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板凳龙”:期待更精彩

www.GX.xinhuanet.com   2007年10月11日   来源:临桂县委宣传部  

 

  “在这次桂林市第28届漓江之声民间艺术展演中,我们两江板凳龙又拿了冠军。”说起临桂县两江镇的民间艺术奇葩――“板凳龙”,临桂县文文化馆的“老彩调”、“板凳龙”传人谢文华眉飞色舞,满脸自豪。在9月30日刚刚结束的第28届漓江之声民间艺术展演中,临桂县两江镇选送的板凳龙舞获得了一等奖。

  这已经是两江板凳龙拿的第三个冠军了。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在桂林市的第八届漓江之声上,首次从村里的晒谷场走上正规舞台的两江板凳龙,靠着几条农家板凳,用草扎上龙身,其淳朴粗粗犷、绝对原生态的艺术表现形式,一下子就征服了所有评委和观众,一举夺冠。在两年后举行的桂林市首届民间艺术大赛上,两江板凳龙再次夺魁。

两江板凳龙,这来自农村老百姓的草根文化娱乐形式,在异彩纷呈的现代艺术潮流中,为什么却屡屡技压群芳?在现代娱乐众多的今天,板凳龙的发展又如何了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了板凳龙的艺术世界。

板凳龙:流传了三百年的原生态艺术

两江板凳龙,作为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它的产生和发展,经过了一代代民间艺人的不断创新和日积月累的艺术沉淀。而它的最初创始者,却是一个村姑。

据说在清朝嘉庆年间,两江镇有一个村姑,由于脸上长了很多麻子,人们都叫她“麻婆子”。麻婆子虽然长得比较丑,但却多才多艺、能歌善舞,还读了很多书。那时和她感情非常好的姐姐出嫁了,按照当地风俗,出嫁女一般只能在正月初二到初四回娘家探亲。这短短的三天也成为了麻婆子和姐姐一年中仅有的相聚时光。这年正月,为了迎接已离别一年的姐姐回家,麻婆子就想用舞蹈表演的方式把这次姐妹相聚搞得热烈和欢快些,她把在书里看过的东海龙宫迎接公主回宫的故事作蓝本,决定用农村中最时兴的龙舞来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但在农村,扎龙却是一件很神圣的事,而且也比较麻烦。麻婆子灵机一动,决定用农村家家都有的四脚板凳来做龙身,然后用稻草在板凳一端扎个龙头,一条简单易做的龙就做成了。与是她就和弟妹们把自家的板凳作龙身,还邀上了邻家的孩童用纸糊了虾子、鲤鱼、螃蟹等灯笼,游动在“板凳龙”身边护驾。一种最简单粗犷的农村舞蹈雏形就这样在姐妹欢聚中开锣登场了。

这一新颖的游戏方式不仅表达了浓浓的姐妹亲情和孩童的天真浪漫,还寓有吉祥如意之意。其轻快、充满童趣的舞蹈表现形式,让平时看惯了严肃沉闷以“祈福降雨”为主题的舞龙、舞狮的村人们眼前一亮,而且由于板凳龙的道具制作很简单,材料都是农村家家都有的,所以很快的,板凳龙就在当时流行开来。

谢济舟:板凳龙发扬光大的关键人物

在以前,两江镇很多的村子在过年过节时,都爱舞几下板凳龙助兴,但大都仅限于在村口空地或晒谷场上,虽然热闹,但由于动作简单,形式过于单调,却很难登上正规的表演舞台。让两江镇板凳龙真正脱却粗浅而又保留了原始的淳朴,把惯于在村门口、晒谷场上表演的两江板凳龙,真正搬到正规的舞台上的关键人物,就是桂林彩调界的老前辈——谢济舟。

谢济舟是临桂县两江人,是广西彩调三大流派之一的桂林流派重要继承人,现已整理出来的广西彩调唱腔200曲中有30多曲都是由谢济舟创作的。桂林“彩调”迷耳熟能详的经典彩调《王三打鸟》,其中精华部分的“四门折花”就是他的作品。

谢济舟童年时也舞过“板凳龙”,对板凳龙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了解。上世纪50年代,他在广西戏曲学校任教期间和回乡务农后,一直都在琢磨怎样改进“板凳龙”,怎样在这种过于粗犷的舞蹈形式中加入一些现代元素,而又不失其原生态的特色。谢济舟既学过“桂剧”,又精通“彩调”,于是他就把彩调中的身段、扇花、锣鼓等艺术表现形式融入到“板凳龙”当中,还在板凳龙的高潮部分加入了桂剧的鼓点。这样的一来,板凳龙舞起来后,不仅场面更为赏心悦目,而且把这种发端于民间的亲情游戏升华为桂林彩调的开场戏,登上艺术表演的舞台。

有了乐器和舞蹈配合的“板凳龙”立即化平凡为“神奇”,使当时的彩调在开台时能打上桂剧的锣鼓,具备了两类戏种的特点,所以会舞“板凳龙”的彩调班子被称为“鸳鸯班”,特别受戏迷的欢迎。板凳龙很快在临桂和永福的“彩调班”中流行开来。

板凳龙舞上了民间艺术的大舞台。

“板凳龙”真正声名鹊起的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1985年,桂林市举行第八届漓江之声艺术节,临桂县文化部门经过多方挑选,决定派出两江镇板凳龙参加舞蹈类的比赛。作为谢济舟重要传人的谢文华和邓小斌等几个骨干分子,决定重新组建“板凳龙”舞蹈队。他们自己动手做道具,为了舞动方便,把农村常用的四脚板凳改成了三个脚,由两个少女舞龙头,一个少年舞龙尾,参赛的“板凳龙”也由一条变成了五条。同时,还在舞蹈中加入了矮桩步、花扇等彩调元素。在比赛中,两江“板凳龙”舞蹈队一上场,就气势不凡地在赛场的东南西北四个角轮翻滚动飞舞,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视线。在舞蹈中,还有巧妙地穿插着彩调戏中的盘龙、戏水等动作,在高潮部份还由一个少年结合武术进行独舞,一个普通的“农家板凳”仿佛化作栩栩如生的真龙,身手矫健,活泼可爱,一下子就征服了在场的评委和观众,从“跑旱船”、“扭秧歌”等比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舞蹈类比赛的优胜奖(相当于冠军。)谢文华清楚地记得,当时应邀观赛的外国友人对板凳龙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比赛一结束就围了过来看板凳做的“中国龙”,甚至还有人提出要买下来带回自己的国家去。在两年后的桂林市首届民间艺术大赛中,“板凳龙”再接再厉,又拿回了一等奖的桂冠。从此,“板凳龙”成为了桂林“舞龙”文化的一个新品牌。

板凳龙:期待更精彩

然而,昔日的光环,却也掩饰不了“板凳龙”现在所处的窘境。两江板凳龙,作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民间艺术,随着社会的变迁,和许多地方戏种一样也多生波折。由于现在文娱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很少有兴趣站在露天的场地去看并不花哨反而显得很“土”的板凳龙表演了。舞板凳龙比较需要体力,而现在村里的大多数的年青人都纷纷外出打工,已没有人再愿意去学舞板凳龙。据谢文华说,在两江镇,现在能完整编导和舞出板凳龙的不足10人,过年时想组织当地的少年少女搞一场板凳龙表演已经十分困难,板凳龙和很多传统民间艺术一样,也面临着萎缩甚至失传的困难处境。

为了传承和保护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借着今年桂林市举办民间艺术展演的机会,两江镇党委政府拿出了近万元资金,让镇里懂这门民间艺术的几个老艺人,回到村子里动员组织本村的青年人学习板凳龙的基本舞蹈方式,组建板凳龙舞蹈队。县群众文化馆和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加紧收集有关板凳龙的舞蹈细节,并多次到村里指导舞蹈队的排练,对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进行挖掘整理,在保护中不断加入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用不断创新来延续这门古老艺术的艺术生命力。目前临桂县正在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也已经把两江镇的“板凳龙”列入了重点保护目录。

(梁尚明 李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