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故事话你知(图)

2012年01月15日 当代生活报  

 

Img332220918
生活报记者 冯耀华 实习生 李慧/文 记者 徐天保/图

龙年将至,传说中的龙,如此迅速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龙年生个龙宝宝,商场里卖的龙娃娃玩具、衣服上的龙图案……记者日前探访南宁市场发现,春节前市场的龙元素越来越多。“龙”年都有哪些习俗?有哪些有趣的故事?作为中国的南方地区,广西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龙”习俗呢?记者为此采访了广西大学专门研究民俗文化的王红老师,请她来和我们一起分享。

【龙节】

12生肖里的“龙” 最爱过节

王老师说,龙与凤凰(朱雀)、麒麟、龟(玄武)一起并称“四瑞兽”。龙为神话中的神异动物,在阴阳宇宙观中代表阳,是民族的象征和帝王的标志,同时,龙被中国先民作为祖神敬奉,中国人经常自称“龙的传人”都盼望生个龙子龙女。

在12生肖里,“龙”排列第五。人们很少听说与老鼠、兔子、马等生肖动物有关的节日,但是“龙”的节日,几乎是一年四季月月有。如果要论谁最会过节,非“龙”莫属。

王老师介绍,春节期间人们要“耍龙灯”,也叫“舞龙”、耍龙灯起源于人们对龙的迷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春节到元宵灯节,我国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耍龙灯的习俗。在古代人们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农历二月二,又称“龙抬头节”。这天,家家户户要生黄豆芽,炒豆子。炒豆子即炸豆花,是催蛰龙快快醒来;生黄豆芽是象征龙抬头,如同种子发芽,以后将生气勃勃。二月二这天家家户户忌推磨和忌推碾,说是推磨光磨龙头,推碾光碾龙爪子,伤害龙的事可不能干。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内容。

六月六晒龙袍,相传唐代高僧玄奘从西天取佛经回国,过海时,经文被海水浸湿,于六月初六将经文取出晒干,后来这个日子变成吉利的日子。开始,皇宫内于此日为皇帝晒龙袍,以后又从宫中传向民间,家家户户都于此日在大门前暴晒衣服,就成了一种习俗。

在沿海地区,祷龙是为了渔业丰收,海事平安。如京族每当汛期结束时都要举行大规模的海祭,俗称“谢龙王”。

【龙俗】

广西“龙”元素的习俗也不少

广西虽是少数民族地区,但也产生了许多跟“龙”有关的风俗习惯和节日。

王红老师介绍,宾阳的炮龙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也是宾阳的“炸龙日”。这一天各家各户都预备了许多的鞭炮。当龙从街头舞至街尾,整条龙被炸得仅剩下骨架和筋了。这时由族中长者指挥人们燃起火堆,奏响八音,把龙投进火中,让它随着熊熊的烈火升天,这叫“送龙归天”。人们还就着烈火,熬一大锅“龙粥”以慰劳舞龙的勇士,据说喝了“龙粥”还能祛病。

近年来南宁良庆区香火龙节一般在八月十五举行。香火龙每到一户人家,主人家便点燃鞭炮轰炸香火龙,预示如龙腾飞,永远兴盛。看看今年龙头归谁家。

南宁长塘镇楞仲村的芭蕉龙历史久远,每年农历正月十八,人们用芭蕉叶扎龙插香,表达壮族人民祈求风调雨顺社稷安康的美好愿望。

壮族的祭龙节在农历二月二间,祭时,由村中两户或数户人家轮流负担祭祀用的鸡、猪等祭品。瑶族的祭龙节在农历三月初三,祭品是全寨人出钱购买猪,祭毕由全寨人分食。“分龙节”毛南语又称“肥庙”,是毛南族最古老也是最盛大的节日之一,于农历夏至后的第一个辰日(龙日)前后举行,一般活动有两三天。说是“龙”是管雨水的,“龙日”前后祭拜它,是求其均匀降雨以获得好收成。

梧州龙母庙会为了纪念传说中周秦时的龙母,据说她能预知祸福、医治百病。她养育了五位龙子,行云播雨、保境安民。

【龙地】

与“龙”有关的广西地名你知道几个?

广西各民族对“龙”的崇拜还表现在地名上,细心的人也许会发现,广西各地有很多地名带有“龙”字,几乎每个地名都有一个传奇的故事。

现在的南宁人民公园,曾叫“白龙公园”,其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过去,望仙坡的南麓有一个水塘,塘水澄碧。据宋人王象之的《舆地记胜》里记载,北宋皇祐年间,狄青曾在望仙坡扎营驻军。一日,狄青远远望见坡下有个池塘,塘边有一条形似白龙的东西在移动,以为是神龙现形,便命人下坡查看。士兵来到塘边一看,原来只是一群白羊在塘边觅食饮水。于是狄青便以白龙命名此塘。

此外,广西县市级以上与“龙”有渊源的包括:龙城(柳州)、龙州县、龙胜各族自治县。

自然景区有隆安的龙虎山,南宁有青龙岗。

乡镇带有“龙”字的有:天等的龙茗镇、藤县古龙镇、大新硕龙镇、全州龙水镇、横县镇龙乡、靖西龙临镇,罗城有龙岸镇,浦北有龙门镇等。

作者:朱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