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字型玉龙雏形渊源

内蒙古新闻网 2009-10-19 邵振国  

 

谈起“C”字型玉龙不仅是华夏大地乃至世界人们都众所周知。它猪嘴、马头、蛇眼、龙身呈“C”字型。在公元1971年8月出自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赛沁塔拉嘎查北山南坡的林地中。

玉龙自定为“华夏第一龙”后,它的身价欲日倍增,不同版本的故事、传说也曾出不穷。据候蕴民撰写的“华夏第一龙出土揭秘”一文中介绍:“张凤祥在一棵文果树旁挖土,大约挖至两尺深的时候,突然发现一块碗口般大的青石板,因这块石板较平整光滑,所以他便格外的加小心。揭开石板,露出一个用石块精心砌垒的小石洞,沿壁呈垂直形,洞深约两尺,洞口和洞底的直径相等约一尺有余,他小心翼翼地把砌垒的石头一块块地拿掉,发现一圆形环状、灰白色的物体平放在石洞底上长满“土锈”,圆圈上面的土锈又厚又硬,后来去掉土锈实际高度为26厘米,当时都认为这是一块圆形马蹄铁。后经中国科学院孝古研究所的刘观民到实地考察确定,属红山文化遗物。最后经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教授研究确定为我国发现最早的龙的形象,碧玉龙距今有五千年的历史,被称之为“华夏第一龙”。

而在公元1987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黄姑屯又发现一件同样是“C”字型高16.5厘米,“黄玉龙”经考古专家鉴定距今五六千年以前,早于赛沁塔拉嘎查碧玉龙。

通过两件玉龙参照桑久灵、贾洪恩两位学者撰写的“翁牛特旗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玉龙”一文的对比,碧玉龙高26厘米,完整无缺首部细腻,头上无角,口吻须长,略向上曲;鼻端前突有两个并排鼻口,嘴紧闭,额底头顶刻有网状方格纹,双目长鬣、眼尾呈 锐角不刻瞳孔,刀法细腻,做工精甚,颈上长鬣飘举,体形卷曲,天 矫形象逼真,腰身上部钻有圆孔。

黄玉龙高16.5厘米,其造型与赛沁塔拉碧玉龙基本一致,专家们从其雕刻风格、工艺水平以及表现出的粗糙、简单、原始雏型的特点推定为早于赛沁塔拉玉龙。但它们有三个共同点:都是“C”字型;腰部都有一小孔两面穿;颈上都有长鬣。而且出自一个地区,距离只有50公里。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曙光,这两条玉龙的出现将意味着是红山文化的发祥地,还是龙的故乡。给人们探索人类的起源,提供了新的线索。在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中称玉有五德之说:“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腮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可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不折 ,勇 之方也;锐廉而不技,洯之方也。” 儒家论玉,也有“比德如玉之说”:君子佩玉看其品格,表现人的精神境界和修养程度,是衡量人高尚美德光明磊落的标致。然而,玉工们有机的把大自然的益物和生活图腾与玉结合在一起,使玉、人格化了、神化了有了灵气,具有了超人的能力。玉龙的雏型就是人格化了一个胎儿形成的姿式,像是一个未了出壳的脊椎动物的雏型。它们都卷着身子,头尾相对,当发育成熟后,用嘴破壳,用卷曲的身子以打挺的姿势抬头挺胸抻尾形成向外张力脱壳而出,这就是生命的起源,孕育的过程,而玉龙腰身上部有一钻孔笔者认为它如人的肚脐是孕育和生命的桥梁和纽带。正因如此,它具有画龙点睛形似而不具体,腰身钻孔双面穿代表玉的灵气,虽系上平衡似乎是为了佩挂,但似乎失去了龙的庄严,故笔者认为它应是玉龙的灵气所在之处。颈上长鬣表现的雄伟壮观,它的形状像勾云形玉佩那种勾云通天如出一辙,像一个民族部落的图腾。创意者构思新颖独特,用拟人的手法具有仿生学原理。所以说玉龙的造型喻意着人生命的雏型,代表着孕育的结束、生命的开始。龙的形象也来源于我国民族历史文化 ,先民们对尚玉之邦“图腾”的崇拜。认为龙是皇帝的化身,做为臣民是龙的传人,皇帝的后裔。红山玉龙创意造型与人类文明历史时代发展和民族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碧玉龙(赛沁塔拉出土)在它的额头上方有细密的方格网状纹和鄂底也有呈小菱形网状纹都在表达着不同的意义,俗语说“玉不琢不成器”,中国著名玉器专家杨伯达先生讲,玉本身价值并不高,但中国自古到今崇玉,尚玉对玉器的造型玉质探索研究那意义就非同一般了,如:玉璧敬天,玉琮敬地,玉具有避邪沟通人与神、天与地、区别帝王与臣民等级的标记,所以说两条玉龙的造型虽同,但细致的成度的不同区别了它们的年代和当时民族历史文化背景。黄玉龙(黄姑屯出土)通体流畅,玉质上乘、选料精细、黄为帝王之色尊贵、古朴、大方、不加修饰、原始,定为八千年;而碧玉龙(出土赛沁塔拉)它造型与黄玉龙一致但精细、嘴、眼、鼻、额头上方有细密的方格网状纹和鄂底也有呈小菱形网状纹雕刻逼真定为五千年;因此玉龙的身上寄托着力量,对美好生活充满憧憬。人们都知道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古人类遗址距今八千年,是穴居生活,称为华夏第一村,开基于斯土,天下第一龙,滕起于是邦。这也标志着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孕育和见证了两岸人们生存与发展。所以说碧玉龙额头上方网状纹代表先民们灵魂的区域而鄂底下网状纹代表着生活的区域。这就是龙具有经天纬地之能。因此说“C”字型玉龙是人的雏形,龙又是人的化身,它修式图案,又是先民们对美好生活充满憧憬,符合当时社会的民族生活习俗,先民们用玉龙的表现形式反映当时人们对王权与龙的崇拜,对未来的寄托和展望。

此文,在2007年曾请教赤峰市博物馆鲍林峰副研究员商榷,并提出文中思路有独到之处,比如笔者所谈到的,碧玉龙额头上方网状纹代表先民们灵魂的区域而鄂底下网状纹代表着生活的区域。这就是龙具有经天纬地之能。颈上长鬣表现的雄伟壮观,它的形状像勾云形玉佩那种勾云通天如出一辙,像一个民族部落的图腾。但还需与考古界同仁百家争鸣,再进一步研究探讨以求共识,为红山文化添补空白。

在2009年3月15日晚20点,中央四套“走遍中国”栏目播出的红山文化与牛河梁文化中朝阳师专校长雷广臻教授谈到玉龙时也对玉龙和雏形进行了分析其中也称之为是人的胚胎之说。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他山之石可功玉,而对玉龙的探索和了解人类生存繁衍,我们在审视自己向哪里走去的同时,也一定追问我们从哪里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