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元宵节俗:是龙的传人 就来苗栗(火旁)龙

2012/2/7 台海网  

 

台海网2月7日讯 (海峡导报驻台记者 燕子 文/ 相关图片由主办方提供)跟着导报驻台记者领略过北天灯、南蜂炮与东寒单之后,台湾四大元宵节俗记趣系列报道,就只剩下最后的“中(火旁)龙”。在解释本系列报道为何要以苗栗的 (火旁)龙庆典做结之前,得先解释一下何谓“(火旁)龙”。其实,“(火旁)”是一个字,起源于客家话,读作“棒”音,(火旁)龙就是炸龙的意思。在台湾的元宵四大节庆中,唯有苗栗 (火旁)龙与汉文化中的龙图腾直接相关。今年又是龙年,苗栗一年一度的 (火旁)龙文化节也分外吸引人,从糊龙、点睛到迎龙、?龙(就是跟着龙走的意思)都热闹非凡,正月十四晚上的高潮“(火旁)龙”环节更吸引数万人参与。据苗栗市公所的刘小姐介绍,这是苗栗 (火旁)龙庆典举办14年以来,前所未见的盛大规模。
河滨 (火旁)龙 炸到龙头才算赢

既为“(火旁)龙文化节”,(火旁)龙自然是核心环节。从正月十四晚上, (火旁)龙的鞭炮声就响彻山城苗栗,直到接近凌晨,沿街还有热情的店铺点燃鞭炮丢向舞到自家门口的彩龙。而最大规模的 (火旁)龙晚会则在苗栗市区的河滨公园举行,当天下午6点,这里已经人山人海,看台上座无虚席。对着已经完全没有空位的泊车区,主办方负责公共关系的苗栗市公所刘秀香小姐笑称“每年都这样”。

晚上8时许, (火旁)龙正式开始。天际出现了一条长达数十米的龙形烟火瀑布,场内也点燃烟花与之呼应,蔚为壮观。此后,参与 (火旁)龙的12支舞龙队分别进场(火旁)龙。导报记者发现,与大陆舞龙队的光鲜夺目相比,这里不管是彩龙还是金龙,其中不少看上去都旧旧的,再一细看,居然还有破洞!原来, (火旁)龙的时候鞭炮都是朝着龙身上招呼,炸得越厉害越精彩。每年元宵节前后的 (火旁)龙活动都有许多场,龙身虽然伤痕累累,倒也显示出身经百战的气概。

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几乎立刻就在会场炸响。四面八方的炮手争相将点燃的鞭炮扔向表演中的舞龙队,游动的彩龙在硝烟与火光中,顿时就有了腾云驾雾的神气。负责 (火旁)龙的炮手也有讲究,鞭炮不能炸在地上,一定要丢到半空,最好还能炸到龙头。“炸到龙头(苗栗)县长有奖!”而跑跳腾挪的舞龙队却非常淡定,躲闪腾挪摇头摆尾,就是有办法不被鞭炮炸到。一轮 (火旁)龙结束,地上的鞭炮纸屑足有好几公分厚,空气里更是硝烟弥漫,好在看客们都早早戴上了口罩。比起盐水蜂炮的惊险, (火旁)龙倒是更有狂欢气氛。

龙图腾遗风 客家祭龙循古礼

苗栗是客家聚居区, (火旁)龙也源自上千年的客家人风俗。在台湾的客家过年从正月初一一直过到十五,元宵节被客家人称为 “正月半”。客家谚语有“月半大过年”的说法,说明客家人对元宵节的看重。而独有苗栗的客家人,在舞龙之外,发展出了 (火旁)龙的习俗。据悉,(火旁)龙源自苗栗的迎龙庆典,以大量鞭炮炸舞龙,正是为了驱邪去旧迎新春。今年是壬辰龙年,也为 (火旁)龙仪式带来了应时应节的味道。现场有位男生告诉导报记者,龙年是自己的本命年,所以特别选择从高雄来苗栗看 (火旁)龙。“我是属龙的龙的传人,在龙年看 (火旁)龙,感觉很特别!”

虽然 (火旁)龙与盐水蜂炮及台东炸寒单一样,都有“炮炸”的元素,但苗栗的 (火旁)龙庆典,实际上有一整套依循古礼演化而来的步骤。主办方告诉导报记者,最初的 “糊龙”必须在元宵节前完成,15节的传统彩龙要花两个月时间才能做好,光是龙头就重达十几斤,是“龙主”(糊龙师傅)一展身手的好机会。苗栗每年都举办舞龙大赛,也让龙主们暗中较劲,从糊龙开始就一丝不苟,非常认真。

神龙糊好之后是盛大的点睛仪式,通常由苗栗的父母官担任点睛重任。今年的点睛仪式在正月初九进行,“客委会副主委”钟万梅、苗栗县长刘政鸿等为15条巨龙点上龙睛。据参加了超过五届点睛仪式的主办方工作人员黄先生介绍,点睛时,要先以白雄鸡冠血、朱砂、米酒掺和成“红朱”,然后先点左眼放光明、再点右眼观千里。点睛仪式完成之后,象征龙神已经携瑞气附于龙身,护佑苍生。随后的“迎龙”和“?龙”,则寓意龙神登门造访,带来喜气。而在最高潮的 (火旁)龙之后,舞龙队还须回到举办点睛仪式的土地庙 “化龙”,恭送龙神返天。

记者手记

龙图腾的远大生命力

元宵是灯节,自唐宋时渐成气候。但舞龙的习俗却更久远,是对商周祭天仪式的传承和演化。华人放鞭炮也有超过2000年历史,那时的人们点燃竹节,爆裂时发出炸响,用以驱赶山魈,爆竹这个词就是由此而来。但只有苗栗的客家人,将舞龙与爆竹结合起来,形成了今日苗栗的 (火旁)龙奇观。导报记者在现场感受到的震撼,并不只出于鞭炮密密麻麻的炸响,更多的归属于对“龙”这种文化图腾远大生命力的感叹。

苗栗是山城,外来人口不多,导报记者在现场转了一大圈,也没有找到大陆游客的身影。主办方还特意在晚会上介绍了专程赶来采访的几家大陆媒体,可见此地相对闭塞。但正是在这样的地方,汉文化中对龙的崇拜得到了完好的保存,甚至还有了 (火旁)龙这种创意式的发展。在现代都市里连燃放鞭炮都有诸多限制的今天,苗栗还能有这样一场关于龙的恣意狂欢,实在令人感慨。而龙元素在商业领域的滥觞,也让 (火旁)龙习俗的质朴,显得尤为打动人心。

在平溪,放完天灯之后,几乎每家店铺都有繁多的天灯主题纪念品供游客选购。但在苗栗,这些通通没有。除了媒体上刊登的烟熏火燎看不分明的照片外, (火旁)龙几乎没有更多渠道为人所知。但这种情况下,正月十四晚上的 (火旁)龙大会,仍然有近10万人参与。或许现场呛人的硝烟风过无痕,但 (火旁)龙的原生态震撼,却超过了太多关于龙的庆典,令人过目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