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要过年

庞 进  2015年2月16日

 

中国人为什么要过年?说到根子上,是中华文化使其然。
中华文化是崇尚伦理的文化,可以说是伦理至上,甚至有时候伦理得都有点过度的文化。伦理文化是以家庭、家族为本位和出发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伦理文化就是亲情文化。亲情,亲情,亲人之间的感情。血缘联系是亲人形成的基础,那么,亲情就是以血缘为基础的本乎天然的人类情感。这种情感一旦确立,就具有了相对稳定、持续难断、络连牵延等特点。加上几千年来,中国的文化人(主要是儒家)的析理、总结、提升、规范、教导等等,亲情文化就成了渗入中国人血脉骨髓中的世代相传的文化,只要你是中国人,这样的文化就随你终生。
亲情是需要表现、释放、交流、互动、开花、结果的。于是,有了节日。节日为亲情的展示、演绎、发展等等,提供了必要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依时序排接、轮转,而春节,也就是年,尤其被重视。为什么呢?大自然到了冬天,天寒了,地冻了,大多植物凋零了,不少动物蛰眠了,相应的,人们的活路也少了(尤其是农民兄弟),时间相对宽松了。再者,春夏秋冬,一年到头,总该休整、回顾、总结一下吧?年又是人成长的路碑,过一年,长一岁。需要,使年投人所好地顺势而生、依情而来。
到了快过年的时候,大家顶风冒雪,从四面八方,搭机乘车,千里万里地朝家里赶,谓之“回家过年”。为什么要回家过年呢?因为家里有亲人,有思你的老爹老娘,有盼你的老婆孩子,有念你的兄弟姐妹。亲情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快乐、给人鼓励。对一个中国人而言,如果失去了亲人的关怀,没有了亲情的抚慰,这个人的幸福感、安全感、存在感,就大打折扣了。
回家过年又被称为“团年”。这个“团”字,若作形容词用,和“圆”同意;若作动词用,指将某些元素、事物会合在一起;若作名词用,指圆形或圆球形的物品,也指由多人、众人组成的集体、队伍。于是,“团年”,就有了在“年”这个特定的时空节点,亲人族众们团聚、团圆、团结、会合、集合、联合等意思。
对一个传统家庭而言,父母是“团年”的核心、中心、支柱,好比一骨朵蒜,父母长辈就是处于中心部位的那个蒜柱,儿女后辈则是围绕着蒜柱的蒜瓣儿。如果只有蒜柱,没有蒜瓣,或只有蒜瓣,没有蒜柱,那就意味着这骨朵蒜解体了,不再是一骨朵蒜了,也就无所谓、谈不上“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