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小村庄 龙母文化传

2008年05月16日 南宁日报  

 

我国珠江流域,甚至福建、台湾一带的居民,都崇拜一位名叫龙母的水神,据说她可以护佑众生,给人带来幸福、平安和财富,由此形成了一种影响深远的龙母文化。

上林县塘红乡石门村与龙母文化结有不解之缘。日前,记者来到这个美丽的村庄,并爬上传说中的龙母山——仙山,感受原生态的龙母文化。而上林县也想借助龙母文化品牌,把石门村打造成“农家乐”新的旅游景点。

美丽小村庄 流传老故事

    塘红乡石门村位于上林县西北部,距县城约50公里,属于一个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壮族村落。

石门村坐落于青山脚下,村前有一个十多亩宽的水潭,潭水碧清,深不可测,终年不枯,当地人称它为石南海。在水潭旁,我们听村民讲述了一个代代相传的故事:很久以前,石门村有一位勤劳善良的壮族寡妇,无儿无女孤苦伶仃,她每天都要到石南海去挑水。一天清早,寡妇挑水时,一条小蛇(壮族的龙)游进桶里,怎么赶都赶不走,她就把它挑回家养起来。这条小蛇很懂人意,总绕在她脚下,亲热得像她的儿子。

有一次,寡妇剁猪草时,小蛇又绕在旁边玩耍,一个不慎她把小蛇的尾巴砍断了。于是,给它起名叫做“特掘”,“特”壮语指未婚男子,“掘”指没有尾巴。特掘渐渐长大,见寡妇生活得太清苦,便到石南海里捕鱼回来赡养她。寡妇死后,特掘从北边扛回一个红棺材将她收殓好,在狂风大作、雷电交加之日把棺材送上村后的一个山洞里,挂在峭壁上。

后来,人们把特掘葬母的那座山叫仙山,那个山洞叫仙洞,并在洞里设坛纪念特掘和寡妇,每逢初一、十五前去朝拜,求雨祈福,保佑平安。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人们还根据特掘身上的花纹做成五色糯米饭祭拜。从此,三月三就成了所有壮族人的传统节日。

这个故事在上林县、来宾市忻城县、兴宾区、合山市及马山县等地广为传播,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都听说过,而特掘的寡妇养母就是龙母,对特掘和它的养母的祭拜、怀念、信仰,就形成了具有壮族特色的原生态龙母文化。珠江流域的龙母文化,就是在壮族龙母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并丰富起来的汉版龙母文化。

登高览众山 仙山尽朝晖

    随着上林县旅游业的发展,古老的传说绽放出迷人的魅力。

站在仙山脚下仰看,仙山并不高大。一条蜿蜒而上的石台阶从山下一直通往山顶。石台阶打扫得很干净,大大小小共有678级台阶,当地村民把这条通往山顶的路叫做慈孝路。

石缝地里摇曳的玉米秆,还有那吐绿的花生藤,让久居都市的我们感到眼前是那么的清新。还有那石壁上斑斑点点盛开着的野花,绿、红、黄、青夹杂在一起,构成一幅浑然天成的自然画。

上山,看似轻松的事情却不那么容易。没走上几步,累得不行。抬头看着越来越陡峭的石台阶,还有那怪石嶙峋、遥不可及的山顶,我们咬牙继续前行。近了,近了……快了,快了,不停地提醒着自己。终于,眼前豁然开阔,我们登上了位于山顶的慈孝亭。

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群山,山间云雾缭绕,若隐若现。凭栏俯瞰,阡陌纵横的农田、蜿蜒伸展的公路,如火柴盒般大小的车辆及行人尽收眼底。还有那回荡在山间的布谷鸟鸣叫声……

山顶上一览众山小的风景,让我们心胸顿时随之开阔,精神也为之一振。仰起头,望着蓝天,伸开双臂,尽情地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心情舒畅极了。

龙母圣殿,是用水泥浇铸的533平方米拜台;仙洞内摆放着龙母及特掘的金身像;宝鼎香炉飘着袅袅香烟……守护在山顶的71岁老阿婆何桂兰替我们向龙母祭拜了一番。

挖掘与开发 弘扬和谐精神

    2005年9月,在南宁市召开的大明山“龙母文化发源地”考证会上,来自区内外的有关民俗和文物专家一致认为:龙母文化最初起源于环大明山地区,范围包括武鸣、上林、马山等地。而在大明山正北部的上林县石门村就是发源地之一。

“为弘扬龙母善良、慈祥、博爱,及龙子特掘知恩图报、孝敬父母的高尚品德,共建社会主义和谐大家庭,我们计划引入资金挖掘和开发这一颇具潜力的旅游新景点。”上林县旅游局局长蓝黄盛告诉记者说。

近年来,龙母文化朝拜游已成为旅游名牌产品,仅广东德庆悦城龙母庙的旅游门票每年收入就超过了6000万元。梧州也在打造龙母文化旅游的品牌,并成功举办了龙母文化节暨经贸洽谈会,收获颇丰。去年4月,上林县也举办了第二届石门龙母节。仅一年时间,仙山就吸引了广东、桂林等地前来纳福接祥的游客约15万人次。

在广西历史上,石门村还是八寨起义的最南端前沿要隘。因此,该县计划在石门村分别建龙母广场和八寨广场,并不断完善相应设施建设,引导村民把1000亩旱田连片种植上果树,改造村容村貌,发展“农家乐”旅游。(记者 朱新韬 通讯员 苏展略 李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