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国学

——在西安市长安区国学传习会年会上的讲话(2015年2月7日)

庞 进  2015年2月7日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这句话之后还可以再增加一句:“众人聚吾必有得也。”也就是说,这么多同道、朋友相聚,我肯定能听取、学习、获得很多有益的营养。
发言的时间短,但也得有个主题:那么,我讲的主题就是龙兴国学。
龙是中国人对自然界中的多种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容合而创造的一种神物。经过至少八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演进和升华,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海内外华人大都认同自己是人文意义上的“龙的传人”。
国学,简要地可理解为中国的学问、中国人的学问、中华民族的学问,而龙,则是中国、中国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学就是龙学,龙学就是国学。
当然,从内容上讲,龙学研究的范围要大一些些,它包含着国学,但在国学之外,龙学还有关于龙的发生学、龙的民俗学、龙的考古学、龙的传播学等等一些国学未必涉列、未必关注的学问。
龙学支持国学,为国学提供参照。
龙的精神是容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容合是兼容、包容、综合、化合的概称,它可以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福生是造福众生的简称,它可以作为价值观和幸福论;谐天就是与大自然相和谐,它可以作为天人观和生态论;奋进就是奋发进取,适变图强,它可以作为人生观和强国论。龙的这些精神理念,可以为国学提供支持和参照。
龙学还可以整合国学,从而给中华文化以开新、以拓展。比如“龙道”的提出。
龙道,是以龙为象征标志的,来自中华民族,在冶炼萃取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优秀精华基础上容合创新的思想学说、理论体系。
龙道主要由天道、仁道、行道构成,是天道、仁道、行道的统一体。
以天道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天道源于中国道家学说,是作为万物根源、众象法则、自然规律、宇宙秩序之道。
以仁道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仁道源于中国儒家和墨家的学说,是以多互主体观为依据,尊己尊人、爱己爱人、利己利人、成己成人(可简称为“尊、爱、利、成”)之道——这样的道,可以与世界文明中的民主、自由、人权、公平、正义等理念相对接、相融通。
以行道处理人与自身、信仰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行道借鉴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性命双修、心身共美、知行统一、努力福生之道。对国家而言,行道意味着把天道、仁道渗透、落实、外化到制度的确立、法律的制定,和政府大大小小的一切行为上;对公民而言,意味着把天道、仁道,渗透、落实、外化到自身的言语行动上,积极作为,通过造福社会、造福众生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
建立在对传统文化整合基础上的龙道,可以成为中华民族的根本性信仰。
总之,龙学支持国学,龙道整合国学,龙兴国学,龙腾中华,龙行天下。

(庞 进: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孔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华龙凤文化网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