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语境与乡土情怀

——梦野诗集《情在高处》北京研讨会纪要  

 

青年诗人梦野的诗集《情在高处》,由太白文艺出版社推出后,受到广大读者和诗评家的热切关注。中国作协诗刊社遵照扶持文学新人的实施办法,特于2006年6月23日召开专题研讨会。这是陕西作家诗歌作品首次在北京研讨。
贺信
陈忠实(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
你社主办的梦野诗集《情在高处》研讨会,我因接待古巴作家代表团访陕,不能到京。特写此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梦野是陕西极具艺术个性和创作实力的青年诗人,经过多年的历炼,已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色。他这种良好的写作状态,为他以诗歌作为文学重要储备,攀越诗坛高峰,再去征战小说提供了持久动力。
新的时代对作家提出了高的要求。梦野肩负使命,努力以文学实现自己更高的人生价值,这十分难得。他对生命的呼告与对环境的忧郁,极具现实意蕴和前瞻内涵,读来让人难忘和震慑。艺无止境,我们寄梦野以大的希望。
贾平凹(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
欣悉梦野诗集《情在高处》研讨会在京召开,特以简函,深表祝贺!
梦野是陕北新生代作家,成绩可观,希望再接再厉,取得更大进步!
祝研讨会成功!
叶延滨(著名诗人、《诗刊》主编)
诗人梦野及研讨会与会朋友们:《诗刊》召开梦野诗歌研讨会,再一次体现了《诗刊》对青年诗人的关切和关注。我因参加中国作协全国重点作品扶植评审会,不能到会向诗人梦野表示祝贺和听取专家们的意见,特写此短信,表达我对会议召开的喜悦之情,以及感谢大家对《诗刊》的支持,对青年诗人作品的关爱。
高建群(著名作家、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作协副主席)
梦野是陕西的实力青年诗人,陕北新生代作家的主要代表。和他的相识十分偶然,那年我的小说轰动,他作为记者队伍中的一员,来延安采访过我。读他的诗歌,可似乎又显得十分必然,他的诗歌总令人难忘,对社会的忧虑和生命的警示,写得老到而特别。
梦野总以最简洁的文字,追求诗意和大美。他忧郁的诗情和对诗歌的执着,必将会使他的诗歌大放光芒。
郭宝成(神木县委书记)
梦野将诗歌作为生命的一种信仰,一直在用心坚持,那种强烈的进取精神确实令人感动。他的诗歌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时代气息浓郁,精神情感饱满,对生存环境和人类命运的观照,极具现实内涵和终极意味。他的审美意识与创作倾向,深受古典诗词和外国文学的影响,质朴中蕴含大智大美,简洁中凝聚思想精髓,诗意中展现宏大气势。
诗集《情在高处》是梦野创作的一大重要收获,品格与精神的综合证明,实力与才华的集中体现。诗刊社在北京研讨这部诗集,对提高梦野创作技艺,推动神木文化建设,发掘陕西文学新人,将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
程海(著名作家、咸阳市作协主席)
梦野是陕西的实力青年诗人,在陕北新生代作家中十分耀眼。诗集《情在高处》,是他诗歌创作的一个精神总括和重要收获,是他走向诗坛,实现更大创作目标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诗集很有阵势,以组诗分辑编排。我从未见过这么多组诗在一部书中“集中展示”,就是每一组读来也很特别。梦野的诗歌成熟稳健,情感饱满,读他那种淡淡的哀愁,让我触摸到他的疼痛和对诗歌创作的使命。
《延河》文学月刊社
欣闻梦野诗集《情在高处》研讨会在京召开,我社表示热烈的祝贺!
梦野是陕西有潜力的青年诗人,他身居基层,为人谦恭,创作勤奋,成绩显著,在陕西有一定影响。相信这次研讨会,必将有力地促进他的创作,使他的诗歌写得更好!
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研讨会发言
严阵(著名诗人、安徽省作协主席)
诗刊社研讨梦野诗集《情在高处》,让我想起他的诗歌与黄土高原的那种生命牵连,让我闻到了五十年代黄土的味道,质朴黄土加现代文明,是梦野诗歌的特点。
看到这部诗集后,我有一种感觉,就是想起一个人来,或者不是一个人,或者是兰花花,和陕北命运一样纠结。谁是兰花花?这是一种象征,一种追求,一种习惯,一种期待,一种纯洁的代表,一种没有加工过的本美。这好像就是兰花花,一般文艺形式能表达的,陕北有一种朦胧的身影。这是我的第一感觉。
第二感觉是梦野的诗歌进入一种没有污染的世界,对乡土,对黄土高原误解和误区的东西,他的诗中没有,这可看出他对乡村的热爱。在而今文化的污染当中,他诗中的笑容是没有污染的,没有污染的眼泪,只有真诚的流泪。
梦野抓住了诗歌创作的根性的东西,写陕北的风情、人物、历史等多个方面,用的是现代手法,现代意象的组合,是一组最深思维的排列。他拥有了泥土的纯朴,掌握了现代诗的技巧,我觉得他的成功在于此。
第三感觉是读了梦野这部诗集,说实在的,中国新生代诗人有希望了。人生道路面对多种对立面,我们不可能坚守在一边,我们有许多错误之处,梦野以现代人的眼光,透过现代人的心态,很清楚地写出了真、假、高、低、贵、贱┄┄生活中需要我们这种判断,所以梦野不是“最后”的守望者,是“最深”的守望者,不是“最后”的诗意,是开始。在整个大的环境受到污染之时,我们愿梦野的这种“准确判断”保持下去。
樊希安(诗人、北京三联书社副总编)
首先对梦野诗集在京研讨,表示敬意和祝贺,我深受感动,在社会被重度污染之时能有这样一个难得的纯文学会议。诗界前辈严阵、张同吾等著名诗人、诗评家对青年诗人的关注,很让我钦佩,让我闻到五十年代的美好空气。
梦野的诗歌充满深情,没有概念化的表述,进入生命的本质,将生存和隐痛写的独特而深刻,体现出来自陕北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李小雨(著名女诗人、《诗刊》副主编)
这批七十年代出生的诗人,基本上是活跃在中国诗坛上的,而且人数之多。诗刊社给梦野开这样一个研讨会,是对他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对他面向土地,面向故乡的这样的写作方法的一个鼓励,是对他创作成绩的一个极大的肯定。但我们也对他提出了不足和要求,将他放在全国的角度定位,以让他开始一个更高的诗歌冲刺。
作为陕北的一个大背景,他的诗以非常朴素的情怀,明快的语言,歌颂了生他养他的故乡。写的范围广,百科全书式的全景式的歌唱生活的人文、地理、农事、风俗习惯、民情等。我觉得他的诗是分为两部分的,一部分是生活的,一部分是除物质外的,精神的,问神、求神、打卦等也写进去了,全景式地歌颂了陕北高原这片土地。
梦野能这样坚持写诗,而且写得这样的好,十分难得,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了大的希望。
杨匡满(著名作家、原《中国作家》常务副主编)
我来开会的第一个感觉——这是一个最朴素的研讨会。梦野的诗歌创作进入现代语境,抒写的是古典的情怀,展示的是陕北的诗歌长卷。他的诗歌清醒、质朴、飘逸、凝重。读他的《乡下亲人》,让我想起罗中立的画,让人一样震慑。但他将陕北的特点,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来,建议换些角度,有机会走出陕北,思虑陕北,以现代文明来重新审视乡村,这样可能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查干(著名诗人、《民族文学》编委)
梦野的歌唱,几乎覆盖了整个的苍莽陕北,歌声纯粹而又自然,总是甜美之中带着一些苦味.然而怨而不怒,也绝不逃避人间烟火。他写生活,不仅仅是高于生活。他有些怨,但不媚也不谀。他作为陕北高原的本土诗人,从来不忘为民请命这个神圣责任。他是一位生活型的诗人,扎根于泥土里的诗人,所以他诗的生命,总是那么旺盛。很少有一个人,对自己的故土如此地依恋,不离不弃。他似乎每时每刻,都以诗歌在呼吸,他的每一次呼吸里,都有家乡的动物和静物。
梦野似乎从来没有说教和自语喃喃的习惯。他很会营造“诗眼”,并且通过诗眼,给读者带来了想像的空间,也给自己带来了心灵的自由度。
当然,假如梦野在诗的形式上更加完美,诗的内质上更加深刻,注意克服流于表象的某些缺憾,他的创新是可以期待的。何况在他的“千古人物”这一辑里,已经显露出他的追求语言的精妙,诗艺的老到,结构的严谨等诸多方面的努力。读了非常过瘾,好像不是出自一个青年诗人之手,后生可畏啊。
张同吾(著名诗评家、中国作协研究员、中国诗歌协会秘书长)
和梦野相识的机缘是很特别的,我和韩作荣、叶延滨两位主编同参加中国作协的一次评审会,但我辞掉了来参加梦野这个研讨会。我未到过陕西,梦野是我继闻频、耿翔之后认识的陕西第三位诗人。
梦野的诗歌,有着浓郁的陕西风情。这种风情,与地域文化、社会变迁、智性支持等方面是分不开的。有了这些,诗才会变得更加坚实而鲜活。他浓郁的诗情,为我们认识陕北,打开了一扇独特的有魅力的窗子。
宗璞的父亲冯友兰在谈诗时,说诗有两种,一种是止于技巧的,另一种是进入心灵的东西,比如离别之恨,亡国之恨,生命和心灵无处安置的那种痛苦。进入高层次的诗歌写作,其实技巧就不重要了,精神含量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东西更为重要。
我喜欢梦野写花的那组,很有生命力,将静物写得很有动势和性情,《乡村古韵》那十八首,选择独特的侧面,对往日故乡的“深情观照”,有着特别的意义,尤其《土炕》那首,写得很好。在写亲情、爱情等诗歌时,也写得简洁而深刻,令人难忘。诗歌就应该这样,文化的江河,只有在水的流动之中滋养,才能激活生命。
蒋元明(著名评论家、《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文艺部副主任)
诗人梦野用诗的语言来描绘陕北那方土地,让人读后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土地、亲情等方面是他的创作方向,写得很有高度,给人美感和震撼。他的诗歌继承传统的东西更多,底蕴丰厚,思想前瞻,清醒、明快,不是大白话,没有一句口号,很有意味,有种革命精神。他的组诗《陕北》中的《窑洞》,我印象最深,“将历史金碧辉煌地延续/陕北窑洞/高含思想的精髓/一笑千古/那些黑暗的年代/弹指间抖落”,最末一节,“过年了 抚摸你木格窗棂的脸/陕北窑洞/灯盏辉煌/折射过来的民族精神/还紧沾在我手上”。以上这些都是十分优秀的诗歌,我希望梦野继续耕耘,继续进步。
朱先树(著名诗人、《诗刊》编委)
其实梦野在今春就寄给我他的诗集,我读后印象很深。现代诗人是无根的诗人,梦野是有根的诗人。他很响亮地抓住了陕北,寻找到自己的根。对于诗人来说,有了泥土才能找到根,找到茁壮的根,梦野是对的。
梦野在守望家园时,很充分,诸多细节令人十分动情,他找到了时代的参照,最重要的将乡土真实的情韵写进去,有些诗很漂亮,很深刻,读后令人铭记在心。
梦野的诗歌有些浪漫主义色彩,充满着想像的美好。他那忧郁的情思,很为特别,尤其是《生命随风》那组,很真实的,很不错的,表达得十分精致而深刻。
总的来说,梦野的诗歌好读,文学资质很好,语言灵动,富有弹性和张力,这是他的才华和灵气。诗坛不缺诗歌,缺大诗人,我希望梦野能“回望家园”,实现诗歌的最大梦想。
王燕生(著名诗人、原《诗刊》编辑)
今天和梦野不是第一次见面,其实去年在诗刊社的一次会议上,我与他已经相识了。诗人梦野的艺术视野和生命情怀,是值得我们期望的,很多的对诗的感觉可以说是接近经典的程度了。比如《乡间》这首,“在城市之外 鸟叫的距离/只隔着炊烟/或夜色”,写给他小女儿的组诗《你是最爱》中的《只给你一把小剪刀》,“你想像的房子富丽堂皇/让你一剪/就充满灵性和高贵/剪两片浓云/就听到阶前/点点滴滴的雨声”。但在以前创作的诗中,个别诗句表达不够准确,影响到了情思的焕发。
梦野的诗质很好,艺术感觉特别,心中有目标,人又勤奋,我们期待梦野和他的诗歌。
雷霆(著名诗人、原《诗刊》编辑)
对陕北我本身有印象,那是革命圣地。梦野在创作路上得到陈忠实、贾平凹、高建群等诸多大家的支持,这其实也是对梦野品格和诗歌的肯定。
梦野的《你是最爱》等亲情方面的诗歌,十分深刻,爱情诗中也有很多的优秀之作。他在挖掘诗歌特点上下了功夫,语言掌握的精妙而独特,比如他的组诗《乡下亲人》中的那首《给娥姐》,“我不知道往后三姑怎样去思念/送你上山 惊异埋你的坑/竟挖得 很深很深”。为什么要挖得“很深很深”,令人无尽的思索和沉痛。《乡村古韵》中的《挂镜子》也很精彩,“后来 我的个子高过你/越过你的视线/挂镜子 你只攥紧我的一颗心”。组诗《乡村:神的记忆》中的《祈雨》更为突出,“阴空最终炸响霹雳/话语湿湿的倾天而倒/庄稼沐浴/沾泥的老农快速撤离/在土崖或石崖下避雨/不带走一滴”。
梦野的诗歌已写得很好了,我希望今天在北京的研讨,会是诗人梦野的一个新的起点,一个重要的起点。
靳晓静(著名女诗人、《星星》诗刊副主编)
我几乎没有看到过哪个诗人像梦野这样,如此完整、全面地歌咏自己的故乡。从色彩、风俗、方言到四季、晨昏不断变化着的大自然,乡村的记忆拉得长长的。工业文明,城市化正在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记忆。但诗人梦野一次又一次地把笔伸向了乡村,伸向了黄土地——那记忆和现实中的温暖又冷峻的部分。土地从来是诗人的乳母。当梦野对生于斯长于斯的黄土地反复歌咏之时,既有宗教意义上的感恩成分,又饱含着人对命运的感慨和关注。
对生命不竭的爱,从来是诗人创作的内在动力,在梦野的这部诗集里,由父母子女,乡亲父老而触发的诗情比比皆是。这些流动在黄土地上的个体生命是具体的,可感的,诗人依靠自己坚实的生活,给我们描绘出黄土地上的生命群体。在这些诗中,没有一般文人对乡村的虚假幻想,有的只是诗人自己身在其中的真实感受。“放下一筐被眼泪淹没的苦菜/跨过瘪薄的秋天/二十四块彩礼/母亲 你就告别了那个叫庙梁的村子/那顶陪嫁的红树柜/随你落色”。这些发自内心的痛感,让人默然。而这种对生命的关注,永远是诗中重要的东西。
自古以来,情爱是诗人灵感的主要来源,在“你是最爱”一辑里,梦野反复写到了爱情。对美好情感的眷恋和爱而不得的痛苦以及由此产生的张力,使诗人梦野的幸福和痛苦如此彻底,使他的情爱诗具有一种别样的气息。《生命随风》那些关于“生命”系列的组诗,写得很为特别,让我们读到了生命的力量和宁静。
读梦野的诗感到他是一个有使命感的诗人,他具有儒家兼济天下的胸怀,他的诗歌抒情性浓郁,语言生动、跳跃,作为一个在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诗人,我们有理由期待他写出更深厚、更具灵性的佳作来。
李秀珊(著名女诗人、《诗潮》常务副主编)
读梦野的诗,觉得他是把迫切需要重视的“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两者完善结合的一个优秀诗人。从他的诗中,我读到了这样大量的精彩之处,我认为这是当代优秀的乡土诗作。比如,“乡思是桌上的一瓶蓝墨水/用笔一蘸/故乡的天空就亮了/蓝色携带着我从前的体温/在风筝和鸽群中飞翔”,诗人没有在第一现场直接抒写乡村,而且是以一个游子文人的角度,从一瓶蓝墨水写纯美、刻骨的乡情,从蓝墨水到故乡的蓝天,诗意这样的过渡与递进,就具有了新意与高度。他用一种崭新理念观照并不新鲜的乡土题材,区别于诗坛之上泛滥的乡土诗,写出生机勃发的新意。比如《七彩陕北》和《陕北》这两组诗,诗人从历史处境、时代角色来写,“将历史金碧辉煌地延续/陕北窑洞/高含思想的精髓/一笑千古/那些黑暗的年代/弹指间抖落”,这样富有哲思与智慧的诗句,怎能不吸引我们!
梦野的乡土诗并不是一种回顾式的、历史式的、过去时的写作,而依然具有新的当代价值,他将独特的个人体验、情感经历与远距离审视糅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种恒久的精神见证,这才是一个诗人的高妙之处。
纵观梦野的诗,可以感受到新的人文关怀和精神观照,也可以感受到乡土的深厚与宽广,希望他能够继续以独特的视角、新锐的思维,不断跨越自我,完善自己的诗艺,抵达更高的世界,和他所追求的心灵家园。
庞进(著名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西安日报》高级编辑)
梦野出第一部作品集的时候,我曾在序中言他“具备了成为一个优秀作家的资质”,“属于刻而苦之、勤而奋之的那一类”,其“天分是高的,感觉细腻而敏锐,感情丰富而深沉,想像和思考富有张力”。今天,我的上述判断又一次得到了证明,这便是梦野诗集《情在高处》的出版,和这次研讨会的成功举行。
打开《情在高处》,以陕北为描写对象的作品占了绝大部分。陕北的色彩、民俗、风景、情韵、草木、人事等等,都比较全面而独到地再现于梦野的笔下。不仅仅是梦野,路遥、刘成章、乔盛等人也是如此,他们的代表作写的都是陕北。这便反映出一个矛盾,即“李自成情结”与“乡土原型”的冲突。“李自成情结”和“城市情结”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同一性,因为“闯天下、打天下”的目标实现地一般不在乡土家园,而在城市,尤其在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城市。而“乡土原型”则是与生俱来的——对祖上大多是农民的中国人来讲,此原型具有基因的性质。这样的冲突,或可称为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及科技文明的冲突。
有矛盾就有戏剧性,冲突之处正好是诗人作家们的情感才华显露迸射之处。这一点,梦野的诗作,也向我们提供着证明。愿梦野继续努力,层楼再上。
梦野的答谢词
首先感谢诗刊社,为我创造了一次进京学习的机会。对于坚持写诗十余年的我来说,是十分难得的。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参加本次研讨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编辑、记者、工作人员,也向多年来关心我生活,支持我创作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陕西是全国瞩目的文学大省,尤其在小说创作方面,实力雄厚。作为陕西的文学新人,以诗歌寻求突破,难度更大。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高屋建瓴,对我的诗歌作了认真研讨,肯定与批评,都给了我鼓励。
我要把本次研讨会,作为创作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以实际行动,努力将我的诗歌写的更好,为加深文化底蕴,构建诗性精神,振奋陕西文学,提供好的艺术素养和大的精神气象。
再次感谢诗刊社!再次对参加本次研讨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编辑、记者、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忠实担任本次研讨会总顾问,著名诗人、《诗刊》主编叶延滨,神木县委书记郭宝成担任顾问。
来自北京、安徽、四川、辽宁、陕西等地的著名学者、诗人、作家、评论家严阵、樊希安、李小雨、王青风、林莽、杨匡满、查干、张同吾、陈永春、蒋元明、朱先树、王燕生、雷霆、谢建平、刘福春、老巢、陆健、商震、洪烛、靳晓静、李秀珊、庞进,及《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文艺报》《北京日报》《人民文学》、北京三联书社、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资深编辑、记者,《诗刊》上下半月刊全体编辑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由著名诗人林莽主持。
二OO六年六月二十三日诗刊社整理
诗集《情在高处》再版内容提要
本诗集是青年作家梦野,倾情奉献给读者的一部力作。
梦野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是陕西七十年代出生的极具艺术个性和创作实力的青年诗人。整部诗集以土地、生命、情爱和死亡为主题,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将笔触伸向人类的普遍忧思与终极关怀。
诗刊社特举行本诗集研讨会。这是陕西作家诗歌作品首次在京研讨。陈忠实、贾平凹、叶延滨等著名作家、诗人发来贺信,严阵、李小雨、张同吾等与会专家认为,梦野诗歌质地优异,诗情浓郁独特,以现代语境与乡土情怀,对生存环境和人类命运的观照,很具现实意蕴和前瞻内涵。
作者简介
梦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生于陕西神木,九十年代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高中时诗歌在《陕西日报》《延河》推出,迄今在《人民文学》《诗刊》等处发表作品,获奖多次,入选多种选本。出版散文集《和梦想一起长大》。作品在《文艺报》等处推介。现为地方媒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