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20岁 见证中国龙

2009-11-16 北方新报(呼和浩特)   

 

14~15日,APEC第17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新加坡总统府举行。亚太地区的政府首脑与企业领袖济济一堂,共同见证APEC的20岁生日。

不容置疑,20年来,APEC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更重要的是,它见证了中国的崛起。

地位

贸易量比重超欧盟

回首过去20年,APEC秉承开放态度和伙伴精神,为推进亚太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共同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1989~2007年的贸易数据的深入研究表明,亚太经合组织区内贸易量比成立之前增加了5倍,而区内贸易占经济体成员总贸易量的比例也超过欧盟,高达67%。数据显示,APEC经济体对另一个成员经济体的出口,比出口到非成员经济体多3倍,进口则多2倍。

夏威夷东西方中心主任查尔斯·莫里森说:“APEC或许没有建立贸易新规则,但它强化了业已存在的老规则,并促进了自由贸易。”

角色

政治上扮演和事佬

APEC在政治上也扮演着和事老的角色。它促进了亚太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对话,在不同时期都起到了缓解政治紧张的作用,如1996年因台海问题而发生的中美关系紧张、1994年的中日贸易争端等。

同时,APEC还是第一个跨越太平洋两岸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这个平台把亚洲和美洲、大洋洲联系起来,尽管双方相隔遥远,价值观不同,但APEC为他们提供一个舞台,增加了双边接触的机会。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雅科夫·别尔格尔日前表示,APEC成立20年取得的最大成就在于,团结了利益各不相同的国家和地区,为彼此交换看法搭建了开放的对话平台。

作用

让世界看到中国

自1991年中国加入APEC以来,APEC便成为中国与亚太地区其他经济体开展互利合作、开展多边外交、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舞台。随着中国的发展,APEC更加重视中国的声音,重视中国为APEC发展所作的努力。

2001年,中国作为东道主,在上海成功举办了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APEC会议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也成为APEC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

作为亚太大家庭的一员,中国一贯重视并积极参与APEC各领域合作。中国领导人出席了历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政策和倡议。在2004年智利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提出将成立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2006年在越南,中国提议成立亚太经合组织港口服务网络;2007年在澳大利亚,中国提出的“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倡议,得到各方一致支持。

加入APEC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当时的世界有机会听到中国的声音。当美国的对华政策还在对抗还是合作之间犹豫时,APEC给了中美对话的机会。美国夏威夷东西方中心主任莫里森说:“想想20年以前,亚太地区没有能让中国、日本和美国在一起开会的机会,历史上也从来没有。”

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中国对APEC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法国媒体近日发表的报道更是称:“APEC峰会见证中美反转。”文章说,在APEC成立以来的20年里,亚太最高级别的经济组织见证了令人震惊的局势调整:中国大步向前,而美国深陷危机。中国与1991年加入APEC组织时境遇大不相同,正在以越发自信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德国媒体也在题为“新加坡APEC会议:中国因素”的报道中说,美国正在回归亚洲,奥巴马也将开始对中国的和解之旅。世界的竞争,先是德国和英国,之后是美国和日本,现在将是美国和中国。

20年过去了,可以说,中国因素已成为世界关注APEC的一个焦点。

中国的发展需要APEC——亚太是中国开展对外经济贸易的主要地区,中国对外贸易的大约70%、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70%以上来自APEC成员,中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区域经济;另一方面,APEC的发展也日益离不开中国的参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率先宣布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多项重大举措。韩国成均馆大学政治外交学教授李熙玉说,中国经济第三季度的增长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对稳定世界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更对东亚经济起到了稳定作用。亚太经合组织秘书处总干事戴昭安指出,中国在APEC内发挥着极具建设性的作用,为反映发展中国家问题和呼声发出了强有力的声音。

形势

正值挑战时刻

作为一个非约束性的论坛组织,APEC的决议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APEC的有效性常常受到置疑。它不仅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欠佳,在实现《茂物宣言》的目标上,也依然存在一些空间。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最近坦言:“在过去几年中,由于经济情况的关系,使得一些条件变得更难,而且一些政府还不得不对本国的政治压力和现实做出让步,我们甚至还可能倒退了几步。”

有专家认为,削减关税、达成自由贸易区目标等里程碑式的进展都是在APEC成立后前10年间达成的,近年来APEC在推动核心议题方面步伐放缓。也有专家认为,当前国际和地区经济论坛林立,涉及亚太地区的就有20国集团、8国集团、东盟、东亚峰会等等,这些国际和地区论坛之间的关系和定位是一个问题。

另外,随着APEC关注议题向反恐、气候变化等不断扩大,其推动经济贸易发展的中心任务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展望未来,世界正处于一个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亚太地区不仅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板块,也是去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以来,引领世界经济走向复苏的主要动力。这个年轻的组织面临种种机遇,也面临重重挑战。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并未完全消退,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稳固,而多哈回合谈判进程艰难曲折,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倾向抬头,气候变化、粮食和能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

新加坡交通部长兼外交部第二部长林双吉日前说,此次会议召开之际,正值挑战时刻。

国际社会对APEC领导人的第17次聚首寄予厚望——期待它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恢复经济增长方面提出具体合作计划,推动各方实现包容性增长、可持续增长和平衡增长;也期待它在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方面发出明确而强烈的信号,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改善贸易投资环境、发达成员2010年实现茂物目标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与此同时,APEC也面临自身改革和机制建设的挑战。人们期待它稳步推进自身改革和机制建设,提高合作效率,增强合作活力,不断提升在亚太乃至世界的作用和影响。

关于APEC

经济规模抵半个地球

1989年问世的APEC是第一个跨越太平洋两岸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包括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21个经济体,是一个其经济规模足可以代表半个地球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21个成员国经济产值占全球53%,人口占40%,贸易额占全球44%,成员经济体的平均关税从1989年的17%降低至2004年的5.5%,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

从2005年以来,APEC关注的议题开始扩大,反恐怖、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清洁能源发展等先后被列入领导人宣言之中。

APEC共有5个层次的运作机制,包括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委员会和工作组及秘书处。

合作方式:自愿和协商

APEC的合作方式,都以对话而非谈判、以自愿而非约束为基础。

数据显示,通过自愿及非约束途径,APEC在促进贸易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区域一体化的势头正在不断增强,并为各经济体带来越来越多的益处。

核心议题:区域经济合作

APEC主要讨论与全球及区域经济有关的议题,如促进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实施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动金融稳定和改革,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和能力建设等。近年来,APEC也开始加入一些与经济相关的其他议题,如人类安全(包括反恐、卫生和能源)、气候变化、反腐败、文化合作等。

不过,多位分析人士指出,APEC的核心,仍是以开放而非排他的态度,聚焦区域经济合作。

任命首任固定任期执行主任

APEC秘书处15日说,马来西亚人穆罕默德·努尔·雅各布将出任亚太经合组织秘书处首任固定任期执行主任。

亚太经合组织第17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5日发表《新加坡宣言》说,增强亚太经合组织活力,是各成员实现经济持续复苏并应对21世纪本区域经济挑战的关键,“任命秘书处首任固定任期执行主任是加强亚太经合组织作用重要的第一步,这将加强亚太经合组织秘书处的能力,以更好应对各经济体及其他重要利益攸关方日益增长的需求”。

首任固定任期执行主任的任命从2010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任期3年。

穆罕默德·努尔·雅各布现年57岁,自2003年10月起任马来西亚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

精彩言论

“当下贸易保护主义是小感冒,流感大流行还没来到。”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

“我们不能期待政治家出面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政府与国际体系最多只能为创造财富提供先决条件,并把企业的活力与干劲导向适当的渠道。我们还是需要依靠企业创造财富,依靠它们创业的精神、拼搏的斗志、对未来的信念以及精益求精的创意思想干出一番事业,以改变世界。”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体现良好的价值观,关键在于我们每个人。不道德的行为,是造成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

——汇丰集团主席葛霖

“每个人都喜欢大,要赚大钱,住大房子;我喜欢伟大的梦想,相信我们有能力改变。当然你不可能一天改变世界,却可以从小处着手,例如少用一个纸杯、少用一双木筷子。”
——壹基金创立人、影星李连杰

“作为一个没有条条框框,也没签订具有约束力协定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APEC所崇尚的是区域开放与自由贸易的精神。参与磋商过程的官员、企业家和学者都会告诉你,这里没有争论,也不必讨价还价,大家只是在进行协商,而协商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推动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联合早报》政治组主任白士德

(本报综合《广州日报》等媒体消息)

(本文来源:北方新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