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字别解

庞进  发表日期:2005年12月3日  

 

“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古代的先哲们把“和”作为做人的基本、立论的基础和理想社会的至高境界。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阐述过“和”。如“和实生物”(《国语·郑语》)、“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和为贵”(《论语·学而》)、“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和合故能习”(《管子集校》)、“离散不能相和合”(《墨子间诂》)、“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礼记·中庸》)、“保合太和,乃利贞”(《周易集解》),等等。秦汉之后,儒、道、佛三家,逐渐构成中华文化大厦的三根支柱,而这三家的思想,以其理论侧重而论,似乎都可以概括为“和”:儒家讲的是“人伦道德之和”,即“人和”;道家讲的是“天道自然之和”,即“天和”;佛家讲的是“心性觉悟之和”,即“心和”。

“和”的意味,还可以从“和”字的结构来理解。“和”由“禾”和“口”结合而成。“禾”是象形字,本意为庄稼的茎秆,所谓“茎节为禾”(《说文·禾部》;引申为粟(嘉谷)及粮食作物的总称。由于野生植物是禾的来源——有说法认为,禾由原始先民用野生的狗尾巴草培育而成,我们就可以将“禾”视为植物的一个代表。而“口”,也是象形字,是人和动物用来发声和进饮食的器官。所谓“口,人所以言食也”(《说文·口部》)。大凡动物,都会长口,以至于将牲畜的年龄以“口”视之。据此,我们可以将“口”视为动物的代表。那么,一个“和”字,就具有了将“植物”和“动物”结合在一起的意义。

这样的结合,至少给我们以下启示:

第一,一个和谐的世界来自于植物和动物的结合,也就是说,必须既有植物,也有动物。动物的生活资料来自于植物,植物的生存也有赖于动物的援助,二者相互依存。

第二,这样的结合,大体上要维持一半对一半的比例;如果只有植物没有动物,当然谈不上“和”,而动物将植物吞食、消灭光了,使这个世界上只剩下了“口”,那就更谈不上“和”。

第三,“和”中之“口”,是整个动物界的“口”,而不仅仅是人的“口”。

第四,由以上分析可见,一个“和”字,既说明了“和”的基础是“合”,没有结合、集合、化合,就没有“和”,故有“和,犹合也”(《礼记·郊特牲·孔颖达疏》)之说;同时也体现了人对动植物关系的认识,昭示着人对植物和动物即自然界各种生物的尊重。
声明:作者对上网作品享有著作权,未经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
地址:西安市太阳庙门43号西安日报社   邮编:710002
电话:029-81017295   电子邮箱:loongfe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