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进《大明宫与龙》获奖

http://www.loongfeng.org  2008年9月23日

 

本站讯 “我心中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全球征文日前结束,颁奖大会于2008年9月23日下午在西安大唐芙蓉园芳林苑举行。著名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我站主编庞进获得三等奖,奖品为尼康COOLPIX5610/5610c数码相机一台。庞进的获奖文章是发表于2008年6月10日西安晚报副刊的《大明宫与龙》一文。(龙凤)

附:

大明宫与龙

庞 进

有朋友问我:你研究龙文化,大明宫与龙有关吗?我回答:有啊。龙首原位于西安城北,大明宫就建在此原之上。作为一道“带状高地”,龙首原东起浐河西岸,西至汉长安城遗址,绵延数十华里。称“龙首”,是“传说龙”与“地势龙”二者的结合了:相传秦朝时有一条来自南山的黑龙,到渭河饮水,这一饮竟没有离开,于是其龙首处便化成高亢的土山,故名。在古代堪舆家的眼里,龙的头部自然是占风水之先的宝地,在这里修造皇宫禁苑,居高而临下,“处上游以制六合”,当然是很好的选择了。
大明宫虽初建于唐太宗李世民主政的贞观年间,但完成却在唐高宗李治掌权的龙朔二年,即公元662年,这也就是说,大明宫是在以龙为年号的岁月里修成的。一修成,李治就告别了父辈、祖父辈工作多年的条件不怎么好——所谓“高宗染风痹,恶太极宫卑下”的太极宫,来这座干燥、宽敞、凉爽的新宫听政理事了。那么,李治为什么要以“龙朔”为年号呢?“朔”的本义是指阴历每月的最初一天,引伸为“初”、“始”等义。那么,“龙朔”就是“龙初”、“龙始”了。从秦汉开始,龙有了象征、代表帝王之意,李治的父亲世民先生就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必能济世安民”之说,作为继承大统的儿子,没有一点雄心是不可能的,尽管这位李治性懦弱,才平庸,还恹然多病。所以,称“龙朔”,不乏作为“帝王龙”的李治想由其时开始,振作、有为一番之意。当然,想法是一回事,做到做不到是另一回事。
大明宫的确修得很宏伟,仅城门就有十一座,殿阁馆院几十所,总面积是北京紫禁城的三倍半。“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是大诗人王维描写大明宫盛景的名句。其实,这两句诗后面还有两句:“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衮龙”即“龙衮”,也就是皇上穿的龙袍。那么,这两句诗译成现在的话就是:早晨的阳光刚刚照到皇宫的仙人掌上,那仙人掌好像在微微晃动;殿堂门外的香炉里烟气袅袅,那香烟好像要围绕着皇上的龙袍飘浮。
位于龙首原南沿的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其殿基高于地面达四丈有余。为了方便皇上和百官上朝议事,当年的建筑者们,在殿前培土为坡,铺以砖石,修成长达二十多丈的斜坡阶道,分为平行的三条:皇帝走中间的御道,百官走两边的侧道。此三条阶道“宛如龙行而垂其尾”,故得名“龙尾道”——此为“建筑龙”,即因建筑似龙形而得龙名之一例。
由于此道坡长阶高,那个时候又没有电梯,皇帝可以坐在龙轿上让人抬着上去,百官们没有此待遇,只能靠抬着自己的双脚登攀。这对年龄轻些的官员或许算不了什么, 而对那些年迈的大臣就有些吃不消了。时年八十岁的太子少卿柳公权就着过一回祸:那是唐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正月,宣宗李忱在含元殿上尊号为“圣敬文思和武光孝皇帝”,柳大人从坡下一步一喘地行至殿前,已累得头晕眼花,加上耳背,竟将封号误听为“光武和孝”,结果被御史弹劾,好在李忱在“帝王龙”系列中,还排不到“恶龙”、“暴龙”中去——只罚了柳大书法家一季的俸禄了事。

(2008年5月25日写于西安慧雨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