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阳江两位八旬老“龙种”

新华网浙江频道 2008-04-18  

 

二00八年四月一日,广东阳江市江城区政府作出了在端午节期间举办“龙舟竞渡迎奥运”的决定,紧接着召开了全区十二路民间传统龙舟代表队“龙种”及本土资深“龙舟人”的碰头会。从这个时候起,原江城区城西镇麻布演村委会上堡龙舟队的莫美成、莫成禧两位老龙种终于坐不住了!这个两位年过八旬的“老龙舟”开完会后来不及在街上溜跶,就匆匆回到老家,把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带进了村村寨寨。
端坐在记者面前的两位老龙种,一如饱经风霜的阳江龙舟的龙头,神采飞扬、不偏不倚。如果不是现任上堡队龙种的莫先生的介绍,没有人会相信两位老人均已年过八旬,从十几岁起就与龙舟结缘,都当过“壮丁”(运动员),且一同有过近20年的“龙种”(当地龙舟协会的执事者)履历。从小就志趣相投,尤其是均与龙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莫成禧任龙种期间,莫美成一直是他的鼓手兼“副总指挥”。
两位老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坚信龙舟“会说话”,坚信龙舟有“灵气”!他们认为,广东阳江的逆水龙舟竞渡之所以长盛不衰名声在外,就因为有了这种不甘落后、奋勇争先的精神。
采访期间,两位老龙种不时地离开椅子,眉飞色舞地比划着漠阳江上群龙逐浪斗龙舟的壮观景象。老鼓手莫美成更是抓起两根筷子当鼓槌,畅快淋漓地来个几次“现场直播”。
“很多群众的心里都会把自己龙舟神化,我本人也不例外。但几十年来我悟出了一个理,我认为,神化龙舟并不就等于将龙舟迷信化,因为龙舟是用来扒、用来划,用来比赛的,既然成为了一种传统的体育竞技项目,我们就不应该把龙舟仅仅当成一样物品,而应该从它身上看到一种神圣和一种精神。”
莫成禧老人话音未落,“老伙计”莫美成老人就接上了话茬:“龙舟的本身是没什么,就是一个木制的物体,但我们制造这个物体的目的,就是要让它动起来,要不怎么叫生龙活虎。”
“动起来的龙舟是什么样子?除非你没看过,只要你一看,保你就会上瘾!世界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龙舟迷,龙舟为什么会妇孺皆知?就是因为这个啊。”
不愧是名老鼓手,莫美成三句不离本行:“你想啊,当咣的一声锣响、咚的一锤鼓落的时候,江面蛟龙勃发一霎那的那个神采、那个气派、那个场面啊,简直就是把人的灵魂都抠了出来。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就因为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一切都能像动起来的龙舟一样,生生猛猛!”
此时,八十二岁的莫成禧再次道出了他他的“心里话”:“年轻的时候看龙舟,那是看把式;上了一定年纪的时候看龙舟,那是看门道;而到了步入老年的时候看龙舟,那种感觉就是看一种精气神,我们赛龙舟、看龙舟、论龙舟,归根结底要的就是这种精气神!”
广东阳江赛的是逆水龙舟,目前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对此,两位老人颇有心得,“我们坚信龙舟是会说话的,龙舟是有灵气的。龙舟说话,说的是为人处世要有上进心,要奋勇争先;说的是遭遇逆境要逆流而上,克服艰难险阻冲向理想的目标,这龙舟的灵气就在里面。所谓神化,我们认为应该理解为鼓舞斗志的一种龙舟精神,一种不甘落后、奋勇争先的生活态度和时代精神!”
几十年赛龙舟的经历,两位老人既有欣慰,也有感慨。他们欣慰的是,几十年来,除了“文革”时期那几年的风雨,使传统龙舟运动受到了压抑和压制以外,可以说至今没怎么间断过,只是规模大小的分别。
关于龙舟竞渡的输赢心态,两位老人认为,比赛就会有输赢,冠军永远只能有一个,争得冠军当然是荣耀,拿不到冠军是正常的,得失心态应摆得平和,没争到第一,起码出了十份力、过了一把瘾。比赛的名次只是体育运动上的体现,而我们的龙舟赛,真正赛的是一种团结向上的精神,而不光是力量和和技巧。
老人认为,老祖宗能留下的东西不多,想阳江龙舟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得以代代相传,这就是阳江人的精神和灵魂,每一位阳江人都有责任应使之生生不息,使之发扬光大!

惟其如此,阳江龙舟才会永不褪色!龙舟精神才能世代传衍、走向世界!
来源:广东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