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吨巨龙脱顶而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1日 大洋网-广州日报  

 

0eb79427da0a030b8534dba4a2328603

581493652a2da438dff07259ab197968

  到过佛山祖庙的市民一定对里面的一幅双龙喜珠巨型浮雕印象深刻,那是目前佛山陶艺界以龙为主题的最大的陶瓷浮雕艺术品。然而,佛山陶艺界另一个以龙为题材的新纪录即将诞生。

近半年来,在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杨锐华的工作坊里,一条长30多米,身体盘起来占地60平方米,高3.5米的巨龙即将问世,堪称佛山陶艺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立体巨龙,光是重量就达到20多吨。由于巨龙实在太庞大,杨锐华不得不将狭小的工作坊棚顶拆除,同时到附近临时租用一个仓库堆放巨龙的石膏模件。

文/图 记者邓柱峰、黄建华

初稿成型:

盘龙举爪锐气逼人

见到杨锐华的巨龙初稿,是在10天以前,只见长达30多米的巨龙全身盘起一个方形,占地60平方米左右,巨龙右前爪举起,五个锐利的指甲就有脸盘那么大。而巨龙最精彩的部分是龙头,只见巨龙张开大嘴,圆目怒瞪,龙须飘洒,气势逼人。杨锐华说,巨龙除眼珠使用黑色釉彩外,全身均使用金黄色的素胎表现,既返璞归真,也适合常年裸露在户外。“祖庙的石湾公仔瓦脊很多都能保存上百年,如今工艺更先进了,巨龙肯定可以摆放百年以上。”他说。

20吨巨龙“盘”屋顶

去年底,杨锐华接到一份制作邀请,塑造一条30多米长的巨龙,而且要求巨龙日后是盘伏在一个锥形屋顶之上。

一条长30多米的龙,其身体直径起码在1.5米左右,用泥量起码在20吨以上,如何将这20吨泥烧制成一条栩栩如生的巨龙,同时又能受力均匀地压在屋顶上,成为其从艺以来最大挑战。

杨锐华坦言,要制作如此庞大的巨龙,关键是要处理好“力点”的问题。“为此我首先做了一个微缩型的盘龙(见左图),一方面供对方验收,另一方面也可以调整巨龙的压力点。”

两个月前,杨锐华在工作坊内用模板搭建了一个与屋顶比例一样的“虚拟屋顶”,开始了他的巨龙雕刻重任。

难过搞建筑 戴安全帽创作

杨锐华雕刻巨龙的场景,更像是搞建筑。他和几个作坊工人先搭好一个脚手架,然后将一吨一吨的陶泥按初稿要求堆放在“屋顶”上。

陶泥堆得差不多后,杨锐华戴着安全帽骑上脚手架,拿类似装修用的“砖刀”慢慢塑造巨龙的造型。“因为陶泥都是湿润的,堆到过人高时就随时有坍塌的危险,所以我和工人们都戴着安全帽创作,并随时用铁杆、木杆对容易坍塌的地方作支撑。”杨锐华笑言,整个创作过程就像搞装修,都是体力活。

揭穿屋顶让巨龙透气

在雕刻过程中,还有一段趣闻,由于巨龙的造型是盘身昂首,而且身下还有一个一米高的屋顶,这样整个巨龙初稿就有4米多高,超过工场的高度。无奈之下,杨锐华只好将龙头上端的10多平方米工场棚顶揭开,让龙头“喘气”,同时为了不让龙头淋雨,揭开棚顶的部分又重新盖上更高的棚顶。

杨锐华说,一个“巨”字让巨龙所有工序都变得困难,除了雕刻用脚手架,倒模切割的时候还动用了叉车。“倒模的时候,为了让巨龙的每一段都能还原出来,如何切割成了关键,当然龙身是按1.5米1段的要求来切割,但巨大的龙头如何切割就十分讲究。”为了安全,在切割龙头的时候,杨锐华先让叉车师傅将叉车的前叉轻轻“捧”起龙头,然后他才慢慢切割,保证龙头在切割时不会坍塌。

经过几天的忙碌,巨龙被切成40块,并分别倒模编号。石膏模既大又多,杨锐华不得不到附近的陶瓷厂临时租用一个大仓库来存放。

期望:

两个月后

入窑烧制见“真龙”

经过了雕刻、切割、倒模,如今巨龙正等待最关键的工序——烧制,“真龙”是否成功现身,就看烧制的结果。“要过两个月后才能烧,因为要先等倒模后的陶泥风干才能入窑,由于每一段陶泥都有一张圆桌那么大,这个风干过程比较耗时间,而且还要保证风干的时候不会出现裂缝。”

杨锐华坦言,40段部件的烧制可能要分10多次才能完成,而且对窑温的把握也很考功夫,万一把握不好,烧出来的部件就可能对接不上。根据他的判断,烧制出来的陶瓷部件要比烧制前缩小10%左右才是最完美的。“巨龙分40段组装,希望能一次成功。”杨锐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