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博”的龙

庞进 2005年12月1日  

 

龙是中国古人对多种动物和自然天象经过多元综合而产生的,具有喜水、好飞、通天、善变、灵异、征瑞、兆祸、示威等神性的一种神物。经过七八千年的演进、整合和升华,龙事实上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图徽标志和文化象征。出土文物是龙文化的重要载体。陕西历史博物馆有”古都明珠,华夏宝库”之誉,龙的形象自然精收贵藏,光彩熠人。

龙的形象经过了新石器时代的原龙、商周时的夔龙、秦汉时的飞龙、唐宋时的行龙、明清时的大龙和近当代的祥龙几个阶段。

“历博”所藏的龙以秦汉飞龙和唐宋行龙为主。

秦汉飞龙的造型手法简约、粗犷,体现出豪迈、奔放的气势和强烈的动感。其头角多呈带状飘起,眼珠突出,吻长伸,口大张;颈弯曲扬起,躯干或似蛇盘绕不已,或似兽线条流畅;有鳞,似鱼鳞,排列疏松;四肢加长,足爪取兽类,强健有力。尤其突出的是背部生翼,给人似欲腾空、翱翔天宇的飞动之感。

上世纪五十年代出土于汉长安城遗址的四神瓦当龙纹在”历博”的展柜中是引人注目的,其龙纹就是这样的龙。此龙昂首扬角,瞪目张口;胸部前挺,壮阔而饱满;四足强健,尾部向上蟠举;背上长翼,飘然飞起。这样的龙显然是吸收了鸟类的特征,突出和强调了龙的好飞、通天的神性。这说明汉代人已创造性地将飞禽纳入了龙的集合过程,反映了追求高远、向往辽阔、超尘脱俗的精神理念。

和秦汉飞龙相比,唐宋行龙背上已不在生翼,强调的是一个”行”字,即”行走之龙”居多。这些龙纹,身材多取兽类,常以雍容、矫健的姿态和通达、威猛的气势出现在人们面前。”历博”收藏的唐代赤金龙就属于这样的行龙。这些赤金龙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土于西安何家村,长四厘米,高不足三厘米,或扬头,或摆尾,或奔跑,或游走,造型精美。

和繁荣开明的盛唐气象相吻合,唐代龙纹还具有比较强的吸纳性和兼容性。这可以从”历博”收藏的鱼龙纹四瓣金盘得到验证。这是一件盛食器,盘子的内底中心有鱼龙纹图案。其状保留了传统龙纹扬首、瞪目、翘鼻、张口等特点,而密鳞、摇鳍、曲身、摆尾状,又明显取自鱼类。这样的鱼龙纹有印度”摩竭纹”的影子。在印度神话中,摩竭是一种长鼻、利齿、鱼身的水兽,梵文为makara,汉文译作摩竭、摩羯、摩伽罗等。其来源,大概是古印度人对鱼(尤其是鲸鱼)、象、猪、鳄等动物的多元集合。随着佛教的东进,摩竭纹也来到了中国。开放的有唐一代是中华本土文化大量吸纳、融和外来文化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华夏龙纹吸纳、兼容摩竭纹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我曾讲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龙的精神是兼容的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2002年
声明:作者对上网作品享有著作权,未经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
地址:西安市太阳庙门43号西安日报社   邮编:710002
电话:029-81017295   电子邮箱:loongfe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