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板龙,舞了近千年

2012年02月08日 萧山日报  

 

河上板龙闹元宵,是沿袭了近千年的民间风俗。正月里,伴着锣鼓声、鞭炮声,当地的数百名壮小伙们扛着板龙,从一个村舞到另一个村,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

记者徐文燕通讯员王超

经历了时断时续的历程后,“河上龙灯盛会”从1979年开始举办,是目前萧山连续举办时间最长的民俗活动之一。

元宵舞板龙祈福

板龙,顾名思义,就是接板成龙。灯板两头有孔,后板搭前板,用木棍穿在空中做榫,加以固定衔接。上面或扎龙头,或扎龙尾,弧形龙身、各色散灯穿插其间。

据传,南宋迁都临安,板凳龙由渭水流域传到了萧山,经过本地化,如今属河上板龙最负盛名。

河上板龙舞包括开光、出灯、闹元宵、化灯四大基本内容。

开光,就是给板龙点睛,是河上板龙文化最原汁原味之处。据了解,隆重的时候,要设香案,配以上百斤重的大蜡烛和木棍粗的香,而点睛的水,也要取自“三江口”。出灯,则分接灯、踏村、朝庙几步,板龙出行的各路人马准备就位,整个队伍浩浩荡荡。

“多的时候,100节龙身,起码配备五六百人。”河上溪头村的瞿大爷,近几年一直热心筹办舞龙活动。他回忆说,近年来最热闹的一次板龙舞,应该是2007年,舞龙队加上跟随的村民,巡游队伍浩浩荡荡,可谓绵延数百米。

接着,就是最精彩的板龙闹元宵了,包括“腰鼓队亮相”、“大旗高照献技”、“宝马生肖灯表演”、“神龙起舞”四大乐章。扬锣在前面鸣锣开道,所到之处,或工厂、或学校、或村庄,全部敲锣打鼓、放鞭炮迎送板龙。一到操场,“全龙”狂舞,摆出“元宝抽心”等各种阵式,还有象征“风调雨顺”的高照和象征“龙马精神”的马灯,整个场地上彩旗招展、锣鼓喧天、欢声笑语。

化灯,一般在正月十七,就是烧掉板龙。因为板龙有烧掉的习惯,所以以前制作的板龙很少有留下来的。

会扎板龙的艺人都不年轻

说起舞龙,许多人都不陌生,但掌握制作龙灯这一绝活的人,民间并不多见。河上板龙中,造型复杂的龙头是关键。在溪头村,现在只有几位老人还保留着这一手艺。

傅叶茂今年76岁,潜心制作板龙已经20多年。他介绍说,板龙的尺寸没有硬性规定,主要是要求新鲜自然。龙头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上面一片片金光闪闪的鳞片。“本来这龙是要去区里舞的,但是今天雨有点大,实在说不准。”前天是正月十五,老人有点遗憾地说。

设计制作这眼前的龙头、龙尾,村里四个人整整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用布做,造型就比较不容易,剪出镂空的造型还容易漏丝;用纸做,过一段时间,就容易褪色。”75岁的傅金明也是制作板龙的高手,他是从小开始学做板龙,到老还在琢磨。

“现在我们村就四个人做板龙,傅建林50岁,年纪最小,因为相同的爱好跟我们走到了一起。”据两位老人介绍,因为舞板龙只是在正月里热闹一阵子,大型舞龙演出还得民间筹资,所以年轻一辈对这些传统习俗兴趣并不大。“也不是说村民不会做板龙、舞板龙,主要是做好做次的差别。”老人们觉得,精通板龙制作和表演的人,都老了。

如何让板龙“生生不息”?

据悉,河上板龙问世以来,也曾经历时断时续的坎坷历程。1979年,在河上一些民间艺人的积极努力下,村民自发筹款制作龙灯,组织人员参与舞龙活动,在元宵佳节重现了气势不凡的河上板龙。之后,河上板龙活动成为闹元宵的重头戏。不论是规模、形式,还是时间、内容,都有了创新和发展。到2007年的“河上龙灯盛会”,活动时间足足有13天,参与活动的人员达到20多万人次。

不过,河上一些有识之士也看到了板龙面临失传的窘境。如板龙舞、马灯舞等,有些处在濒危边缘。据统计,整个河上镇主要是几位70岁上下的老人能熟练制作板龙的核心部分龙头。而他们几位,都没有自己的徒弟。

为了让这一民间艺术继续传承下去,年已八旬的龙头制作民间艺人傅茂根和堂兄傅士根,专门制作并保存了一个按比例缩小的龙头竹篾壳子,并保存了部分有价值的彩灯(作龙段用)。同时,当地不少企业家也纷纷解囊,赞助龙灯盛会,为板龙舞的延续出了一分力。

近年来,河上镇党委政府对河上灯会也采取了保护措施。在该镇党委、政府的牵头下,建立了灯会协会。在2004年,将溪头村的旧祠堂修缮一新,作为以板龙为主的灯艺制作和灯会核心场地。同时,还编撰了以板龙舞、马灯舞为主的灯艺制作技术参考资料。

据介绍,河上灯会传承至今,有五代传人。第五代传人,就是1997年以来,河上灯会协会的牵头人,以章子庭、瞿培荣等人为代表。制作板龙、马灯的民间艺人,有傅亦茂、傅金明等傅氏后代。

如今,河上小学、河上初中建立了板龙传承基地,以板龙制作为蓝本,开展实践活动,希望能培养民间灯艺制作的后备军。据悉,河上中学还建立了龙马灯艺制作队,并将板龙制作技艺编辑为该校的“乡土”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