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大安特色龙文化初探

2010年12月30日 白城日报(闫煜)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大安作为嫩江下游一座历史悠久、江河纵横、泡泽棋布的美丽城市,民间一直流传着许多关于龙的传说。这些传说地点明确、角色各异、善恶分明,故事情节曲折神奇,不仅体现出中华民族勤劳勇敢、龙在九天的精神,也体现了大安这方水土古朴纯厚的民风,以及人民勤劳勇敢、善良正直、爱憎分明的品格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从民间流传并经过抢救整理的《吉林民间文学集成·大安县卷》看,大安的龙传说主要有五个特点。

一是龙的传说比较丰富而集中。龙文化在中国虽然比较普遍和民俗化,但能在一条河流、一个泡沼或一个区域内产生与之紧密相关的多个传说却不多见。仅从这一点上看,在大安及周边不到5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以嫩江为中心,关于龙的传说就有十几个,而与特定泡沼紧密联系、至今仍有具体地点的龙传说就有八个:《龙泉的传说》、《榔头泡的传说》、《龙坑的传说》、《月亮泡的传说》、《黑鱼泡的传说》、《二龙山的传说》、《老汉泡的传说》、《石义与龙女的传说》。

二是龙的身份和种类比较多样。在大安的龙传说中,龙的种类有男有女、有善有恶,有天上的、海里的,还有泡沼的,主要是黑龙、白龙、龙娘娘、龙女、玉龙。涉及到黑龙和白龙的有《龙泉的传说》、《榔头泡的传说》、《龙坑的传说》、《月亮泡的传说》、《黑鱼泡的传说》;涉及龙娘娘的是《老汉泡的传说》;涉及龙女的是《石义与龙女的传说》;涉及玉龙的是《二龙山的传说》。在这些传说中,往往是龙变为鱼(红鲤鱼、小鲤鱼或黑鱼白鱼)而被渔人捕获,再被放生,然后龙现身施雨或铲奸除恶以报答救命之恩。比如在《黑鱼泡的传说》中,青年锁柱在泡子边打柴时,看到水里有一条大黑鱼正咬住一条小白鱼,便从黑鱼口中救下小白鱼,小白鱼变成白衣少年表明龙的身份,并为报答救命之恩施雨解旱,黑龙(黑鱼)为此报复小白龙,双方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最后小白龙打败了黑龙。在《石义与龙女的传说》中,青年渔民石义一整天只打上一条小鲤鱼,当他见到小鲤鱼在篓中流泪时就放了她,原来小鲤鱼是龙王的三女儿,经过曲折的经历后,龙女与石义结为美满夫妻。

三是龙的来历多有传承和渊源。在大安的龙传说中,涉及黑龙和白龙的故事最多,其中在《月亮泡的传说》中明确指出黑龙就是“秃尾巴老李”,“龙坑(月亮泡北)”就是黑龙被白龙打伤跌落的地方。“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在民间流传非常广泛。据说黑龙江原名白龙江,因为其中的白龙无恶不作,黑龙为民除害并在百姓的协助下打败了白龙,为民造福,后被封为镇守黑龙江的龙神,从此白龙江改名为黑龙江。

四是传说与泡沼地名密切相关。大安龙传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地点交待得非常清楚。比如在《月亮泡的传说》中明确指出“龙坑(在今月亮泡北)”就是“秃尾巴老李”负伤落地的地方。在《龙坑的传说》中也指出黑龙与白龙搏斗负伤落地,“龙坑”也因此得名。在《二龙山的传说》中,两只玉龙为了解救连年干旱下的百姓,私自下凡降雨,被玉皇大帝惩罚,最后变成了两座小山永远留在了人间,从此这里被叫做二龙山(在今联合乡东南)。《黑鱼泡的传说》就在今天大安城南,泡子是因传说中的恶黑龙被小白龙打败,变成一条黑鱼落到水里而得名,历史上泡子里盛产黑鱼。

五是传说抑恶扬善警世特征鲜明。正直诚信、勤劳勇敢、知恩图报、解危济困、惩恶扬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在大安的龙传说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首先,在解危济困、惩恶扬善方面。在《月亮泡的传说》和《龙坑的传说》中,黑龙为铲除危害百姓的恶龙,敢于以弱胜强,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同时,百姓也深明大义,在黑龙负伤的情况下,纷纷取水救龙,体现了百姓与黑龙(为民请命的英雄)相互支持、相互扶助的深厚情谊。其次,在诚实守信、知恩图报和警世方面。《老汉泡的传说》中的龙娘娘、《石义与龙女的传说》的龙王三女儿、《黑鱼泡的传说》中的小白龙都是被好心人所救而知恩图报的典型。而在《石义与龙女的传说》中不仅体现了上述思想,还体现了诚信正直有好报,见利忘义、贪得无厌必食恶果的警世思想。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宣传和发现白城关键在于发掘白城的特色文化。从全市看,大安是白城东部的门户,而东部在中国传统“五行”学说中属于“青龙”之地,大安的龙文化,对于打造和构建白城地区的特色文化具有深远意义。从大安本身看,研究探索大安的龙文化,既不在于挖掘和抢救民间流传的几个龙的传说,更不在于证明这些传说的真实性,而在于如何发掘和利用这些宝贵文化,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振奋精神、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着力打造大安的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大安的知名度,树立大安的新形象,以龙的精神、龙的智慧、龙的气魄谋划并投入到加快大安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中来。为此,必要全力宣传和深化三个基本观念。

第一,大安是个“有龙”之地。久远以来,在嫩江、月亮泡周围及大安全市境内,民间世代流传着许多丰富多彩的关于龙的传说,很多泡沼和地点因龙得名,而且他们大都是善龙、强龙、非凡之龙,他们使大安成为“群龙汇聚”之地,这是其他地方少有也是大安独有的一大特色。

第二,大安是个“龙佑”之地。大安传说中的龙多是从外而来,都为这方水土和众生造过福或流过血,有的甚至还献出了生命。大安是个“神龙”格外关注、喜爱和深情眷恋之地,更是个“神龙”佑护之地,这也是大安人在欢迎各方宾客时常说的“到了大安一生平安”的民俗依据。

第三,大安是个“龙脉”宝地。这里所说的“龙脉”是指龙文化汇聚和传承之脉。我们知道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儒文化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历史上大安有许多居民来自于山东,他们不仅带来了农耕技术,也带来了齐鲁文化。大安不仅是一块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的土地,更是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的人文宝地。

上述三个观点是大安龙文化能否在沉寂中觉醒和复苏的关键。“有龙”则地灵,“龙佑”则民安,“龙脉”则必大兴!这既是在文化层面对“大安”含义的诠释,更是对大安兴旺发达美好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展望!抢救和发掘大安龙文化对于丰富和深化大安、白城乃至嫩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做的工作也相当多,是一项系统工程。

一是实施挖掘和宣传工程,确立城市的特色文化定位。继续搞好大安龙文化的挖掘和抢救工作,进一步整理提炼和升华其中的文化精华元素,在综合大安历史、民俗、自然、区位、资源等要素的基础上,从发展和战略的高度研究确立大安的城市文化特色和定位。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大安的城市文化品牌,弘扬龙的精神、龙的品格、龙的气节,树立大安人的新形象,扩大大安的知名度,从而全面提升大安的“软实力”。

二是实施恢复和保护工程,建立龙文化的承载标志群。结合大安的城市开发、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等,对产生龙传说的地点进行恢复和保护,在搞好统筹规划和精心策划的基础上,分散或集中开发建设一批可以凭吊、观赏、体验的标志性建筑、景观、设施、雕塑、碑刻或遗址等,建立龙文化的物质承载体,并要形成一定的规模,把“神龙”具体化、民俗化、人文化,使大安的“神龙”从传说中的“虚无”走向文化乃至产业意义上的“现实”,为龙文化的宣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实施产业开发工程,变文化优势为经济优势。以龙文化为基础,大力实施经济、文化产业开发。如结合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龙文化景区景点、开辟龙文化旅游线路、开发龙文化旅游产品,把龙文化与历史等文化结合起来,打造嫩江湾旅游的深厚文化内涵,形成强大的视觉和精神冲击力,真正使“东赏长白山、西游嫩江湾”成为大众认可的知名品牌;立足挖掘抢救和宣传大安的龙文化,围绕大安境内及周边丰富、神奇的龙传说题材,积极开展影视、戏剧、文学、美术、摄影等艺术创作,开发龙文化产品;以大安龙文化为基础,积极申报白城或嫩江“龙文化”(或“秃尾巴老李”)遗产,开展中华乃至世界性龙文化的研究与交流,催生和培育新的龙文化产业。 (编辑:苏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