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红线与生态良知 ——读贾治邦《论生态文明》

庞 进  2014年11月20日

 

《论生态文明》(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年9月版)一书,是一部图文并茂,既高屋建瓴,又晓畅好读的关于生态文明的力作。作者贾治邦先生结合多年来在省政府、林业系统的工作经验和实际案例,全面、系统、通俗地阐述了“生态文明”。

该书在开篇的序言里,将生态文明定义为“人类文明中反映人类进步与自然和谐程度的壮态”,指出追求生态文明的实质,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接着,该书以29万多字的篇幅,从“生态的本质及其演变”、“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生物多样性”写起,介绍了“生态产品及其属性”、“被侵害的生态系统”和“理性的觉醒”,论述了“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其技术可能性”,强调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法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号召全民合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相信这部书能够被更多的人喜欢和阅读,从而使“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到全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

阅读该书,时有触目惊心、振聋发聩之感。如《被侵害的生态系统》一章,作者以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湿地萎缩、物种减少、水土流失、干旱肆虐、植被破坏、水体污染、大气污染、气候变暖等十个方面的情况,以大量的例证和数据,说明“生态系统养活着人类,人类却在日益严重地侵害生态系统,一场积怨已久的矛盾正在激化”。如,中国处于濒危状态的动植物物种为总数的15%至20%,中国已有近200个特有物种消失,有些已经濒临灭绝。如,几年来,中国平均每两三天就发生一起与水有关的污染事故。目前全国有3.2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其中约6300多万人饮用高氟水,200万人饮用高砷水,38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如,全国中重度污染耕地大体在5000万亩。相当部分是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有些土地基本丧失生产力,成为“毒土”。如,各类源头废气年排放总量为63.7万亿立方米,相当于每个中国人平均每年要呼吸4.7立方米的废气! 而遍及半个中国的雾霾就是以严重大气污染为表现形态的生态灾难……

痛定思痛。面对严重的生态问题,作者提出了“生态红线”一说。所谓“生态红线”,就是“生态系统承受人类索取资源的崩溃临界点”,说得简明些,就是“环境资源承载力”或“生态承载力”。“生态红线”意味着,当生态退化到一定程度时,自然生态系统将无力为人类提供服务,届时,空气不能吸,水不能喝,地上产的东西不能吃,那人类就只剩下自裁以谢天地了。据此,作者大声疾呼:“我们的发展,必须以生态承载力为红线,这是雷池,不能逾越。如果背弃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而不顾,犹如一辆只有油门、没有刹车的汽车,这样的发展无异于直奔死亡。”

国家生态红线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最后防线。作者指出,只有划定红线,加大生态修复和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现有的森林、湿地、海洋、草原等生态系统以及野生动植物及其生物多样性,尽快扭转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状况恶化的趋势,中国才能稳定地立于生态安全线之上,才能实现建成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

对每一位公民而言,为了自己尊严地活着和活着的权利,每个人绝不能视生态文明与己无关。因为,在构成每个人安全生存的条件系统中,生态安全是不可或缺的要件。它是一个人的基本生存保障,也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据此,作者呼吁每个人都应当具备和焕发“生态良知”。指出,公民的“生态良知”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这种良知,意味着树立科学的生态消费观念,以一种既能确保生活质量,又不会对生态环境构成危害的消费意识约束自己的行为;意味着关爱生物,善待生命;意味着将生态道德意识贯穿在自己日常生活的所有行为之中。

作者简介:庞进 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陕西西安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西安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院长,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已发表各类作品逾八百万字,出版著作32种,散文集《灵树婆娑》获全国首届冰心散文奖。

地址:710002 西安市太阳庙门43号西安日报社

电话:13038599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