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西部

庞进 2005年12月1日  

 

雄奇辽阔的西部,是中华龙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细颈瓶龙纹,距今达7000年;甘肃甘谷西坪遗址出土的彩陶瓶龙纹,距今达5500年:二者都属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龙纹,是考察龙起源的重要物证,也是本人提出的龙的模糊集合说的重要依据。以水为龙,长江黄河的源头在青海省的唐古拉山和巴颜喀拉山。以山为龙,北、中、南三大干龙皆从巍巍昆仑发脉。

城乡地望龙和名胜风景龙是龙文化的凝聚点、物化场和演播台。在西部,这样的“点”、“场”、“台”,可以说多得举不胜举,即使你是一个一年到头,背着行囊“走四方”的旅游观赏家,也未必看得完看得全。稍作提名,便有广西的大龙潭、白龙洞、龙角山、龙眼村;四川的龙门浩、黑龙滩、伏龙观、龙凤祠;贵州的九龙洞、龙船石、潜龙阁、回龙庵;云南的龙泉山、异龙湖、双龙桥、飞龙白塔;陕西的龙首原、苍龙岭、青龙寺、兴庆宫龙池;甘肃的黄龙碑、卧龙桥、青龙殿、仇池山滚龙珠;还有宁夏的老龙潭、青海的盘龙柱、西藏的龙王堂、新疆的雅丹龙城、内蒙古的龙首山、成陵龙雕等等,等等。

民俗活动是龙文化的活化石。人们通过祭祀,体察呼唤龙的神异;通过舞蹈,模拟展现龙的神韵;通过竞技,秉赋和显示龙的神力:这一切,在西部,都呈现得源远流长,多姿多彩。“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和崩包谷花的习俗,就产生在关中一带,且流行于北方广大农村。“抬龙王”、“转龙阁”“请龙神”等祈雨祈福习俗,遍布西北西南各地。重庆铜梁的龙灯久负盛名,国家级的庆典上常有他们矫健亮丽的身影。居住在西部的各少数民族同胞与龙有不解之缘,布依族“白龙会”,毛南族“分龙节”,普米族“祭龙潭”,纳西族“龙王庙会”,哈尼族“竖龙巴门”,阿昌族“耍白象青龙”,彝族“花腰女子舞龙”,爱尼人“栅龙笆”,傣家人“划龙舟”,侗族“打花龙”,苗族“龙纹蜡染”、“龙船节”……

从人文的角度看,西部是炎黄二帝的家乡,黄河中上游是华夏文明及后来的周、秦、汉、唐文明的摇篮。陕西宝鸡有炎帝祠,相传炎帝乃其母梦神龙而生,少时曾沐浴于九龙泉;黄陵县桥山山麓有轩辕黄帝的衣冠冢,神话讲黄帝是“黄龙体”,并在桥山乘龙升天,人称“桥山龙驭”。“炎黄英魂壮民魂,中华国脉承龙脉”。每年清明节前后的黄陵祭祖活动,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成为华夏儿女团结凝聚的纽带,五湖四海八方归宗的壮举。

龙对西部的启示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团结兼容,造福人类,开拓奋进,与天和谐,是龙的最基本的精神要素。这些精神要素可以激励、鼓舞西部人思想解放再解放,发奋发奋再发奋,齐心协力,惠及苍生,在开发经济的同时,特别注意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传媒报道,国家已着手在嘉峪关外辽阔的沙漠地带,搞一个特别大的绿化林,这个绿化林的形状和走向是以唐代书僧怀素草书的那个著名“龙”字为蓝本的,因而被命名为“中华龙林”。造成后,将是人类在地球表面“书写”的最大的文字图形:此壮举可视作龙的精神和西部大开发相结合的一个形象化说明。

庚辰龙年恰好和公元2000年相重叠,成为三千年一遇的“世纪龙”。“世纪龙”喜遇西部大开发,真可谓:天时地利逢人和,龙腾西部看今朝!

庞进2000年2月
声明:作者对上网作品享有著作权,未经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
地址:西安市太阳庙门43号西安日报社   邮编:710002
电话:029-81017295   电子邮箱:loongfe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