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舟 世 家(图)

红网-岳阳晚报 2011年06月07日  

 

 

Img309450666

本报记者 谭綮 黄梅

6月6日,运动员们在第七届中国汨罗江国际龙舟节的民间龙舟邀请赛上激情挥桨,奋力拼搏。 记者 彭宏伟 摄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用渔船、渡船比赛,八十年代国际通用标准的龙舟成为比赛专用龙舟。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龙舟批量化生产后,制作过程中的很多仪式逐步简化,保留下来的并不多。”许桂生说。

“现在很少有年轻人对龙舟技艺感兴趣,龙舟技艺绝不能失传。”许桂生打算等儿子学会管理工厂后,就将造龙舟技艺传授给他。

许桂生出生于“龙舟世家”,父亲许岳云、师祖余德化,都是当地很有名望的造舟师傅。如今,他生产设计的龙舟畅销国内外,成为享誉中外的“造舟大师。”“以前的龙舟都是村民集体出资、出力造的,现在基本上由工厂生产出售,很少再有个人动手造龙舟。”许桂生说。由于许桂生起步早,技艺娴熟,2004年,他率先成立汨罗第一家龙舟生产厂,被媒体誉为是新兴龙舟制造业的“火车头”。 从渔船、渡船到国际标准龙舟

上世纪三十年代,人们划龙舟比赛使用的是渔船、渡船,直到1936年,许桂生的师祖余德化才设计出屈子祠镇方圆五里以内第一条龙舟。当时的龙舟设计很简单,由于生活水平低,没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除了在五月初五纪念屈原外,平时,老乡们就通过划龙舟竞赛缓解劳动带来的压力。据许桂生说,最早的“龙舟”五花八门,有渡船、渔船,甚至还有农村“扮禾”用的扮桶,人们并不在乎竞渡工具的好坏,图的就是个热闹。到后来,生活条件改善了,人们才开始造龙舟。“生于斯长于斯”的汨罗市屈原纪念馆馆长、岳阳屈原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石林,一直以来对汨罗的民风民俗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回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屈子祠镇和周边,人们制造龙舟的兴致很高,生怕没有自己的份。“村里制造一支龙舟,平摊到每户一箩稻谷外加5元钱,当时一天的工分只有一两毛钱。为了划龙舟有些人宁愿不上工,少工分。”刘石林说,后来为了挖掘整理有关制造龙舟的习俗,他便来到许桂生家,帮他抬木材、架工棚、清场地……直到弄清制造龙舟的一系列习俗、传说和各类赞词后才满意而归。

1963年,湘阴县人民政府正式举行了一次龙舟赛,22支队伍参赛,龙舟都是参赛队自备的。这一年,在师傅的带领下,许桂生的父亲许岳云开始设计龙头,现在他们的龙头基本上是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来。在许桂生厂房的玻璃柜里,至今保存着当时的一个龙头。文化大革命时破“四旧”,龙舟制作“头人”(制作龙舟的主要负责人)余德丰为了保护这个龙头,不顾生命安全地说:“要毁龙头,先毁我!”

据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龙舟赛几乎都是民间自娱自乐,政府组织的官方比赛并不多。1978年,汨罗县人民政府正式组织龙舟比赛。随后,零星有政府组织的龙舟赛事。

那时,造龙舟没有统一标准,都是根据制造者多年的经验设计制造。造龙舟多是一些自然村、姓氏组用来自娱自乐,比赛也不能保证完全公正、公平。

许桂生15岁师从父亲学习木工,19岁那年开始制作龙舟,负责龙舟整体设计。在龙舟制作上,许桂生表现出少有的“天赋”。

1980年,许桂生第一次做掌墨师,负责龙舟制造的总设计、指挥。汨罗市河市镇需要许家父子制造一支龙舟,许岳云将这个重任交给了儿子许桂生。“你这么小的年纪,就能把船做好?”面对别人的质疑,许桂生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师祖和父亲的指点下,吸取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顺利制造出自己的第一支龙舟,他的龙舟被公认为是屈原农场的“船王”。“龙舟制作要求非常严格,最重要的就是载重,大了没有力度,小了承载不起,其次才是形状和线条。”

1988年,许桂生开始生产国际通用标准的龙舟。从此,由渔船、渡船演变而来的龙舟成为比赛的专用龙舟。目前,他们的龙舟材料已升级到由玻璃钢和木质混合而成。

现在,许桂生的九子龙屈原龙舟制造厂的订单来自北京、上海等国内各地区,甚至韩国、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家,并成为广州汕尾的赛事、2009年中华龙舟大赛总决赛以及历届汨罗江国际龙舟赛专用龙舟。

逐渐从简的龙舟祭祀活动

“为了纪念屈原,每年五月初一,龙舟赛前不管龙舟停放在哪个地方,都要划到屈子祠”朝庙””。许桂生说,在传统造龙舟的过程中是有很多讲究的。

首先龙骨是整个龙舟的心脏,龙骨直不直,就靠木材选得好不好。船身的木材要选上等的杉木,因为杉木轻巧,不笨重,船速才会快一些,而船头、船尾则要用木质比较坚硬、被民间视作神木的樟木。

据传,很早以前,赛龙舟的年轻人苦于造船没有材料,便去种了树的人家偷木材。每年赛龙舟前夕,都会有造龙舟的人对偷木乐此不疲,这一行为到后来演变为当地民俗,人们认为,偷来的木材跑得更快,他们把这根木材用来做船底的主木,偷来的木也变为“神木”。而被偷的人也非常高兴,认为家里的木头做了龙舟的龙骨,就预示着会保佑家里风调雨顺、人丁兴旺。

偷来木材之后,要由掌墨师主持“开工伐木仪式”,由掌墨师主持,说一些美好祝愿的词句,希望龙舟跑得更快,保佑地方平安。

龙舟制作期间,为图吉利,不能说“滚”“打”“沉”“翻”“慢”等字眼,甚至是工匠拖了工期,也不能责怪他慢。此外,早些年,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在龙舟制作期间,女性是不能接近龙舟的。

在龙舟做好的当天晚上,是“亮墩”仪式。工匠们把数盏油灯放在做好的龙舟里,“点亮”龙舟,希望能够吸引天上神明前来观看,禀告神明,船已经做好了,祈求保佑龙舟比赛时取得好成绩。

第二天上午,则要举行更为隆重的“关头仪式”,这是龙舟制作完工之后最为讲究一个仪式,是一项十分考究的祭祀活动。按照习俗,要在供桌上设立香案、供品,虔诚祷告,给新龙舟安上特别制作的龙头。准备的两段红绸子,一段5尺的,系在丈量工具五尺上;一段3尺3的,系在龙角上,雄鸡的血挤在龙口里,洒在龙身上,然后掌墨师吟诵赞词和咒语,拜祭祈愿。

许桂生说,这也是一种所谓的“开光仪式”,表示了当地对龙舟的尊重,通过仪式后,龙舟便由一条木船演变为有灵气的“龙”。这龙舟神化的过程,也寄托了人们的良好祝愿。

最后,就是龙舟下水。人们认为,龙头一定要完全被水淹没,否则比赛时就会翻船。但是习俗忌说“下”,所以龙舟下水又叫龙舟登江。登江那天,亲朋好友都要来祝贺,当龙舟来到谁家门口,主人就要放鞭炮迎接,拿出好酒、好烟犒劳船手,并互说赞词,祈求好运。“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龙舟批量化生产后,制作过程中的很多习俗仪式逐步简化了,保留下来的并不多。”许桂生说。

民俗专家刘石林一直都在积极搜集和挖掘、整理楚地古诗词吟诵的有关资料,他呼吁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随着社会的进步,有的祭祀可以省略,可以通过文字资料、图片等方式记载下来,但不能丢的是屈原文化中这种团结求索、锲而不舍的爱国精神。他认为,工厂化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何在市场经济下,探索出一条既要弘扬原来的传统文化,又要符合现在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培养年轻的接班人

许氏龙舟制造技艺已公布于第一批“岳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许桂生成为这一技艺的传承人。“现在很少有年轻人对龙舟技艺感兴趣,但龙舟技艺绝不能失传。”许桂生打算等儿子学会管理工厂后,就将造龙舟技艺传授给他。

许桂生的儿子许名南今年21岁,大学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回乡继承家传技艺,希望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后继有人。

由于经常要接触一些销售业务方面的事情,当初,许名南并不是很乐意从事龙舟厂的工作,他认为与自己所学的计算机专业不搭边。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爱上这份工作。“经常在外出差,增长了不少见识,在推销龙舟的同时,对汨罗的历史、民俗文化也是一种温习。”许名南说,现在龙舟制造的一整套流程已熟记于心。

同龄的杨新祥也应父亲的要求回到村里从事龙舟制造。如今,他到九子龙屈原龙舟厂已工作一年多了。回来之前,他在广州打工。“这里是龙舟的故乡,回来主要是想学一门手艺。”现在,杨新祥是一名油漆工,专门给龙头上色。“以前木制的龙头,全身都是金色的,色彩单一而且很重,现在用玻璃钢后,我们会根据顾客的要求,做成五颜六色的。”在油漆部,十来个画好的龙舟整齐地摆放在一边,十分壮观。一个下午,杨新祥就能画好一对龙头和凤尾,他说,再过一段时间,他就准备去给舟身画鳞片。

在屈子祠镇,像许桂生这样的龙舟制造厂有七八家,这些厂家的老板有的与许桂生年龄相仿,有的是许桂生的徒弟。去年,九子龙屈原龙舟制造厂生产出百余条龙舟,据称,该厂的销售量达到了屈子祠其他7个厂的总量之和。由于规模不大,大多数是季节性厂家,但他们都为龙舟技艺的传承作出了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