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龙首原王气之地

阿房宫大明宫等均建于此

中国网 2010-05-23 编辑: 老北  

 

dmg1

大明宫遗址在龙首原上,图为遗址现状。

dmg2

“十三王朝龙脉风景线”示意图。 未央区文物局供图

dmg3

汉长安城城墙在龙首原的西部,图为残存的城墙。

秦岭这座东西走向的古老山脉北麓,是一望无际的关中平原。秦岭与渭水之间的地方,虽被称作平原,可也并不是一平如砥,而是高低不平,从秦岭山麓往北到渭水南岸,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倾斜之势,其中较为高平的地方便是塬。我们所生活的关中平原,即渭河谷底,与南边的秦岭山脉、北边的北山之间形成断裂,渭河谷地下沉。长期以来,来自西北的沙尘堆积于此,同时,渭河携带的泥沙冲淤其中,再加上河水的侵蚀,便形成了众多地势较为高昂,而上边比较平坦的黄土台塬,我们俗称为原(为了表述方便,以下皆称“塬”为“原”)。

这些原分布在关中平原渭水两侧,各条河流之间。在西安附近,原也不少,比如龙首原、铜人原、乐游原、凤栖原、鸿固原、少陵原、白鹿原、神禾原、细柳原。原的广袤各有不同,却都很早就成了人们生活栖息的地方。它们很早就被人们所利用,并伴随着历史的发展,成为军事重地、宗教圣地,或者是游乐圣地,在关中的历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西安地理》从本期开始,将开设“西安探原”系列,与您一起环览西安的黄土原。

龙首原名气不小,然而它究竟为何在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所称道?它在历史时期有过什么重要意义?现在的龙首原又是什么样子呢?

曾被称作“山”

龙首原是一个广为西安人熟知的地名,一提起它,人们很自然地会把”龙首”的称谓和西安曾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辉煌联系起来,用民间的话说:西安就是一块蕴藏真龙天子的宝地,而龙首原的名称则正好暗合了这种广为流传的说法。

那么,龙首原之名究竟从何而来?

历史上由于秦岭的造山运动、来自西北的风力沉积作用,和渭水的不断移动与冲刷,西安北部逐渐形成一块黄土台原——龙首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里记载,秦时,有条黑龙从南山来到渭河饮水,其经过的地方形成一条土山,形状如龙,龙首原就是由这条龙所变,并由此得名。

唐代以前,龙首原一直被称为“龙首山”,能被称为“山”,可见其高大。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朱士光教授说,被称为“山”的龙首原,实际上就是黄土台原,由于中国古代没有土石山、黄土原这样的地理概念,人们看到高耸的地方,便很自然地称其为山,而龙首原这座“山”顶上其实很平坦。

汉代人描述龙首山长六十余里,东北临渭水,西南到樊川,东北部最高,有二十丈,最低的西南部高五六丈,远远高出汉长安城,可见,当时以山来形容龙首原当不为过。到了隋代,隋文帝杨坚移建长安城时所颁发的诏书里,也说到“龙首山川原秀丽”,可见龙首山当时还是座郁郁葱葱的山。唐代的地理书籍中,仍然称其为龙首山,不过在当时的民间,“龙首原”的名称已经逐渐普遍开了。

如今就在我们脚下

古人自有古人的地理概念,如果按照我们今天的地理坐标,龙首原究竟在哪里呢?在西安市的北边,我们现在还能看到一座高出的原吗?

在一处临近汉长安城的办公室里,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博士,西安市社会科学研究院莲湖区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姚文波先生,为我们大致勾勒出了龙首原的范围。龙首原东临浐河;西边应当延伸到西三环、六村堡直至三桥一带,再向西南的阿房宫遗址也在龙首原的范围内。

历史上龙首原北临渭水,“然而,由于渭河在流经西安这一段时,河道不断地向北偏移,而两千多年前的渭河河道,则应紧邻今天汉长安城遗址的北缘。”姚文波的博士学位论文便是以关中的“原”为研究课题,然而说起龙首原,他还是很谨慎,“学界目前对于龙首原的研究不多,作为渭河南岸的一座小原,几乎没有人专门对它进行研究。”若此,则龙首原的北界,应该不是现在的渭水,而应是汉代的渭水,则应在现汉长安城遗址偏北处。

说到龙首原的南界,便有些模糊了。根据汉长安城和唐长安城的布设,汉长安城的主体位于龙首原的北坡,未央宫等主要宫殿区就修建在全城地势最高的龙首原上。与汉长安城相仿的是,隋唐长安城的主要宫殿大明宫也建于长安的制高点龙首原上,处在大明宫以南的隋、唐长安城主体城区,则依着龙首原的南坡。所以,龙首原的南边大致到今西安市城区,也或者更向南。而未央宫、大明宫所在的一线则正是龙首原的制高点。

了解了龙首原的大致范围,我们惊异地发现,历史上曾经被称作山的龙首原,其实已经在我们脚下了,而我们生活在其上,竟然丝毫没有感觉到它的存在。

真龙天子独占“龙首”

龙首原在一些文献的记载中,其走向宛若一条蜿蜒而卧的巨龙,头探渭水,东临浐、灞,尾摆潏、沣,龙头高昂,众水襟绕。在历史上,龙首原似乎总是与真龙天子密不可分。西安市未央区文物局局长张广琦先生说:“龙首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环境,吸引了一代代‘真龙天子’在此独占‘龙脉’。历史时期的许多重要宫殿,如秦阿房宫、汉未央宫、唐大明宫都建在这里,先后有五十多位天子雄踞‘龙首’。”

因为原面完整、地势高大、景色秀丽,龙首原成为修建皇宫的好地方,自古就备受统治者的重视。中国历史上的秦、西汉、隋、唐这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朝代,都将宫殿建造在龙首原上。秦都咸阳的主体部分虽不在龙首原上,但先后依托龙首原营建了章台宫、兴乐宫、甘泉宫、阿房宫等重要的宫殿。

到了汉代,长安城被建造在渭河以南的龙首原北麓。汉长安城以秦代建造在龙首原上的宫殿建筑为基础扩建而成,北濒渭水,南依龙首山,处在汉城的南端的未央宫则地据龙首山之上,称为汉长安城的制高点。自汉代以后,又有十个王朝先后以汉长安城为都,前后使用时间近800年。

都城建设与台原地势完美结合

隋开皇二年(582),隋文帝杨坚令宇文恺负责规划设计和督造新都城。宇文恺经过一番细致的考查,最终将新都的建造地点,锁定在汉长安城北部的高地——龙首原。整个城市的设计突破了固有城市建设思想的束缚,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经济因素的影响,结合龙首原的地形特点,充分利用了地形的变化,使建筑高低错落,参差有序,独具特色。

“隋唐长安城里,其实是起伏不平的。”朱士光教授解释说,“依托龙首原而建的隋唐长安城里有六道高坡,当时这六道高坡被比作易卦中的‘六爻’,这是隋唐长安城里很成功的一点。这六道高坡应该是属于龙首原南坡的延伸,而原不可能是完全平坦的,宇文恺很聪明,他把龙首原南坡上的这些高低起伏,和自己对大兴城的设计很好地结合了起来。隋唐长安城之大,在那个年代是很难想象的,而宇文恺为什么要把城建的那么大,就是有意要将六道高坡都圈进来。长安城里高低起伏的地形也被很好地利用,高地便被用来建造宫殿,或者成为皇室、贵族的住所,或是建造寺庙,而城市的一些引水的渠道、水塘,则是利用了低洼的地方。”

遥想一千多年前,整个长安城自南向北层层增高,间或又有沟坡池沼,景色气势一定非比寻常。不过,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发展,走在如今的西安城里,已经基本感受不到这种地势的起伏变化了。不过朱士光教授告诉记者,如果今天我们从文艺路往北走,稍加留心,还是可以感觉到地势的逐步增高。

隋唐长安城依托龙首原南坡呈北高南低之势,位于都城北边的太极宫就接近龙首原的顶端,而后来的大明宫则正是修建在龙首原的原面上,成为长安城的制高点。张广琦先生形象地比喻道:“大明宫以龙首山为头,含元殿坐镇龙腹,驾驭着巨龙,殿前的龙尾道,阶梯麟麟,形似龙尾,构成一幅生动的龙图。”在唐朝近三百年历史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皇帝都是在大明宫居住和听政,大明宫实是唐代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中心。大明宫地势高爽,在唐代,站在大明宫含元殿上南眺,远望可以看到秦岭,近看则长安城的坊市街道尽收眼底。为了让我们明白大明宫的地势在唐代究竟有多高,朱士光教授说:“唐代文人李华写过一篇《含元殿赋》,里面描写道,当时的大臣们每天上朝时仰望含元殿,都会有一种如日上升的感觉。从丹凤门到含元殿的龙尾道坡长阶高,许多老臣都无力爬上那高高的台阶。”

了解了龙首原在历史时期的重要性,心中不免产生疑问:龙首原有多大的魅力,汉唐长安城依托其而建,秦阿房宫、未央宫、大明宫均建造其上?

首先,龙首原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姚文波博士告诉记者,渭河西安河段的侵蚀作用主要是向北的,历史上,西安段的渭河不断地向北改移河道。据朱士光教授提供的数据,渭河西安河段,自西汉以来2200多年间共北移5公里多。而龙首原处在渭河的南岸,相对比较安全。

龙首原自身比较平坦,易于开发。海拔400多米,高出河流漫滩,地势较高,能避免一些自然灾害,如水淹、积水等。同时,龙首原与低地的相对高差较小,取水方便。“既不是很高,也不是很低,正好适宜于城市选址于此。”朱士光教授说。

寻找龙首原留下的痕迹

早期的龙首原曾经川原秀丽、站在其上能俯瞰长安城。然而,由于汉、唐长安城的建筑取土,以及后来历朝历代的人为改造和自然侵蚀,龙首原曾经地势高爽的自然面貌已经不再,但沿龙首原分布的诸多都城、宫殿遗迹,如阿房宫、未央宫、建章宫、大明宫等仍依稀可见。

随着社会的发展,曾经拥有过如此厚重历史的龙首原,如今早已被覆盖在西安城的脚下,我们也已体会不到站在龙首原上那长安城尽收眼底的美景。通过Google earth,我们可以找到如今龙首原的最高点,大致在今龙首村偏东北处,海拔在412~415米左右,而大明宫遗址便离这里不远。

为了寻找龙首原的现存的痕迹,我们驱车从汉长安城遗址出发,沿着北二环一路向东,往浐河方向行进,试图寻找龙首原的东缘,那里也许是唯一能体会得到龙首原地形的地方了。在东湖路上,快到浐河的一段,地势突然低了下去,一段下坡路后,我们发现了一段南北走向的黄土断面,高度近10米,土坡下面,浐河静静地流过,这里应该就是龙首原的东界了吧,几千年来,这里的景色也许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眼前的黄土台地,仿佛依稀留下了龙首原的痕迹。

(感谢陕西师范大学史红帅博士为本文所提供的帮助。)

文章来源: 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