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巡游 龙舞眉山

2007-11-20 四川新闻网-眉山日报讯 记者:李鹏 朱丽 辛凯  

 

  阅读提示:东坡故里逢盛世,笑语欢歌迎嘉宾。在隆重纪念苏东坡诞辰九百七十周年喜庆的日子里,昨(19)日的眉山街头可谓万人空巷,众人摩肩接踵、竞相观看由各区县精心准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巡游节目。一道道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节目“你方唱罢我登场”,让人目不暇接,给处在节日氛围中的眉山市民献上了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

  涂九华 今天我当龙头

青神,是竹编文化艺术之乡。竹,自然也就成了她最大的艺术特色。在昨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巡游的队伍中,青神的“全竹宴”也成了整个巡游队伍中的一个闪光点,竹编艺术子母龙、竹制宫灯、宫扇让观众们领略了一把竹文化。

而在巡游现场整个竹编子母龙的表演过程中,观众们不止惊叹于竹编母龙的“大”,也惊叹于它表演的精湛。一条长68米的大龙,在28人的操控下,轻快地游走在游行队伍的中间,在龙头的带领下,或腾跃冲霄,或俯身游戏,盘身、绕腾,让人很难想象它竟然是重量不菲的全竹制艺术龙。能有如此轻快的演出,龙头自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年48岁的涂九华就成了这个重要角色的扮演者。一个完整的竹编艺术子母龙的表演耗时为五分三十六秒,在这段时间里,涂九华要掌控重达六七十斤重的龙头跑完整个全场。但在他看来,这都不算什么。原来,在他小时候,就已经跟龙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从小时候的布龙到现在的竹龙,涂九华已经耍了二十多年的龙头。“每次耍龙都是我当龙头。”涂九华的话让记者感到了他的自信,“像火车头一样,龙头走,龙身就走,不仅对耍龙者的技术有要求,对耍龙者的手劲、臂力、劳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从小的运动员锻炼就已经让涂九华有了很好的身板,多年的耍龙头经验也让他成了龙头的不二人选。

现在,涂九华有自己的生意要打整,但依旧没有将耍龙落下。“龙,每次是越耍越大,龙身的人也经常换,但耍龙头的人一直都是我,我马上就要五十了,估计再耍个十来年的龙头也没问题。希望以后能再来参加眉山举办的文化节。”说完,这个壮硕的汉子也咧嘴笑了起来。

在文化节的巡游方队中,丹棱唢呐队以它富于变化的节奏引人入胜。丹棱唢呐或炽热欢腾、或激情高亢,或凄楚悲壮,淳朴的乡土乡音令人回味无穷,催人泪下。在富有节奏的唢呐表演中,一群抹着大红脸蛋、吹得摇头晃脑的小孩着实赢得了大家的称赞,观众们在纷纷感叹这项传统绝技后继有人的同时,也被小孩们吹出的美妙旋律带去了悠远的“奇妙国度”。小陈阳就是这群小孩中的一位。

陈阳今年13岁,是丹棱县杨场镇中学初二学生。别看他年纪小小,却有着唢呐5年的“吹”龄了。小陈阳告诉记者,他爷爷就是个吹唢呐的高手,从小耳濡目染,也被唢呐所传出的奇妙声音所吸引,从8岁开始,他就扭着爷爷教他吹唢呐。时间长了,小唢呐成了陈阳形影不离的“小伙伴”,睡觉都把唢呐放在枕边。日积月累,小陈阳也从开始的“五音不分”到现在能吹30多首曲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好日子”、“九妹”等曲子更是他的拿手好“曲”。“我从来都不觉得枯燥,觉得吹唢呐很有乐趣,很让我变得调节自己的情绪。”小陈阳这样告诉记者。

这是小陈阳的第二次大型表演,今年5月在成都举办的首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上,陈阳和另外的3位小“唢呐手”代表丹棱亮相,有模有样的表演受到了众多记者和观众的追捧,看着台下人们七嘴八舌地被这个小家伙所折服,还有不少老外对他们直竖大拇指,表演完后的陈阳感觉很兴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小陈阳骄傲地说出了我是丹棱人,我来自唢呐之乡的声音。回家后,小陈阳更是刻苦训练,一放学就鼓捣着自己的唢呐,边吹边走。有时候在校园里,陈阳由于唢呐吹得好,身边总是围着一些羡慕的“粉丝”。在孩子们的眼里,唢呐吹得好,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这次为了来表演,小陈阳在丹棱县城排练了3天,由于时间短,排练强度很大,很辛苦。“一天下来我两边的腮帮子痛得要命,没办法,我们得为文化节加劲啊。”小陈阳坚强地说,“我们丹棱唢呐有很悠久的历史,也是我们丹棱县的一宝,我要继承它,并且把它发扬光大,也为我们的东坡国际文化节“吹”把劲。而且我发现吹唢呐还能锻炼自己的胆量。”为了这次表演,小陈阳已经离家4天了,也想念妈妈,但是想到为了这次活动“吹”了把劲,小陈阳说他很开心。

  倪兴国 我们的表演独一无二

在巡演队伍中,有一支队伍也让人印象深刻,清一色的“娘子军”让观众领略了一番巾帼风采。她们就是彭山的女子龙和板凳龙表演队伍。在这支表演队伍中,演出人员的平均年龄为55岁,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45岁,但矫健的身姿,灵敏的动作,让人忘却了她们的真实年龄。

彭山表演队的特色不仅在她们精彩的演出上,还在她们的道具上。彭山女子龙的造型,取材于彭山石龙沟唐宋时期石刻龙的造型,由参加表演的33位地地道道的庄稼人自己制作而成,在本月6号这两条女子龙队还作为唯一参加第三届世界自然遗产大会开幕式表演的原生态龙队,为国内外专家献上了精彩的表演,获得了巨大成功,倍受学者的称赞。而他们的女子板凳龙造型则取材于彭山出土的汉崖墓画像砖上的龙图腾,彭山文化工作者根据汉代画像砖上龙的原形以及汉代铜铸摇钱树上歌舞伎的造型,在继承老一辈彭山板凳龙手制作和要技上,经过精心制作和编排而成。

记者在现场看到,三人一组的板凳龙表演,轻盈、紧密,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三人轮钻龙肚的演出,难度很大,可表演者却一气呵成,让人眼花缭乱,很多市民都说从来没有看到过这种表演,表演结束,也不禁报以阵阵掌声。

“我们的表演是独一无二的。”彭山县文化馆馆长倪兴国跟记者说道。据他介绍,板凳龙来源于民间,集各种精华于一体,综合了艺术性,不仅充分展示了长寿之乡龙文化的悠久历史,展示龙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无穷魅力,而且十分完整地保留了民族民间文化的制作过程和原生态形式,给人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如:在板凳龙的表演中,有一个龙起首的动作,就来源于古代的遗迹,谐音于“龙祈”,表达了古代人民祈祷风调雨顺的心愿。

  文英 谁说女子不如男

“嘿,你们快看,那个舞龙的女娃儿好秀气哦!”“你看她的跑步、腕劲、翻滚,还是舞得有模有样的嘛。”顺着人们指点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戴着细框眼镜、皮肤白皙的瘦弱女子,拿着一条小龙的第二把节,随着音乐的节拍和众人的脚步,不慌不乱、稳稳当当,举手投足间尽显露大家风范。

一场舞下来,该小女子累得额头汗珠直冒,小脸通红。“不累,过瘾!参加这么大型的文艺汇演,值得了。”趁着休息瞬间,记者采访了她。“小女子”名叫文英,在青神县规划建设局做文职工作。文英告诉记者,她很小就很崇拜苏东坡,特别是苏东坡的豪放让她觉得和自己骨子里的豪放气魄很吻合,而且以前看舞龙也觉得很好玩,很想尝试一下。于是,这次文英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自10月份起,文英就开始了排练。每天早上从8点到9点排练一个小时,完毕后还得上班。这一个多月,文英每天早上都是拿着近10斤重的竹龙不停地在手中翻滚,无一天请假。“现在我才晓得,舞龙不仅要手动,还需要很好的内力、腕力,一个月下来,全身酸痛得要命,一回家里就把什么膏药都贴满了,现在一进家门闻到的都是膏药味。”文英还对记者说,虽然没耍龙头,但是自己手持的第二节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如果第二节不使劲助推,龙头就耍不转,就会影响全局,因此她在表演时格外认真卖力。虽然是耍着小龙,围绕那条60多米长的大金龙跑跑“龙套”,听着观众们的阵阵叫好声,文英觉得很欣慰。“演出得到了大家的赞可,以前吃了再多的苦都值了。”“这次是我头一回表演,下次如有机会,我还想耍龙头呢。”文英,这个看似瘦弱的“小女子”,却有着“大男人”一般渴望挑战的坚韧劲和“大野心”。

 赖家秋 抬工号子不需要培训

“好危险哦,你看嘛!那么大的弯咋个转哦?那个人都掉起了,确实不错!”在非遗巡游中,仁寿抬工号子的惊险表现获得了大家的赞许,同时也着实让观众捏了一把汗,要在一尺来宽的独木桥上连续两个九十度的大转弯,而且还要表演莲花现墩,难度可想而知!

观众所说的“轿子”是用钢做的架子,为了让抬工抬着更稳当,轿子里面还铺了一层钢板,“如果将轿子里坐的人的重量加起来的话,大概就是600斤左右,难度肯定是有的,十二个人抬一个轿子走在上面确实很危险,这也正式抬工号子最好看的地方。”抬工号子队长赖家秋讲道。

在此次非遗巡游表演中,抬工号子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六十四人共抬1.5吨重的虞丞相,“我们这次用的抬杠是三尺二的短杠,抬工之间的间隙很小,这六十四个人最关键的是要步调一致。如果其中有一个人步调不一致的话,走起来一甩一甩的不说,大家就会跟着乱套,大家都还要脚踩脚。”赖家秋告诉记者。

那么这么多人在一起要训练多长时间才能协调一致呢?赖家秋的回答很出人意料——我们从来就没有培训过。

“现在我们只要有表演都是直接上就可以了。我们现在的人当中,最大的一个是78岁,最年轻的一个也是44岁,抬匠的平均年龄大概有60多岁,很多人现在还经常在外面抬石头、出丧之类的。我们都是老抬匠了,做抬匠的时间平均下来起码都有30多年了。所以只要将号子喊起来,大家的步调就自然一致了,如果要说是培训的话,一个新手几个月也不一定能学会,关键还在于平时的经验。”

仁寿县的抬工号子队影响深远,远近闻名。上世纪七十年代,数万名抬工齐上阵,将28万方条石垒成了100米高的黑龙滩水库大坝。128人的抬工号子队曾创造了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而参加此次表演的仁寿县汪洋抬工号子队成立于2005年,这也只是他们第四次参加大型的表演了,但是在众多表演这当中,抬匠杨华树老人可能是参加此次表演的人当中年纪最大——78岁,“抬工号子是通过师带徒、父传子的形式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我做抬匠起码有四五十年了,以前是抬石头、出丧,前两年有了抬工队,我才开始出来表演的。”

邓光兰 这些台会是我设计的

“妈妈,你快看,我最喜欢的‘哪吒闹海’,你快看啊!我想下去。”

“看见了,看见了!乖!就在这里看就行了哈!”

一个小男孩被妈妈抱着看表演,但是一看见“哪吒闹海”,他就显得异常兴奋,也越来越不“老实”。四周观众也不断地给精彩的台会表演报以热烈的掌声。

洪雅台会是极具传统独特的民间造型艺术,极尽“惊、奇、险”之手段,融“声、光、色、动、情”为一体,享誉中外,现代台会表演则是在以往庙会、城隍会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参加此次巡游表演的台会是由三部分组成——“出水芙蓉”、“哪吒闹海”、“船舟借伞”。

“这些都是我设计的,我爸爸以前是搞了很多年的台会,我从20来岁就开始表演台会,后来年龄比较大后主要是搞设计之类的,到现在我自己设计的台会就有30多场,没有一个是重复的。”此次台会的设计者邓光兰女士高兴地对记者说。

“我设计的时候都不找舞蹈的,所以自己设计台会表演的时候要考虑很多东西,内容要好、形式又要好看,同时又要保证安全,最关键的还是要将一个故事融合在台会表演当中,这就需要设计的人对牵涉到的典故要有一定的了解。内容定了之后,才来考虑表演、演员服装、道具等方面的事情。”

参加本次巡游的“出水芙蓉”是传统的用人工抬的高桩台会,“哪吒闹海”和“船舟借伞”则是改进后的洪雅台会,体现了高桩台会的特色,以惊险奇绝。“以前的花车都是人工抬的,现在不一样了,用的是汽车,这也算是创新吧!但是同时也有了一定的麻烦,就是必须要考虑到司机的视线,这样在花车设计上要做一些改进。”

好的台会表演除了要有好的设计者之外,还要有好的表演者表现,“我们的‘哪吒’今年才12岁,‘芙蓉仙女’也才14岁,她们从来没有参加过台会表演,胆子也很小,我们就要不停地给他们打气,后来胆子慢慢大了起来。而且现在还是上学期间,所以训练时间不能保证,只训练了几次,动作也只好相对简单一点。”

  骆勇鸿 我要为眉山舞出豪气

中华大地龙腾狮舞、眉山儿女奋发图强。但在昨日非遗巡游的表演人群中,还有许多因各种原因在眉山工作的“非眉山人”,文化是无地域的,是属于全人类的。这些“外来人”也照样兢兢业业地表演,为亮出眉山的文化特色,为眉山的发展摇旗呐喊,加油出劲,来自成都的骆勇鸿就是其中一个。

骆勇鸿是成都人,在我市某酒楼上班。他告诉记者,当得知这次的巡游活动只有他们一家舞狮子时,为了让这个“独家”更吸引大家的眼球,他们还专门从成都请来了教练,加大表演难度,增加了夹腿、站肩、托举等难度较大的动作。“以前表演,我们都是原地跑动跑动,举举狮子头就完事了。可这次表演的规模大、档次高,我们得拿出12分的力气才能不辜负观众们的期待。平时我就知道眉山有很多有名的特色文化,这次一起来个巡游表演,真是大饱‘眼’福。”骆勇鸿拿着狮头,跃跃欲试地难捺心中的激动。

说起舞狮子的由头,骆勇鸿说他以前是看录像片里面觉得舞狮子很霸气,自己也向往着舞上两把,威风威风。但平时和朋友休闲聚会时,大家就是喝茶、打牌,时间长了觉得没意思。为何不找点意思的事情来做呢?几个人一商量,便搞起了舞狮子,既锻炼了身体,又把传统的文化发扬光大,一举两得。

在巡游活动上,东坡区龙狮队通过快舞龙、龙出宫、八字快舞、游龙、盘龙等技巧,加上骆勇鸿他们舞出的南狮配合表演,展示出今日眉山龙腾狮舞的奋进场景,把欢乐的气氛推向高潮。“舞狮头需要掌握灵活和平衡,舞狮子尾巴更需要力气。我还把父母、妻子等家人都邀请来看我表演了。”巡演过后,气喘吁吁的骆勇鸿对记者说道。演出成功了,能够在自己的家人面前得到成千上万观众的称赞,为宣传眉山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骆勇鸿觉得非常自豪。

陈阳 我为文化节“吹”把劲

青神,是竹编文化艺术之乡。竹,自然也就成了她最大的艺术特色。在昨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巡游的队伍中,青神的“全竹宴”也成了整个巡游队伍中的一个闪光点,竹编艺术子母龙、竹制宫灯、宫扇让观众们领略了一把竹文化。

而在巡游现场整个竹编子母龙的表演过程中,观众们不止惊叹于竹编母龙的“大”,也惊叹于它表演的精湛。一条长68米的大龙,在28人的操控下,轻快地游走在游行队伍的中间,在龙头的带领下,或腾跃冲霄,或俯身游戏,盘身、绕腾,让人很难想象它竟然是重量不菲的全竹制艺术龙。能有如此轻快的演出,龙头自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年48岁的涂九华就成了这个重要角色的扮演者。一个完整的竹编艺术子母龙的表演耗时为五分三十六秒,在这段时间里,涂九华要掌控重达六七十斤重的龙头跑完整个全场。但在他看来,这都不算什么。原来,在他小时候,就已经跟龙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从小时候的布龙到现在的竹龙,涂九华已经耍了二十多年的龙头。“每次耍龙都是我当龙头。”涂九华的话让记者感到了他的自信,“像火车头一样,龙头走,龙身就走,不仅对耍龙者的技术有要求,对耍龙者的手劲、臂力、劳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从小的运动员锻炼就已经让涂九华有了很好的身板,多年的耍龙头经验也让他成了龙头的不二人选。

现在,涂九华有自己的生意要打整,但依旧没有将耍龙落下。“龙,每次是越耍越大,龙身的人也经常换,但耍龙头的人一直都是我,我马上就要五十了,估计再耍个十来年的龙头也没问题。希望以后能再来参加眉山举办的文化节。”说完,这个壮硕的汉子也咧嘴笑了起来。

在文化节的巡游方队中,丹棱唢呐队以它富于变化的节奏引人入胜。丹棱唢呐或炽热欢腾、或激情高亢,或凄楚悲壮,淳朴的乡土乡音令人回味无穷,催人泪下。在富有节奏的唢呐表演中,一群抹着大红脸蛋、吹得摇头晃脑的小孩着实赢得了大家的称赞,观众们在纷纷感叹这项传统绝技后继有人的同时,也被小孩们吹出的美妙旋律带去了悠远的“奇妙国度”。小陈阳就是这群小孩中的一位。

陈阳今年13岁,是丹棱县杨场镇中学初二学生。别看他年纪小小,却有着唢呐5年的“吹”龄了。小陈阳告诉记者,他爷爷就是个吹唢呐的高手,从小耳濡目染,也被唢呐所传出的奇妙声音所吸引,从8岁开始,他就扭着爷爷教他吹唢呐。时间长了,小唢呐成了陈阳形影不离的“小伙伴”,睡觉都把唢呐放在枕边。日积月累,小陈阳也从开始的“五音不分”到现在能吹30多首曲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好日子”、“九妹”等曲子更是他的拿手好“曲”。“我从来都不觉得枯燥,觉得吹唢呐很有乐趣,很让我变得调节自己的情绪。”小陈阳这样告诉记者。

这是小陈阳的第二次大型表演,今年5月在成都举办的首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上,陈阳和另外的3位小“唢呐手”代表丹棱亮相,有模有样的表演受到了众多记者和观众的追捧,看着台下人们七嘴八舌地被这个小家伙所折服,还有不少老外对他们直竖大拇指,表演完后的陈阳感觉很兴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小陈阳骄傲地说出了我是丹棱人,我来自唢呐之乡的声音。回家后,小陈阳更是刻苦训练,一放学就鼓捣着自己的唢呐,边吹边走。有时候在校园里,陈阳由于唢呐吹得好,身边总是围着一些羡慕的“粉丝”。在孩子们的眼里,唢呐吹得好,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这次为了来表演,小陈阳在丹棱县城排练了3天,由于时间短,排练强度很大,很辛苦。“一天下来我两边的腮帮子痛得要命,没办法,我们得为文化节加劲啊。”小陈阳坚强地说,“我们丹棱唢呐有很悠久的历史,也是我们丹棱县的一宝,我要继承它,并且把它发扬光大,也为我们的东坡国际文化节“吹”把劲。而且我发现吹唢呐还能锻炼自己的胆量。”为了这次表演,小陈阳已经离家4天了,也想念妈妈,但是想到为了这次活动“吹”了把劲,小陈阳说他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