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进阐述中华文明标准和黄帝多世说

  

 

本网讯 在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于2019年5月9日在西安召开的“清明公祭黄帝典礼再提升座谈会”上,著名龙凤文化研究专家、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院长庞进以《说清楚、讲透彻》为题发言,对2009年清明公祭黄帝典礼以肯定和赞赏,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阐述了中华文明标准和黄帝多世说。庞进发言的内容如下:

重要观点——

铜器、文字、城市、原始国家四大文明要素的说法是外国学者提出来的,不能完全套用于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应有自己的文明标准。这样的文明标准至少可以有三条:1,玉器,即玉器的制造及尚玉传统的形成;2,龙凤,即以龙凤为代表的崇神、象征系统的出现和演进;3,祭祀,即祭祀天地、祖先的仪式(礼制)的形成,和祭坛、庙宇等场所的出现。如果用这三条要素或者说标准来衡量,黄帝时代文明说,即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就完全立得住。

 黄帝是多世的。黄帝时代大约五百年,至少有十几个黄帝延续统治。黄帝文化,是十几代黄帝及其继承者、衍续者共同创造的。陕西地处黄河上中游,当是第一代黄帝生息繁衍的地方,河南、河北、山东的黄帝很有可能是第一代黄帝的后裔,即若干代之后的某代黄帝。


如今的祭祖、拜祖更多的是文化意义,即把祭祖、拜祖作为一种符号行为,一种信念整合、文化认同、精神皈依,来团结、凝聚海内外华人。由此看来,国家把黄帝陵祭祖选在第一代黄帝生息繁衍的陕西,是正确的。其他省份诸如河南、河北、山东,搞些拜祖活动,当然也是可以的。但最具典型性、代表性、祭祀传承性的黄帝祭祀,还是陕西的黄陵祭。

     看了今年的清明公祭黄帝典礼视频录相,觉得精致精彩、高端大气、点评到位、提神振魂——突出的亮点如新增加的《黄帝颂》,值得普天下龙的传人、中华儿女观看、欣赏。
今天这个座谈会的主题是“清明公祭黄帝典礼再提升”,我提三个方面的建议:
一、可以逢单数年大祭即官方、政府祭,逢双数年小祭即民间祭、网络祭。这样会准备得更充分,显得更隆重,也节省财力、物力、人力。
二、希望,也期待,当今的国家最高领导人能参加一次清明公祭黄帝的典礼。
三、宣传上要再加大力度,在“清”“透”两个字下功夫,即通过书籍、文章、专题片、权威媒体报道、互联网传播等,努力做到“说清楚”“讲透彻”。
具体可集中于黄帝与中华文明、黄帝与龙、传说与史实,以及血缘认同与文化认同等问题。如:
第一,黄帝与中华文明。
文明,通常指的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文化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一种综合性状态。按国际上流行的说法,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只有在铜器、文字、城市、原始国家四大要素出现的情况下,才算迈进了文明的门槛。20世纪以来,关于中华文明,依时序先后,形成了四种观点:东周文明说;殷商文明说;夏代文明说;黄帝时代文明说。
公元前8000年左右,即距今约一万年,至公元前4000年左右,即距今约六千年,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期;公元前3000年前后,即距今约五千年,是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期。这个时期,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黄帝时代。黄帝时代可以广义地理解为炎帝之后的,以黄帝、颛顼、唐尧、虞舜等远古帝王为领袖的时代。
如果用铜器、文字、城市、原始国家四大文明要素来衡量,黄帝时代虽已初步具备,但还不是很充分、很扎实。铜器、文字、城市、原始国家四大文明要素的说法是外国学者提出来的,不能完全套用于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应有自己的文明标准。这样的文明标准至少可以有三条:1,玉器,即玉器的制造及尚玉传统的形成;2,龙凤,即以龙凤为代表的崇神、象征系统的出现和演进;3,祭祀,即祭祀天地、祖先的仪式(礼制)的形成,和祭坛、庙宇等场所的出现。如果用这三条要素或者说标准来衡量,黄帝时代文明说,即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就完全立得住。
    第二,黄帝与龙。
黄帝有龙之比、龙之称、龙之誉。黄帝精神与龙的精神具有同一性,容合、福生、谐天、奋进精神既是龙的精神,也是黄帝精神。
第三,传说与史实。
黄帝是多世的。黄帝时代大约五百年,至少有十几个黄帝延续统治。西北黄土高原,即黄河流域上、中游,至少是第一、第二代黄帝的出生地和发祥地。最典型、最有历史传承、最具代表性的黄帝祭祀地,是陕西的黄帝陵。
我们的人文先祖生活在距今几千年以上的新石器时代,这个时代也是一个传说时代,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而且,先祖们分别对应的,是一个长达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岁月。从考古发现提供的资料来看,一个时代不可能只是一个人为领袖。比如,伏羲时代就历经几千年,从狩猎采摘,发展到畜牧种植,即所谓的农业革命,由公元前8000年左右一直延续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黄帝是五帝之首。五帝时代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延续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这期间有一千年的历史,即是说五帝时代至少绵延了一千年。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五帝如果只是五个人的话,这五个人寿命再长,加起来也不可能有一千年。合理的解释是,每个帝王时代占据几百年时间。我是这样划分的:黄帝时代大约五百年,黄帝之后的五百年由颛顼、帝喾、尧、舜等帝王分占。那么,黄帝时代的五百年就不可能只有一个黄帝。据考证,远古时生活条件差,病亡率高,人们的平均年龄仅为三十多岁;专家们曾对考古发掘出的上万片人骨进行鉴定,达百岁者无一例。据此,我们可以推断,黄帝时代的五百年,至少有十几个黄帝延续统治。也就是说,“黄帝”是一个职位,也是一个称号,传承了十几代。
西北黄土高原,即黄河流域上、中游,至少是第一、第二代黄帝的出生地和发祥地,之后的若干代黄帝,则沿着黄河流域,甚至如《史记》所记,越过黄河流域多处迁徙,“迁徙往来无常处”“抚万民,度四方”。黄帝文化,是十几代黄帝及其继承者、衍续者共同创造的。陕西地处黄河上中游,当是第一代黄帝生息繁衍的地方,河南、河北、山东的黄帝很有可能是第一代黄帝的后裔,即若干代之后的某代黄帝。全国各地多有宣传说,他们那里是黄帝的出生地、发祥地、建都地等等,从理论上来讲,都是可以成立的,但不是同一个黄帝。
这样看来,作为第一代黄帝生息繁衍的地方,黄帝陵在陕西,是符合情理的,这也是自汉代以来,历朝历代的国家领导人到黄帝陵祭祖的依据。从国家层面来讲,不可能每一代黄帝都祭祀。如今的祭祖、拜祖更多的是文化意义,即把祭祖、拜祖作为一种符号行为,一种信念整合、文化认同、精神皈依,来团结、凝聚海内外华人。由此看来,国家把黄帝陵祭祖选在第一代黄帝生息繁衍的陕西,是正确的。其他省份诸如河南、河北、山东,想搞些拜祖活动,当然也是可以的。但最具典型性、代表性、祭祀传承性的黄帝祭祀,还是陕西的黄陵祭。(龙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