高度来定位黄帝文化,把这个文化作为河南文化的制高点,展示给所有的炎黄子孙,把它推向全球华人华侨,把它放在一个延伸到各个领域的文化产业的大角度来开发。这样才能有更强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向心力,才能吸引内地、港澳台同胞以及全球华人华侨的注意力。究竟把新郑定位在中国古都之一还是仅定位在黄帝故里?定位不准,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我看来,黄帝故里的开发,营销是关键。如何营销新郑?我曾提出过“城市营销十大原理”,其中有一个“两抓”原理,即先抓软件,后抓硬件,再抓软件,从而实现软硬件良性循环。

从目前的硬件设施来说,新郑主要有黄帝故里、始祖山、车马坑、郑风苑等景点,另有其他附属景观。对于硬件资源,我主张没有严格的规划,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就不能动,不要动。策划解决软件的问题,规划解决硬件的问题。随意开发不如不开发,蜻蜓点水也不如不开发。现在新郑市划定的保护区大概有6平方公里,这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加大保护范围,如扩大到30平方公里至60平方公里,分核心区、紧密区、延伸区、辐射区等。

从软件方面来说,不仅要开发有形的始祖山,还要开掘无形的始祖山。要重新挖掘黄帝故里的精神内涵,提炼其文化内核,开发其内在文化价值力。黄帝是整个中华文明的开拓者,是中华民族的DNA,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符号。黄帝不仅有文韬武略、发明创造,还讲求“德行”,讲“太和”文化。

黄帝故里的开发应该是一颗“原子弹”,应该在海内外掀起“爆炸性”的冲击波。黄帝故里、黄帝文化不仅是一个旅游景观,它已成为一个具有凝聚力、向心力的工程,成为多个产业的纽带工程、动力工程,成为一个普及黄帝文化、中华文化、龙文化的工程,它带动的是一个产业集群,如文化产业、房地产业、旅游产业等各个行业。

在中国的“经济特区”中,几乎是清一色的高科技特区,但就河南而言,河南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远远没有得到高度开发利用。我已经向有关部门提出了“东方文谷”的战略规划,建议在河南建成中国第一个乃至世界第一个“文化硅谷”、第一个文化特区,黄帝文化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开发前期,政府应该起主导作用,做好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和总体策略要有整体意识、长远眼光。后期则主要是由市场主导、调节,通过市场竞争、企业参与深度开发。同时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倡导投资。

打造“炎黄文化凝聚力工程”

在对新郑进行深入考察之后,我们提炼出了“一个工程、两条线路、三个脉络”的“123战略”。

“一个工程”即指“黄帝文化凝聚力工程”,这是黄帝文化的核心战略高度;“两条线路”即“硬件线和软件线”;“三个脉络”即“祖脉、根脉、龙脉”,其中在推出“两条线路”和“三个脉络”过程中,我们将紧紧围绕打造“炎黄文化凝聚力工程”这个中心,分为核心区、紧密区、外围区、辐射区。从总体布局看,在硬件部分包括“黄帝文化城”、“始祖圣地”、“根脉圣地”、“龙脉圣地”、“国际文化产业园”;在软件部分含12大板块,3个核心活动即“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暨全球华人寻根节”、“华夏文明圣火采集传递活动”、“全球华人古代运动会”。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业已取得巨大成功,这里我重点介绍“全球华人古代运动会”。翻开历史,你会意外地发现原来人类的第一场运动会是在中国举行的,比赛的项目是武术,比赛双方的队长一方为蚩尤,另一方则由黄帝、炎帝共同担任。这场比赛,比希腊的古代奥运会要久远得多;比赛的进程也颇具戏剧性,开始9个回合都是蚩尤队大胜,却不料最后时刻被炎黄队翻盘。当然,创办“全球华人古代运动会”需要敢于创新的精神,但首次举行古运会的新郑必将举世瞩目,亦将成为古运会的发祥地。

对以上总体策划布局中硬件部分的建设,我们曾建议分三个阶段来实施:第一阶段主要是综合开发建设黄帝文化城;第二阶段以始祖山为基础重点建设始祖圣地、根脉圣地和龙脉圣地;第三阶段主要是建设“国际文化产业园”,为的是溶入“中原文化区(CCD)”的整体格局,以便对接郑州将来举办“世界文化产业博览会”。

我认为,通过定位、理念打造、品牌树立及活动营销的推广,黄帝文化城将获得多赢的丰硕成果:第一,所有工程的招商引资将获得庞大的资源;第二,黄帝文化城将吸引所有华夏人在这里汇集,并追溯中华文明的历史,获得精神上的提升;第三,政府的城市营销水平大幅度提高,在全国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实现城市营销的突破。-

(作者系国内著名策划专家、北京创意村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