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进“学而讲坛”阐述观点——

龙道可成为中华民族根本性信仰 儒道释皆不能单独统领

www.loongfeng.org  2015年4月2日

 

2015年4月1日晚,潇潇春雨中,著名龙文化研究专家、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院长庞进走进西安交通大学校园,登上“学而讲坛”,以《龙道与中华精神家园——当下国人的信仰问题》开讲。在分析了儒、道、释各家都不能单独统领国人精神领域的原因后,系统地阐述了“龙道可以成为中华民族根本性信仰”的观点。
庞进认为,有根——立足中华文化、有容——容合世界文明、公约——大多数人认可、时新——与时俱进有所创新、精练——精确简练晓畅,是成为中华民族根本性信仰的几个必要条件。儒家思想有许多普适的、恒常的、优秀的精华,历史上也曾是支撑中华民族信仰大厦的中心支柱,然而今天,若单独以儒家思想来统领国人的精神,已经不可能。因为:第一,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亲亲尊尊的伦理主义,基本理想是维护宝塔式的社会结构,这样的核心和理想有其天然的合理性,至今仍有价值。但今天的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相比于以血缘、家庭、家族为基础的亲亲尊尊,人们更多面对的、需要的是非血缘、非家庭、非家族的平等合作;社会结构也已由宝塔式走向平面化;对一个普通人而言,已不是处于宝塔底层的不可移动、交往相对固定的一块砖,而是互联网上的一个动态的、有无限交往可能的一个结。也就是说,时代已经变化了,不是儒家设计师们当年面对的情况了。第二,儒家的一些观点今天已不可取,如“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就不符合当今社会的法治精神。第三,历次运动,如五四“打倒孔家店”、文革“批孔”、改革开放“西潮”涌入,儒家受到很大冲击,在许多人心目中,儒家形象已严重受损,很难重新树立。道家、道教不少思想是深刻独到的,如将物象根源、自然规律、宇宙秩序抽象、概括为一个字“道”,如提倡“慈”“俭”,等。但道家的一些主张是不现实的、无法实现的,如“无为”、“弃智”、“使民无知无欲”,及道教的“离世成仙”,等。显然,以道家、道教的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的根本性信仰也是不合适的。释,即佛教有许多可取之处,对国人的精神也有很大影响,但佛教不可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根本性信仰。因为:第一,佛教来自于古印度,由外邦传入,根不在中国。第二,佛教讲四大皆空、出世成佛、因果轮回、往生净土,等等,这些都有非科学的、消极的一面。
庞进提出,龙道可以成为中华民族的根本性信仰。因为龙道是以龙为象征标志的,来自中华民族,在冶炼萃取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优秀精华基础上容合创新的思想学说、理论体系,是立足中华文化、容合世界文明、关注当下民生、瞩望人类未来之道,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把民族特色和世界潮流结合起来,把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推广开来、传播出去,使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在世界上弘扬起来”之道。龙道主要由天道、仁道、行道构成。以天道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天道汲取了中国道家的思想资源,是作为物象根源、自然规律、宇宙秩序之道。以仁道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仁道汲取了儒家、墨家及西方文明的一些思想成果,是尊己尊人、爱己爱人、利己利人、成己成人(可简称为 “尊、爱、利、成”)之道。以行道处理人与自身、信仰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行道借鉴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佛家思想,是性命双修、心身共美、知行统一、努力福生之道。庞进说,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有这样的话:“冷战结束后,亚洲国家在推进区域合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相互尊重、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的亚洲方式。”所谓“相互尊重、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就和龙道的核心理念“尊爱利成”是一个意思。
开讲前,庞进将自撰并书写的联语“学优为龙,品正合道”赠“学而讲坛”主持人黎荔教授。“学而讲坛”是西安交通大学举办的一个有重大影响力的人文社会科学类教授系列讲座,由该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务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主办,现任该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黎荔教授策划、主持。讲座每周三举行,另外还有加场。讲座人主要来自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内有影响力的教授、名人等。2007年3月至今,已经举办了318期,为听众奉上了一场场思想和学术的盛宴。根据讲坛内容编辑出版的《学而讲坛:百年名校文化雅集》(黎荔主编)也已出版3辑。“学而”取自《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句话中的前两字。该讲坛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现已成为西安高校中具有社会性、标志性、普及性的公共文化品牌项目,成为传播科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的公益性活动平台。(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