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苍茫一庞进

韩传栋  发表日期:2007年12月7日  

 

熟识庞进先生是偶然中的天然,也是天意中的偶然。
笔者因喜欢文学,尤其散文,所以从学生时代的借阅到如今的购书用心去读,走过了从原始到文明、从囫囵吞枣到悉心品鉴的阶段,胸中的春花秋月、大漠秋风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幻丰实。古代名家名著读了不少,现代名家也读了不少,给自己的定位是读一流的文章,争取不写末流的文字。某一雨天踱到书店,欣喜地看到登在《美文》杂志上的一篇《天地苍茫一根骨》的散文,阡陌的心田里突然长出了一棵参天大树,惊喜有加,读罢击节而叹、而歌、而咏……,这是一篇诠释司马迁的雄文,作者的老道与铁血充满字里行间,真乃是雄词脱手真如铁,文韵的壮美与洗练是我看到的关于司马迁的文章迄今最为出色的!于是我断定此文作者一定是一个高大魁梧、具有英雄情怀的男性作家。一看作者是庞进,一种想结识庞先生的念头顿然而生,于是把电话打到杂志社得知庞进老师是《西安晚报》的高编,进而打到报社也未找到。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从陕西著名作家王云奎先生那里找到了庞老师的宅电,当我从电话中听到庞进先生一口老陕的秦腔时,兴奋与激动齐飞,幸运与快乐相遇。于是我的案头有了签着“庞进”二字的《灵树婆娑》、《创造论》和《慧雨潇然》,庞老师的墨香于是飘到了我的心田。慢慢读之,方知何谓静水深流,何谓大家风范,庞先生的立体画像也逐渐展现在我的眼前。
庞进,著名作家,龙凤文化研究专家,高级编辑。1956年晚秋时节生于陕西临潼栎阳镇,父母皆从事医务工作。拨乱反正后,他先后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和西北大学中文系,哲学学士、文学硕士,现供职于西安日报社。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陕西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西安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979年起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至今已发表各类作品逾500万字,出版著作20多部,获全国性奖项及省市奖50余次,作品被40多种选集收入。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兵马俑狂想》《慧雨潇然》《灵树婆娑》(获首届冰心散文奖)《大悟骊山 》,专著《龙的习俗》《八千年中国龙文化》《创造论》《呼风唤雨八千年—中国龙文化探秘》《中国的图章—说龙谈凤话麒麟》《龙起东方—庞进世纪龙文新作》《博大精新龙文化—以浙江龙游为例》《凤图腾—中国凤凰文化的权威解读》《龙子龙孙龙文化》《中国龙文化》《中国凤文化》等。庞先生可真是从小就聆听了兵马俑的狂啸,饕餮了华清池的清泉,承载了中华龙的使命。著作等身的他依然在研究、探索、攀登着一座座文化高山。
书如其人,看先生的书也就了解了先生的人品文品。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庞先生的大气若虹。他的文章大开大合,思路开阔,文蕴丰厚,哲理永存,像西安的古城墙一样,在坚守了千年之后又焕发了勃勃生机。晨钟暮鼓中送来的是大悟骊山的壮美旋律和龙的传人的龙之吟、龙之歌、龙之源的天籁。单就《天地一苍茫一根骨》的出世,庞先生山一般的剪影就屹立在了文坛。真是一篇雄文起三秦,三山五岳尽开心。写的虽然是司马迁——这个被皇帝用了“宫刑”的男人或者说是个很尴尬的准男人,可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男子汉!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读之,司马迁的形象呼之欲出,如同亲炙现场。听,在庞先生的笔下传来了司马迁震撼宇宙的声音:“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是的,炼狱淬火,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非同寻常的骨头。司马迁是皇天后土中的一根骨,更是天地苍茫中的一根骨,这根骨撑起了华夏文明的天宇,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业,这根骨蒙受了人间的奇耻大辱,这根骨负载着何等的气魄与胸襟!长夜给了司马迁一双黑色的眼睛,他只好用黑色的眼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因为他心如明镜,思虑如瀑,文思如练。他的鸿篇巨著《史记》被中国骨头最硬的鲁迅生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笃信写司马迁的庞进先生也必定是伟岸卓然,风度翩迁的人中之杰。私下与文友交谈庞先生的文章,好友扶风说单看“天地苍茫一根骨”这个题目,庞先生也就是天地苍茫一庞进了。
我从读到写,把文字从养在深闺到拿出晾晒,也是一种邂逅的美丽。2001年《安阳日报 》“老照片”引出的亲情故事的征文,我的拙文《如水的朋友》得以刊出,从此一发不可收。最让我惊喜的是西安晚报近几年刊登了我多篇文章,编辑恰好是庞进老师,这之间我与庞进老师缘悭一面,但从庞老师的文风中感到了他山高水长的风骨,知道他发文的标准是论文不论人,对于那些有来头的但文不佳的人他特别小气、特别吝啬、特别不容接近。他说:“报纸就是发稿的,关键是要好稿子。编辑最高兴的是碰上好稿子。稿件质量不高,即便是名人名家也照样难上。我的编稿信条是‘看稿不看人’”庞先生满心云图,一片天籁的学人风范,让吾辈敬仰。
因拙作《阡陌心田》结集在即,写序是当务之急,也很想让名人写序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把心事告诉给从未谋面的庞进先生,想让他作序为拙作壮色时,他欣然应允。于是2007年初冬,我冒着初冬的寒意和蒙蒙细雨揣着文稿,前去拜访庞进先生。想像中的庞老师与现实中的他大相径庭,庞老师身材不高、衣着朴素,但一双睿智的大眼睛透过镜片散发出智慧的灵光,我进屋后庞老师嘘寒问暖、端茶倒水,让我感到了丝丝暖意。因先前已把电子稿件发给庞先生,他写的草稿已好,便让我看看行不行,我想一代大家对一个业余作者如此用心、如此虔诚,这本身就是一种风格。看罢方知庞先生文笔之老道,评价之贴切,关怀之殷殷!他还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的文字很好,文韵很美,要想成为大家必须要多读文学之外的书籍,比如历史、哲学甚至佛教、道教。再过几年,你的文章又是一番新气象。说得我心花怒放。当得知我正读南怀瑾先生的大作时,庞老师脸上露出了微笑。不知不觉已两个多小时,我起身告辞,庞进先生不顾初冬的寒风细雨亲自送到路口,走了很远庞老师还站在细雨中向我挥手。一霎时我的心头热了,寒风中庞先生那独立苍茫的姿势,在我眼里成了一道兼具老陕、兵马俑与老西安城墙气度,更具有文人气质的雕塑!

写于2007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