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文化中国眼(一)从语言说起

兰兰  发表日期:2006年1月21日  

 

小序

      我1990年来欧洲,先在德国陪读,学习了6年,1996年举家到奥地利创业、定居并加入了奥籍。16年了,生活方式、工作态度也渐渐“西化”了。但我从小学到大学受到的中国系统教育和已融于血脉的中国文化元素依然强势地表现在我的思想行动和文化心理之中。虽是奥籍,仍为华人,常常会用中国文化思索周围的人和事,情不自禁地对比或评论一番,陆陆续续地说了些闲话,写了些闲文。
从语言说起

语言有一个底座。 说一种语言的人属于一个或几个种族。 属于身体上某些特征与别人不同的群体,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脱离那种代代相传地决定着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信仰总体。

—EDWARD SAPIR 语言论

因为职业特点,我常常在西欧不同语区,不同国家商务旅行,我发现,语言除了表达人的情感、思想,还完全左右人的行为,操不同语言的人,秉性差异之大,叫人不可思议。一个白人,很难断定,他是哪个国家的人,如果是一群人,你马上就能判断,这是些德国人,哪是些法国人。

古典时尚,逍遥自在的意大利人。

意大利人一投一举透着千年文明积淀,凝炼端庄,凡事不惊不乍,神定心平,任世界再变,总能独领风骚,充分表现他们大手笔的聪明睿智和非凡的艺术神韵。他们传统,自我,做事情,美观比实用更重要,细微处显现他们千年帝国不衰的雍容,那种高贵,流溢着对古文明坚定的守护,他们容不得平淡无奇,寻常的一瓶橄榄油,一个蛋糕,一瓶醋,,经意大利人特殊精巧的包装,平凡中见优雅,让物质起了质的变化,尤其送礼,送礼的和收礼的都感觉到体面。
意大利人会穿着,无论男女老幼,衣服裁剪得十分得体。一般人体形无从遮掩的缺点,都能藏着掖者。冬天的威尼斯,冷冰冰的海风吹拂,男子齐膝的合体大衣,俏丽女子高级轻裘挂身,时髦的鞋,时髦的包,入时的发型,特别排头儿,不明就里的游人,看见这般打扮,以为体面人去参加盛大的鸡尾酒会或上歌剧院看歌剧,叫人眼花缭乱的。其实意大利一般民众收入并不高,开飞亚特,骑轻骑摩托车,派头十足的大有人在,他们就是会显派,帝国的臣民,非同寻常。
意大利有五美,美歌,美酒,美景,美食,美女。他们唱的歌,歌喉圆润,底气足。那是天籁之声。他们酿的酒,顶尖级品,喝他们的酒,下咽的霎那,有独特的甘醇,与同样著名的法国酒有明显区别,他们无酒不成餐。他们的正餐,餐桌布置十分讲究,长方形条桌,铺上雪白、烫熨平展、上浆的全棉台布,餐用瓷器一般用白细瓷。蜡台,鲜花,是周末家庭聚餐或请客人不可缺的装饰点缀。一道道菜肴,几片黄瓜,几根大辣椒丝,几片火腿,橄榄油淹的茄子豆角到面条,比萨饼,米饭沙拉,油炸小黄鱼,龙虾海货,吃完饭,上一杯卡布其诺,有始有终。舍得一顿饭花三四小时,与我们中国人同样爱吃的民族,充分享受人生。
他们的美女比比皆是,娇俏的容姿,栗色、飞舞的头发, 亮丽、经典的装梳。美女,是意大利一道独有的景观。
他们的版图尤如一个小皂靴,北连阿尔彼斯山,三面沿海,风景这边独好。他们的美景,令世人发出如此的感慨,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令没有辉煌过的民族汗颜。遥想当年匈奴的铁骑,横跨欧亚,将哥特人从原始森林赶到欧洲原野。刚刚结束茹毛饮血的蛮人,狂奔在欧洲大陆,杀掳掠夺,哥特人几百年的连年征战,驷马疾驰,横扫欧洲,征服强大的罗马帝国,脚踩这片土地,仰望帝国高度文明,顿感是对自己的藐视,甚至是侮辱,于是哥特人以他们的方式,对罗马文明,除了摧毁,瓦解它,还要以胜利者的姿态,建一些如凯旋门,教堂之类的似骡非马的所谓哥特式建筑。遗留的古城墙,粗裸高耸入云端的教堂,与古罗马讲究结构对呈的建筑极不协调。那是哥特人以王者之尊,奴役帝国的见证。赢了。理直气壮我说了算,丑又怎么样。
欣赏意大利千年帝国的风采,犹如天然建筑艺术博物馆,古罗马风格,罗曼风格,哥特式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巴罗克风格,争相媲美,叫人目不暇接,现代人能与古人共享辉煌。威尼斯,米兰,罗马,比萨,佛罗伦萨,庞贝的废墟古城,还有基督教徒的精神圣地——圣彼特大教堂,古往今来,穿梭过多少风流人物,一次次辉煌了人类历史,璀灿艺术添页。凡去过圣彼特教堂的人,由衷地会发出如斯的感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会领略,叹为观止,撼人心魄的意境,那样令人目眩的唐潢建筑,装饰超凡技艺,人类才智发挥的登峰造极,难见其二。
从中国来的游客会说,意大利发展太慢了,他们的交通太拥挤,他们的房屋太残旧,他们的汽车太低档……一句话,他们再不往前发展,我们中国人就要来帮助他们发展。然人家的家底太厚实了。祖上那份家业搁在哪儿,几千年来,人们徒步,骑马,以车代步过来的,依然还要继往开来的发展下去,没有动力除旧布新,在太岁头上动土,任谁也不感担个败家子儿的恶名,制造一个怪摸怪样的现代城。他们乃至世人皆知,成就今日的罗马,不是一朝一日的功劳。
意大利人颓靡地沉湎这种厚厚文化的享乐中,歌剧,餐饮,服装,造型艺术,经典的现代的,信手把玩,玩得雅致极了。时下流行的乞丐装,意大利制造,与众不同,考究的钮扣,精美小镶片,小绣物,皮鞋,皮包,金属饰物随意装点,大师们不经意的小把戏,小露一手,世界就兴起一阵时髦的狂潮,他们勇于创新和厉行实践的精神, 与法国时装同步,同驱,引导消费时尚。他们天生是魔术师,色彩搭配恰到好处,时装展,面料展,流行色彩的脉搏,随他们的喜恶,每年飞舞的变幻,赤橙黄绿青蓝紫,经由他们的金指头一拨,全世界一夜之间马上变成一个同样的颜色,今年流行橙色谁也不敢卖绿色的,明年流行黄色,紫色马上臭了街,不紧跟他们,服装面料工厂就要破产,工人就会失业。颜色成了市场的试金石,颜色跟错了,一切都完了。我欣赏和偏爱意大利制造,美得含而不露,穿在身上,那种美滋滋的感觉,不足为外人道也。
意大利人天性自由,散漫,警察与小偷的国家。每年从五月分起,西欧国家,尤其德国电视台,开始播放旅游去意大利注意事项,提醒将去旅游的民众,小偷偷的主要手法和怎么防偷盗,妇女抱孩子成伙的偷盗,是意大利的又一景观。
意大利人,工作不那么克尽职守,交通晚点,飞机场的航班特别不准时,丢行李,丢货物,经常的事,他们工作再多,事儿再急,一会儿一杯咖啡,你急得火上房,他们不紧不慢地品他的咖啡。
威尼斯的咖啡,情调特别好,好喝难消化。座位,餐巾纸,台布,蜡烛,都单令加钱,一二十美金一杯咖啡,上当的人不少。威尼斯游船是件浪漫的事儿,事先不谈好价格,一但上船,游客大大地体会一回什么叫上贼船,天价,敢收你近千美金。在那儿地方,可以砍价,但是每家店的店小二,彪形大汉,不是黑社会,也成黑手党员了,语言不通的,上了当,有理说不清,乖乖自认到霉。
古典时尚,逍遥自在的意大利人,总是有理,现在有理,将来有理,而且永远有理。

忠诚,冷漠,视诚信为生命的瑞士人

瑞士山水甲天下 ,绝岩峭壁,草木不长,高山湖泊,水天一色,相映成趣。被誉为千湖之国,叫人流连忘返。
瑞士人以忠诚勇敢闻名于世,自古瑞士出雇佣军,帮助别的国家打仗,梵蒂冈教皇的卫队,从来由瑞士人担当,历史上皇家或王室卫队,过去多由瑞士人担此殊任。瑞士人视诚信为生命,沉默是金,使他们得到巨大实惠,全世界有钱人,越洋过海的,情愿把钱存在瑞士银行,也不放心家门口的银行,就是图瑞士人能守信守密。属于口碑很好的国民。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或许是永久中立国的原由,瑞士人包容性极强,因为他们缺乏主体文化,缺乏强大民族的凝聚力,多民族想要和平共处,就必须学会妥协,学会尊重别的民族不同的习惯、各自的民族秉性、语言风俗、宗教信仰,彼此才可能相安无事,保持各自民族的独特性。避免冲突。多民族和睦相处,在瑞士显得特别突出。
瑞士约百分之六十多的人讲德语。德语区,靠近德国和奥地利,建筑,饮食,风俗,宗教信仰,都保留了德意志的风格,到处干干净净,井然有绪,人们显得严谨,守序,讲信用,如许诺的事情,行与不行,一定按时答复。人们衣着十分质朴,色彩黯淡,以高级全麻,全毛,全棉为主,男女老少的身上,周身的名牌,苏黎士中老年妇女,尤其爱戴手饰,但他们的风格,贵而不华。德语区的人们比较静默,一般能专注听取他人的讲述,从他们平静的表情,看不出多少表示,究竟是赞许的意思,还是反对的意思,属于话不甚多,不善巧舌辞令。德语区的人,爱禅思,节俭,自律,勤劳,坚毅。具有高山样的性格 ,但缺乏热情。
过了首都伯尔尼,情形大不一样,法语区,建筑,街道的风格,人的穿着打扮,与德语区明显不同,法语区在景观上不及德语区那么完美,房舍,路道,有些残破,有些零乱,人们的衣着华贵,名牌时装显彰得一个赛一个。在法语区若讲德语问路,人们头摇得似拔浪鼓一样,从年轻的至年老的都只讲法语。其实德语是法定的官方语言,他们都会讲的,而他们自信是法兰西子民,不屑讲外语。在德语区的人,当遇上讲法语的游客,马上用法语如流对答,这一现象特别奇怪。瑞士,约百分之二十五的人讲法语。讲法语的人爱美,爱享受,收入高的瑞士人,有足够的闲钱消费珠宝、名表。我们中国人常讲,珠光宝气,在瑞士洛桑我有机会参观手饰展,大大领教了什么是珠光宝气挡不住的魅力。高级珠宝点缀的妇女超凡的气度,有着一种惊人的美,简直太精典了,叫人回味无穷。洛桑,日内瓦,中东人特别多,讲法语,时时可以看到,从一辆红色法拉力跑车或着朗波及宁跑车,那种只有好来坞大片才出现的超级豪华车,下来一位女子,浓艳盛妝,黑袍裹身,这些石油输出国大亨的妻女,在瑞士接受良好教育。瑞士法语区人一般会很谦虚地说,我们瑞士人没有太多的钱,有钱人都是外国人。这话不假,宜家老板,隐居洛桑附近,德国个人资产首富的阿迪老板,兄弟俩靠赚穷人钱发达,便宜食品超市遍地开花,个人资产快赶上比尔盖兹,据说也隐居洛桑附近。自古中国人讲,大隐隐于市,人海茫茫的,世界上能数得上的大富们不少隐居日内瓦湖畔,一些举止不俗的女子,谁知道这些人就是大富们的妻女或外室。驰名世界的湖光山色,住上一些有来头的人,不希奇。
在瑞士约有百分之六的人讲意大利语,较之德语区的井然有序,法语区的矜持做态,日内瓦附近的意大利语区,呈现出轻松的一面,老城旧街,古老狭长的街铺,交叠着林林总总、大小错落的挑着店家几百年的招牌,商业历史文化的变迁,驱使外来宾客寻访问古,它的风格太特殊,不失古罗马文明的特色,小店面,小食摊,零乱陈旧的建筑,现代的装饰,过往行人时髦得体的装束,恰道好处地展示当地人的真实生活,古扑,现代完美结合,很有生气,酒巴,餐馆,总是座无虚席,商业气息特别浓郁。有一分花两分是意大利人的特点,即使生活在节俭的瑞士,族人的秉性就是拽拽的享受生活。意大利语区的一切叫人迷恋。
靠近奥地利的山区,生活着近十五万罗曼人,讲罗曼语,官方语言是德语,人的长相与白人不同,四方阔脸,蹋鼻子,黝黑的皮肤,从事牧羊,农业,究竟怎么来的这么一族人,瑞士人给我好几个版本,莫衷一事。
瑞士人善饮,到了黄昏,不论讲什么语区,餐馆,酒巴,两三人开整瓶酒,聊天,这样的消费在西欧算比较奢侈的消费,有正式的事由,一般才开瓶酒,由此可见瑞士人的消费档次不低。餐厅布置简朴,温馨不足,人气很旺。
瑞士人守秩序,与四邻少有争执,这大概与永久中立国的原则有关,避免卷入无谓争端。他们的有些法令有点奇怪,一个外国人在瑞士有违法行为,如停车不当,或超速行驶,警察不会照会肇事者的主权国,但上了黑名单,待再次入境,边警一旦查出有案底,要么罚款,金额特别高,要么坐几天监狱,铁面无情。
瑞士人的信仰比较复杂,信仰传统的天主教人约百分之四十一,基督教的信徒约百分之四十,有百分之十一的人没有宗教信仰,东正教和伊斯兰较属于少数派,他们能各自尊重各自的信仰,宽容接纳不同的民族,鲜有各教派冲突的事端发作,当今世界几大宗教冲突迭起,引发的矛盾加剧,愈发显得瑞士人这方面的和谐,堪称楷模。
瑞士吃的、用的价格之贵,常常引来微辞,而瑞士人则自豪地说,他们的生活品质,是世界最高的,一般食品超市, 猪扒、牛扒每公斤约五十七、八瑞士法朗,比西欧各国贵近十倍,一份麦当劳的套餐,是其它国家的两倍,套用一句俗语,到了瑞士,才知道口袋的钱少。而他们的食品的确精致好吃,酒店早餐,咖啡豆现打的咖啡加半杯热牛奶,味道比凉奶兑热咖啡要好喝得多,吃巧克力王国的甜点,巧克力是人生的有一种享受。
在西欧人眼中,瑞士人凡事比较慢,慢工出细活。他们生产的精密仪器,钟表,高档手势,精美食品,誉满全球。
我因商务有机会参加过几次大型PARTY,亲临瑞士人做事的精细,享受了自认最袖珍的三文治,一片黄瓜做底,搁上小块面包,切成比口香糖还小的长方块,然麻雀虽小,五赃俱全,两层面包,中间加黄油,沙拉酱,火腿肠,顶上点缀一丁点儿梅花瓣样的樱桃,小指甲盖大小的薄片酸黄瓜,还有一点点怡米仁,PATRY专用餐盘,几十个精巧,色艳的迷你三文治,赏心悦目,真叫绝了,勾起人食欲。我相信,有这份耐心做三文治的人,大该不会太多。瑞士的食品忒贵,口感特别好,在瑞士餐饮,味道好极了。

浪漫,自私,不拘小节的法国人。

法语鼻音很重,一字一意,语言精确繁琐,以致法国人缜细的思维,细致的生活作派,都是语言特征连带的生活习惯,显得过于细碎,麻烦。商店买四五欧元的东西,喜好支票签单,不厌其凡。买一点儿什么,讲价钱,爱占小便宜,爱顺手牵羊。在法国进一般商店,门口保安先将顾客随身拎的包,用胶带纸一封口,仅这一动作,其它国家从未遇见过如次礼遇,简直是对顾客人格的亵渎。
法国人自私得令人可怕。自私,不外乎把自己看得格外重要,触及大的原则,往往还能顾全大局,而法国人的自私,令当别论。世界杯期间,我们正好在巴黎参加一个洽谈会,正值全世界球迷一睹伟大的法兰西民族风采之时,常理,民众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努力工作,维护国家的整体形象。恰是这个时候,铁路,工交,航空公司联合举行大罢工,乘国家用人之机,要挟国家涨工资,巴黎交通瘫痪,如此自私,本位主义,举世无双。
巴黎那么大,我们酒店在城外,离展览馆近二十公里,根本无法徒步,每天的出租车费用,高得惊人,由此,展览的附加费用比预算多支出百分之三十。展品,每天不断地丢失。一次,我弯腰取东西,一双纤细的手正拿我们的东西,叫我逮了个正着,起身,一位迷人的金发女郎,脸上毫无任何羞愧之色,说了声对不起,扬长而去。我自己经这一幕,惊得心咚咚直跳,而偷儿没事人一般,整个一个惯偷儿。不是亲临其境,谁会相信,浪漫美丽的法国女郎会干这种事。我们旁边的公司从南美来参展,闭馆时,模特罩的衣服,第二天都丢得精光,天天如此,最后竟然模特的一支胳膊也不只去向,不得不佩服法国偷儿的胆略。
法国人真的热情,浪漫,头一回见面,又是握手,又是飞眼,好似老朋友相见,热烈又友好,但在价格上,锱铢必记,分文不让。无论男女,穿着体面,举止斯文,讨价还价的本领比起村妇毫不逊色。砍完价格,又是拥抱,又是握手,眉目传情地道别,如同做戏一般。刚才赖兮兮的嘴脸,早已丢到爪洼国了。这方面,法国人比我们中国人实际得多。他们钱是钱,情分是情分,泾渭分明。与中国人的人情大于一切有着天壤之别。中国人, 往往涉及人情,抹不开面子。
法国人贪杯,贪吃,好穿戴,会享受,财富在身上体现得很具体,有钱没钱,穿戴毫不含糊。与德语国家比较而言,法国不及德语国家富足,看惯了屋明几净的房舍,漂亮流苏的窗沙,普通人与普通人相比,法国人懒散, 得过且过,交通,公工设施,居家陈设,法国人显得寒酸些。德国人告诉我,法国人吃的,喝的,穿的还行。其他,什么也不行。法国人自己说,吃的,喝的比德国人强,飞机也比德国人造的好。讲德国的人,都是些生下来只会工作,不会生活的人。弦外之音,他们法国人是天生会享受的人。
法国文化灿烂,博物馆收藏之丰厚,凡去参观过的人,大都有不少感慨。最叫人难以忘怀的是中国历代历朝的珍宝,收藏之丰富,真令我们汗颜。强盗的行径,把我们祖宗的家当,堂而皇之地大肆四陈列,真叫人不耻。财富不需要履历表,昔日强盗的战利品,竟然在法国博物馆跃跃然作为他们文明的一部分。无情的历史如高悬的皮鞭,让陈列在这儿的珍宝,把炎黄子孙的心一次次抽打,耻辱啊,国弱民贫,下场就是任人宰割,永远是强盗刀下的祭品,给人家的历史添加辉煌。
博物馆出售中国历代真本善本的画册,据介绍,作为法国国家博物馆的珍藏,真本,每五年才出展一次。一本画册当时是700法朗,近百欧元,价格非常昂贵,印刷十分精制,多是孤本。当时国内到法国搞书画展的已故世叔傅嘉仪先生,毫不犹豫地买下画册,直扼腕,言太可惜了,这么多的孤本落入外国人手中,不要说搞书画的专业人士看不到,好些作品,听都没有听过,以至于傅先生对江洋大盗的豪杰行为有了无限的遐想,恨不能干个惊天动地的大动作,把我们的民族宝贵财富从法国人手中夺回来。出于本能,他对中国文化的厚爱较之一般人强烈得多,他曾是考古工作人员,保护中国文化,是他的天职。
然而,是时的傅先生,病魔缠身,生命对于他是争分夺秒,他离开法国,机场办里登机手续,边检人员查出他随身携带的篆刻用的工具,按规定任何人不能挟带登机,傅先生拿出他到法国举办书画展的官方文字,语言不通,官员怎么也不敢相信,眼前瘦骨嶙峋的艺术家,如此沧桑,年级不过五十几岁,已经步履蹒跚,还能刻动坚硬的石头,破例叫他工具随身带,检查完毕,傅先生迈出艰辛的一步,走到传送带一下摔倒,边检俩位官员,马上把他掺扶起来,那么轻羸的身板,就像一副套了身儿衣服的骨架,叫人看了心酸。我站在送行的通道,目睹这一幕,眼泪哗哗地流泻不止。
法国是美好的,巴黎是生动的,而我心里,总有些挥不去的不快。

教条,节俭,自律的德国人

德国人的习俗,国人介绍的不少,教育程度高,有教养,守纪律,节俭,工作认真,刻板,严谨有余,幽默不足。
我最初在德国读书工作待了有六年,以后商务关系,与德国人接触比较多,德意志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她有许多优秀的品质。二战后,在瓦砾废墟中重建家园,忍辱负重,少有的坚韧。时下流行一句话,细节决定一切。近距离了解这个民族鲜明的特征,正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生活琐事,令人由衷敬佩德意志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环保意识,公共道德观念,德国人在西欧各国比较突出。垃圾,现代生活,每一个自然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倒垃圾与消费同样重要,德国人的居住处,垃圾箱都标明那些是分类垃圾,白瓶子,有色瓶子,塑料类,金属类,废纸类,瓜果蔬菜类,混合类。居民倒垃圾,按标志扔垃圾,非常自觉,装油,果酱的玻璃瓶人们先洗干净,然后扔到分类玻璃箱内,仅此一项,就令其他民族,自叹不如,试想,几天消费一瓶果酱,瓶子消费量大的惊人,他们自觉地清洗干净,扔垃圾都扔出专业水平,令人佩服。我们商务参加展览,去的国家不少,展室,从布置到撤展,仅倒垃圾一项,好些国家的人,显得没有多少进化,法国人,意大利人布展肯花钱用材料,摊位的美感艺术效果,足以引导新潮。撤展,垃圾四扬,一派狼籍,扬长而去。德国人就不一样,摊位打扫得干干净净,即便倒不了,也会分类处理干净,方便清洁工,仅需将这些分类好的垃圾放回原处,善始善终,责任心重。
他们生活的准则,守规则,以不影响他人为本。德国烟民大军,声势浩大,到处有男女叼着烟,凡有禁烟标志,我还从未看见过有人破规距在禁烟区吸烟,公共场所设立有烟区和无烟区,个人按个自的需求入座。
最令人难忘的是在德国高速公路边休息,不管再小的地方,休息处总是干干净净,见不着果皮纸屑,经常有这样的情形,一辆高档轿车奔驰,宝马,宝时捷,或奥迪开到休息的地方,车停好,车主后备箱取出一个保温瓶,一块焬纸包的黑面包,喝杯热咖啡,吃完面包,餐巾纸将嘴一擦,纸屑扔到垃圾筒,少许活动一下筋骨,一踩油门,又上路了。若有主妇,一般取出一个竹筐, 休息的木桌上铺上烫叠齐整的餐巾布,大家围坐好,咖啡,面包,水果,饮料随意地吃点儿,喝点儿,完毕,主妇麻利地收拾桌子,纸屑,果皮分类扔进垃圾箱。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对待生活中不起眼的细微小节,是德国人的共同特征。他们不是买不起咖啡,一杯咖啡不足两个欧元,德国是西欧工业国的领头羊。最新联邦统计数据公布,每一个家庭,平均有近十万欧元的存款额。其中,六万八千欧元为定期存款额,这决不是一笔小钱,能用的物品,不丢弃,能吃的,不轻易浪费,他们不爱摆无谓的排场。他们节俭惯了,德国人的节俭是一种值得倡导的美德。
德国人很信任人,萍水相逢的朋友他们会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地址,遇上朋友介绍的陌生人来家投宿,他们都十分友好的接待,安顿客人舒适的休息,并带领客人家中每处看看,地下室,花园,如何使用卫生间,几点用早餐,等等。我们家早些年旅游,去过好些个德国家庭,都是托朋友的福,借宿他人家,感觉他们待人真诚,质朴。或许与他们宗教信仰有关,大家都是上帝的子民,众生应是兄弟姐妹,或许与物质极大丰富有关,他们特别喜欢外出旅游,见多识广,心胸开阔,纳四方人士为友。
世界上各种不幸事件,德国人多脱不了干系,他们是世界第一旅游大国,那儿热闹,他们就在哪儿显身,故乐极生悲的意外事故较其它国家多,这是德国的一大不幸。
德国人工作负责,举世闻名,他们工具齐备,活干得漂亮,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到了德国,感性地领会了这句话的含义。我刚到德国,一次倒垃圾,忘记将插在门内的钥匙拔下来,门锁住,外面的钥匙再也开不开门,只好找房管员,说明情况,房管员马上联系修理公司,来了位老师傅,推了一个工具车,一如医院护士为病人送药的车子,无数的小抽屉,无数的精巧工具,孔眼都有好些不同规格的小工具,又是锜又是钻,工具用了一河摊,时不时的用水平仪测量一下平衡,然后,上油,掏洞,约莫二十分钟,门开了,师傅利索地把锁子装好,最后清洁剂,保洁纸将门一擦干净,工具整整齐齐放回原处。我为此交了五十马克。目睹德国工人干活的一幕,感慨几多。去国不久,我们都知道国内工人干活用的工具和工作态度,由衷地敬佩德国专业有素的工人们的敬业精神。打那时起,从德国又到奥地利,我们家的工具,修理车的,钻钢的,钻木头的,先生特别爱买工具,光电钻有六七把,我估模着,若在国内,我们的工具赶上一个作坊。生活在一个讲效率的国家,德国人教会了我们如何有效工作生活,收益终身。
德国人生活量化,一切行为与数字有关,生活特别自我,尤其突出在时间的安排上,认真精确得近乎机械。不管什么关系,拜访德国人必须事先约定时间,成年儿女与父母见面也约定时间,不速之客要吃闭门羹的,退休老人每天安排看报纸,几点看医生,几点散步,几点去哪一家咖啡店,吃点心,品咖啡,雷打不动。周末,十二点以前一般不通电话,十三点之前通电话,一般都问候早安。与德国人约定时间见面,那怕是一两个月前,准时赴会,主人接待客人的衣着都很正式,衬衣,长裤,女主人优美的发型,朱唇粉扉,充满友好的气氛。桌上摆着鲜花蜡台,待大家坐定,主人当着客人面点燃蜡烛。
他们请客事先说明,请的哪门子客,吃还是聊天,凡事有板有眼,大家有条不紊,举措有度,不失风度。若是共进早餐,早餐特别丰盛,有煎蛋、水煮蛋、熏鱼块、各种鲜面包、腊肉火腿肠、咖啡、果茶。早餐完毕,客人在适时的时间告辞。若是邀请客人去家聊天,一般最多三小时,主人备咖啡自己现考的蛋糕,甜点,小聚小聊,没有主食,很惬意。若邀请共进午餐或晚餐,客人一般要为主人备份礼物,鲜花或上乘巧克力。请客吃饭是德国家庭的大事情,餐桌摆设讲究,大台布配小台布,色彩搭配与窗帘地毯,瓷器都要协调,一套套瓷器,大盘套小盘,三套银餐具,三个捷克水晶杯,无论主人多么有钱,多么有身份,前餐,正餐,后果,酸菜,土豆,洋葱都是必备的菜。毫不含糊,喝酒干杯,清脆的玻璃回音绕梁,宾客目光对视,默默传情,大家腰板挺的极直,双脚踏地,不苟言笑,无声地吃着并不怎么好吃的饭。
西班牙人说,德国人,就是那些顿顿饭离不了土豆的家伙们,太形象了。去德国人家赴宴,关键是感受好客的气氛。一言一蔽之,德国人的饭,中看不中吃。

寄情过去,享受现在,悲观未来的奥地利人

 

因奥地利人的缘故,发生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有说战争元凶希特勒,因为上中学其间,嫉妒他的同班同学,富商之子犹太人维特根斯坦,其父号称当时钢铁大王,引发了希特勒发迹后二战其间灭绝人寰对犹太人大屠杀。维特根斯坦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位著名的哲学大师,因他的分析哲学,引发了一场哲学革命,他的数理逻辑分析,对哲学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名气可以与另一位犹太哲人佛罗伊德齐名。

仇恨与嫉妒引发的战争灾难,至今抚不平的创伤,致使周边四邻,与奥地利保持微妙的关系。对于宪法中永久中立的问题,奥国任何人,任何政党,有些奇异想法,顿遭口誅笔伐,四邻对这场战争的记忆太深刻了,谁也不能坐视奥国再次的胡作非为,于是乎,一战前,通领五千多万人口,地缘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特,罗马尼亚,`巴尔干半岛,地中海的伦巴地,威尼斯,(现意大利),和南美的墨西哥。央央奥匈帝国的不可一势的帝王之尊,荡然无存。二战后,由苏英法美四个战胜国重新划定的疆界,奥国仅剩下区区八百万的中立小国,凤凰成鸡的心理落差,奥国人可谓举世无双。

丢失的领地,王孙贵族的封号,头衔消失了,然鼎盛帝国的记忆无从消失,一幕幕戏剧,一曲曲乐章,一遍遍地演唱,经久不衰,奥国人追忆失去的乐园,曾经的辉煌总是闪烁在舞台上,寄情于过去,不能自拔。

二十世纪初,文学大师茨威格,在他的《昨日的世界》,将奥国国民性刻划的入木三分,一个世纪的变迁,人们依旧保持着百年前的模式。奥国从都市至山林乡野,店堂到处可见昔日煌煌至极的帝国国母,玛利亚·特蕾西亚,“宁要平庸的和平,不要辉煌的战争”是这位女皇的的名言。她的皇冠,是罗马教皇给加冕的。她用联姻这种最保险、实际的方式,巩固权利,扩大版图,她的十六位儿女,为她联成一片江山,权利扩至南美的墨西哥。“结婚吧,向奥的利那样。”是十七世纪各个王国流行的话语。这种扩大权利的捷径,也有迷离的时候,女皇最小的女儿,安通耐特公主,嫁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可惜好景不长,法国大革命,将路易十六夫妻双双送上断头台。

当年,科西嘉岛的小狂人,拿破仑自称为帝,苦于没有皇冠,皇帝当得名不副实,来奥国讨约瑟芬公主,就是冲着皇冠来的,对这桩政治婚姻,兴趣索然,婚礼都叫侍卫代理,行丈夫的职责,奥国人的面子被拿破仑辱没怠尽。滑铁卢大战,七国联军,叫拿破仑走了麦城。维也纳美泉宫会议决定,将拿破仑囚禁到北非的圣赫勒那岛。年仅六岁的拿坡仑二世在外祖父的庇护下,生活在美泉宫,然阶下囚的后人,如同一个折了翅膀的鹰,常年与虫鸟花草为伴,郁郁寡欢,仅二十二岁忧郁而亡。

这段故事,奥国人讲起来,有点long long ago 的味道,透着太多的无奈,太多的忧伤。帝国盛势渐衰,四面楚歌,各封的诸侯都要自立门户,皇帝未婚,恰逢美艳惊世的希希公主从德国的巴筏利亚嫁给皇帝,这样的美妇不需要太多的政治头脑,仅凭她的姿色,稍稍聊拨点儿美艳,又无伤大雅,即可在男权的世界中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谁能经得起色诱。电影《希希公主》,形象地把艳妇帖服男人的片段演绝了。那位强悍的匈牙利领地诸侯,原本要自立为王,公开与年轻帝国皇帝佛兰兹约色夫叫板。一曲玻尔卡,希希旋转的舞裙,香腮软体,妙曼舞兹与诸侯共舞。轻揽杨柳细腰,英雄乱了方寸,忘了自己的本分,俯首称臣,于是有了一个奥匈帝国,我当皇后,你封王。体态较柔的小妇人,把强悍的男人溶化,变干戈为玉帛,男人们望洋兴叹,谁叫他们是男儿身呢。奥国人对希希公主的怀恋,有些走火入魔。她冥辰百年,举国上下热热闹闹的纪念了一番到处可见高贵亮丽,长发缀满野山菊发卡,公主头像的纪念品,几百个不同剧组,争相表演所谓希希公主的爱情故事,奥国人又可以在精神上显赫一回。领略久违的帝王风范,过去何等尊贵,人口众多,巴尔干人,斯拉夫人,犹太人,高加索的波兰人,地中海的威尼斯,和仑巴地。皆是他们的臣民,唯有沉湎歌舞,音乐,忘记现实遭际,心理才得到平衡。一个又一个艺术节,都市乡里,一年到头千遍万遍的唱着山歌,山美水美姑娘美,五彩缤纷的民族服装,翩翩起舞的华尔兹,不倦不厌,一代代的旋舞,酒喝不完,喝不醒,他们情愿这般醉意惺胧,沉醉下去。

清醒地面对现实,奥国人常常被误认为是太平洋那个广褒岛国澳大利亚,即便解释,人们还是执意坚持与澳大利亚有些关系。奥国人特别愤愤,奥国盛世时,澳大利亚还是鬼兽出没的荒蛮之地。昭然强大的帝国垮了,小国寡民,微不足道,竟遭人如此的忽略,奥国人内心怆怆然,于是他们不断地展示他们的世界之最世界最好的交响乐团,维也纳交响乐团;世界上最好的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世界上最好的发动机,宝马,奔驰都用的史泰尔发动机;世界上最好的特殊用途的消防器材;世界最好的烤烟机械,万宝路,云烟等超级品牌的制烟设备都是奥地利制造;世界最好的水晶品,斯瓦罗洛斯机,十六个最奢侈消费品之一,誉满全球。宝时捷名车,家族是奥国人,铁人三项运动是奥国人发明的,SOS家庭是奥国人最早创建的,连维也纳南郊的购物中心,也是欧洲最大的。

奥国人好大,好争第一。世界四年一次的奥运会,每当中国运动健儿获得金牌,奥国人会礼貌的说,你们中国人了不起,又获得了金牌,我们不大看夏季奥运会,我们只看冬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的战绩,奥国人获得的奖牌最多,那是我们奥国人的天下。持这种心态的人特别多,他们不甘居人后。靠北的德国,靠西的瑞士,都是经济大国,国力,国民收入都比奥国人高的多,实力微弱的奥国人一直表现的比较谦虚,承认人家比他们强大。近期,德国经济改革受阻,失业率居高不下,奥国人有些幸灾乐祸,瞧德国人日子不好过吧,我们还可以,起码没有那么多失业的。奥国人不大看得起东南邻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特,丝罗维尼亚,通通瞧不上眼,他们可以在昔日领地国跟前摆摆至尊至贵,东欧人对奥国人的评价。他们还活在一多年前希希公主时代,他们太恋旧了。

奥国人相对德国人,瑞士人,有点儿懒散,有点漫不经心,有点儿粘粘呼呼的,有些大事情,如法律,政策,欠深思熟虑,一经公布,朝野一片声讨,再作废修改,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这种事情发生在别的大国,一定会兴师问罪的,可见奥国人还是很宽量的,遇事不会那么对立,那么认真,得过且过。

咖啡馆文化是奥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各个阶层圈圈内,享受各自的文化气息,沙龙味道非常浓郁,生意永远兴隆,再忙,泡咖啡馆的时间总是有的,奥国人生活显得悠闲,他们居家讲究,吊水晶灯,铺波丝地毯,围幔窗帘落地,高贵而凝重,他们房舍建得有味道,房前屋角,有些小格局,不显得呆笨。他们的语言透着帝都臣民特有的优雅,雪白,他们说成高贵的白色。小小会客厅,他们叫沙龙。买条鱼,他们称买了条儿逝世的鱼。他们与德国,瑞士人不同,那两个的人,实际而节俭。他们有点儿虚荣,但不过火儿。

奥国人公认的有绅士风度,德语国家,奥国人最注重衣着,最爱消费,敢消费,他们收入在西欧国家趋中,消费能力名列榜首,他们永远有参加不忘的PARTY 看不完的歌剧,听不完的音乐会,社交需要华丽衣着,入时发型,晚礼服堪称经典,尤其男子,雪白丝或精纺棉高级衬衣,袖口露出五公分,黑漆皮皮鞋配黑色细羊毛短袜,圈边西裤长至鞋后跟一半,立定,裤长在鞋面打一个小折,短一分都不行。兜里揣着金属烟盒,高级打火机,随时准备为女士点烟,社交场合,他们信奉给女人献殷勤是绅的美德。他们自己则叼根雪茄,或抽几口烟斗。很老派的。女子的衣服永远追逐时装的步履,颜色不断地变化,晚会实际是女子比美的好去处,裸露是正常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零下一二十度,赤脚丫儿,露大腿,挂件裘皮大敞,比比皆是,捂得太严实,反而成了另类不如眼。

奥国人就是这般守着传统生活习俗。每年二月盛大的宫廷式舞会,在国家歌剧院举行,场面宏大,奢靡,名冠世界,一百多年以来,盛况不衰,世界名流以能参加歌剧院的舞会为荣耀。传统根植与奥国人的内心世界,时髦他们不排斥,但守住传统是己任,他们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精明得似奸商,不大气,目光短浅,非常保守,奥国高等教育人均数量之少,在欧盟名列孙山,普通人算了一笔账,培养一个大学生的花费与培养一个中技生,到退休享受的待遇差不多,他们宁肯叫孩子受中等教育早早找一份安稳工作,也不鼓励孩子读大学,读完高学历,找不着好工作,太不划算,他们普遍的理论,再优秀的技术,再好的设备,少不了好技工熟练操作。于是奥国的技工水平是世界公认的高水平。

对未来奥国人是悲观的,他们怕东欧人来抢他们的饭碗,又不肯给他们的子女在教育上多投资。他们不屑外国人,嫌外国人不够优雅,他们嘴上最多的话题是,德国人快把奥地利企业买完了,东欧人快把奥地利人的工作抢完了,中国人的货物,快把奥地利淹没了。奥国人生活如浪漫与忧伤的咏叹调,绯糜缠绵。他们寄情过去,享受现在,悲观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