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来凤地龙灯

2009年04月28日 荆楚网  

 

荆楚网(通讯员洪业前)

“地龙灯,地龙灯,不用篾篓不用棍,巴地梭着走,活像其龙行。站的骑马桩,弓腰箭步行,似同狮子灯。”300多年前起源于来凤县旧司乡大岩板村、板沙界村一带的地龙灯,以“巴地梭”的舞蹈形式,生动灵活地展现出龙“游于水、爬于山、腾于空”等神奇造型,在千姿百态的民间舞龙艺术中堪称一绝,深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青睐,成为民族民间艺术舞台的新宠。

神龙的传说

来凤县虽地处五溪酉水之域,自古被称为蛮夷之地,但其所属的湘、鄂西承荆楚,连潇湘,接川蜀,实际上与汉文化有着深远的渊源。位于来凤中部丛林深处的大岩板、板沙界,山高林密,偏僻荒野,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下,面对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与冷酷无情的天灾人祸,人们无法理解也无力抗拒,渴求万能的神为他们辟邪、消灾、赐福,因此诞生了神龙的传说。

关于地龙灯,当地民间有两种说法。一说当年秦始皇有一件能赶山填海的稀世珍宝―――赶山鞭。有一年,秦始皇打算赶山填平北海,秦王三太子知道后非常着急,他与北海龙王的三女儿正暗中相爱,且三公主已有身孕,若北海被填平,龙王家族将无处安身,无奈中,三太子盗取了父王的宝物连夜逃走。三公主有一天来海滩等候三太子,忽然临盆,在海滩产下一男婴,又不敢带回龙宫抚养,只好含泪弃置沙滩而去。婴儿啼哭不止,深山里有一只白斑母虎听到哭声后奔到海边,将乳汁滴进婴儿口中喂养。第二天烈日当空,婴儿无遮无盖,忽然从云中落下一只彩凤,天天为婴儿遮风挡雨,人们称此子为“龙生虎养凤遮阴”。孩子长大后力大无比,本领高强,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楚霸王。楚霸王建功立业后,下令民间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五、十五及五月十五扎龙、凤表演,以此感念这些神兽的生养之恩,于是传下了地龙灯。二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玉皇大帝封泾河龙王为雨布大臣,并对降雨作了严格的规定。有一天,泾河龙王三太子鳌炳偷走了玉玺,冒充泾河龙王行使雨布大臣的职责,他无视天条,逆而行之,使得民间连年饥荒,民不聊生。玉帝查明此事后,怒不可遏,下令由魏征监斩将三太子除掉。此后,其父泾河龙王继续接管雨布大臣一职,他严遵天令,处处为百姓着想,从此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从那时起,人们便在每年正月十五前及五月十五舞地龙灯,以感谢泾河龙王的施雨之恩。

第一种传说在来凤民间流传较广,被作为原始资料收进《土家族民间故事集》、《来凤县志》、《来凤民族志》等文献中。第二种说法在民间流传较少,各种文史资料中也找不到相关记录,是大岩板村一位民间老艺人口述的。

重生于乡土

龙灯在我国流传了几千年,由于地域特征、物质条件、民族性格、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其艺术风格和表演方式千姿百态。流传在来凤县旧司乡大岩板、板沙界一带的地龙灯,不同于常见的“布龙”、“草把龙”、“板凳龙”、“火龙”等龙灯,而是以其独特的形象构造、精湛的表演技巧取胜,堪称龙灯一绝。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农村缺乏文化生活,地龙灯最受欢迎。春节,龙灯走到哪里人们就追到哪里,很是风光。解放后,这一群众性文化活动被作为“四旧”清除,一直到改革开放后,在地方民族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地龙灯才慢慢恢复。

1979年8月,来凤县文化馆音舞组组长王兰馨负责到当时的高洞乡寻访、组织民间文艺节目,文化站长李逢贵向他推荐了地龙灯。随后,他们召集大岩板及板沙界的长者和民间艺人,研究地龙灯道具制作和表演技巧,道具为一龙、一凤、一虎、一蚌、一鱼、一虾、一宝(龙珠),乐器定为一鼓两钹一锣,伴奏曲名为《龙归海》,锣鼓经为“咚不隆咚”、“龙归海、龙归海、龙归大海”;表演技巧编成顺口溜:“地龙灯,地龙灯,不用篾篓不用棍,巴地梭着走,活像其龙行。站的骑马桩,弓腰箭步行,似同狮子灯。”

经过不到一个月时间的排练,新的地龙灯在国庆晚会上亮相,赢得上万名观众喝彩。地龙灯的整套道具制作精巧古朴,色彩鲜艳明亮,造型美观别致。舞时不用木棍举,9节龙身分别由9人控制,其中一人执龙头,一人背龙尾,其余每节均由一人单手抓住龙身内的一圆形篾圈或以头托龙,另一只手抓住前者的腰带,表演者上身藏于龙身内,双脚为彩色龙衣所遮。传统舞单龙只有十来个人、五六个动作,现在双龙齐舞,人数增加到二三十个,动作增加到12个。

县文化馆干部向代元从事地龙灯挖掘、整理、创新23年。他说,每一次小小的创新,都是当地民情风俗和群众智慧的结果。表演开始时,由一男子举“元宝”,在喧天的锣鼓声中引龙上场,并不时转动元宝,即兴穿插各种跟斗技巧,逗引双龙追珠抢宝。地龙则憨拙地晃头摆尾跟随,形象栩栩如生,动作灵活多变,其表演套路有“龙起身”、“龙抢宝”、“龙盘饼”、“龙回首”、“龙过桥”、“龙盘树”、“龙困滩”、“凤骑龙”、“龙盘凤”、“龙走太极”等12种。在热烈的气氛中,彩凤(一男子套凤头、凤身和凤翅扮演)长鸣一声翩翩上场,围绕地龙左右飞舞,忽而与龙嬉闹,忽而展翅为龙遮阳。锣、钹、鼓等打击乐伴奏的乐曲的力度和速度紧随舞蹈者的情绪及舞蹈的内容而自由转换,表演至高潮时,彩凤腾身跃上龙背,顿时红鞭齐爆,鼓乐高奏,表演者情绪激昂、高声呼叫,形成凤鸣龙吟、龙凤呈祥的祥瑞气象。2004年,邓斌代表旧司乡地龙灯参加武汉国际旅游节展演;2005年,地龙灯应邀参加武汉东湖民俗游园会展演;2005年底,地龙灯被张家港市博物馆收购,成了“首届(张家港)长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主题展览”首位展品。去年春节,地龙灯在央视“小崔说事”栏目展播了4分钟。活跃于舞台2000年以来,地龙灯走出土家山寨,活跃在省内外文艺舞台,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已80高龄的邓斌的热心传承。邓斌是2003年命名的州民间艺术大师,他从小随父练就一身武功,可赤脚攀爬锋利的刀梯,裸身在碎玻璃上打滚,裸胸用刀尖顶着做高空盘旋动作。

解放前,地龙灯主要是在春节庆祝、消灾辟邪、求雨谢神时表演,繁杂的准备工作及演出成本都由村寨院落居民集体分担。解放后,流传面本来就很窄的地龙灯曾一度面临消亡的危险。为了弘扬这一民族民间艺术,邓斌尽管家庭经济困难,但他仍把卖粮食换得的钱用来为地龙灯演出添置行头。他自己雕龙头,用麻布口袋缝龙衣,组织培养表演班子,每逢春节都要牵头组织表演,在全乡各村寨影响甚广,引起历届政府及文化部门的重视,并给予他大力支持,为地龙灯的宣传推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邓斌曾多次参加地龙灯表演。1986年,省、州电视台到来凤县拍摄地龙灯电视艺术片,在中央电视台的《虎跃华年三楚乐》节目中播出,使地龙灯这一民族民间艺术瑰宝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1992年3月,台湾“八千里路云和月”剧组到来凤县采风,邓斌组织的地龙灯队的精彩表演,被摄制组赞为“玩龙史上的一绝”。

“可惜的是,现在会玩的人不是很多了,技艺也不是很高。”邓斌充满了忧虑,“60岁以上的老艺人现在只剩下两三个了,新培养的年轻人,虽然有60多个,但从内心真正热爱这门艺术的人不多,而且表演的功底也待提高……”

当地政府及文化部门也感到了压力,在组织民间艺人与文艺工作者对地龙灯传承、创新的同时,还在县武校设立了地龙灯表演培训基地,以培养一批有较好武术功底的地龙灯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