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道百问之四:龙与中华民族是怎样的关系?

庞进  2016年4月2日

 

关于“民族”,斯大林1913年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一文中,曾下过一个经典的,至今为学术界广泛引用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005年,中共中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也给“民族”下了一个定义:“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1902年,梁启超在《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最早使用“中华民族”概念。他写道:“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四海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生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梁启超所说的“中华民族”当指古华夏族和由华夏族发展而来的汉民族。1905年,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七次以上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并明确地指出其含义:“今之中华民族,即普遍俗称所谓汉族者。”又言:“我中国主族,即所谓炎黄遗胄者。”
1943年,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运》,指出:“就民族成长的历史来说:我们中华民族是多数宗族融和而成的。融和于中华民族的宗族,历代都有增加,但融和的动力是文化而不是武力,融和的方法是同化而不是征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民族”有了权威的解释,即见于《辞海》中的“我国各民族的总称”。这个“总称”包括了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即汉族和汉族之外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
史式在其主编的《中华民族研究》中,认为《辞海》对“中华民族”的解释“不够严密”,其理由:“1、‘中国各民族’等于‘中国各族人民’,也就等于‘中国人’。如果说‘中华民族’即等于‘中国人’,这就混淆了‘国家’与‘民族’的区别。2、既然‘中华民族’等于‘中国人’,则数千万海外华人即被排除在外。这一结论很难为许多海外华人所接受。”史式还认为:“1、民族与国家两个核念应该严格分清。2、所有海外华人都应属于中华民族。因此,‘中华民族’应该包括:1、无论居于何地的汉族。2、居于中华大地与汉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共同接受中华文化之少数民族。三、海外华人——华侨、外籍华人、以及华裔。”
萧君和在其著《中华学》中,赞同史式的看法,他在史式观点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作了界定:“中华民族是主要生活于中华自然里的以中华文化和一定的血缘关系为纽带而构成的包括汉族等五十六个民族以及世界华人在内的民族共同体。”
笔者认同这样的界定。
作为实在的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由起源到形成的发展主线是由“炎黄族团联盟”到“华夏族”,由“华夏族”到“汉族”,由“汉族”到“中华民族”。也就是说,“中华民族”的主体性前身,可追溯至“汉族”;“汉族”的主体性前身,可追溯至“华夏族”;“华夏族”的主体性前身,可追溯至“炎黄族团联盟”。
那么,讨论龙与中华民族的起源,首先要考察的,就是龙与炎黄族团联盟的关系。

1. 龙与炎帝族团
炎帝,又称神农氏、赤帝、烈山氏,炎黄族团联盟领袖,“三皇”之一。《三皇本纪》载:“女娲氏没,神农氏作。”《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生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据此,可认为炎帝姜姓,为伏羲、女娲的后裔少典族与有蟜族的后代,由其姜姓来看,其祖上或与以游牧为生的羌人有关。第一世炎帝出生于西北黄土高原的姜水之岸(今陕西宝鸡市境内),其后代沿渭河、黄河上下迁徙,落脚、生息于黄河流域今陕西、甘肃、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是为北方炎帝系统;另一支南迁,落脚、生息于长江流域今湖北、湖南等地,是为南方炎帝系统。
炎帝族团的存世时间大体可框定在公元前3500年(即距今约五千五百年)至公元前3000年(即距今约五千年)之间。与这个时间段相吻合或接近的考古学文化,有发生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有发生于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凌家滩文化和良渚文化。
考古发现的属于仰韶文化范畴,可以说与炎帝族团有关的龙纹,有出土于陕西华县庙底沟期遗址的彩陶盆鸟龙纹。
考古发现的属于大溪文化范畴,可以说与炎帝族团有关的龙纹,有出土于湖北黄梅焦墩遗址的河卵石摆砌龙纹。
考古发现的属于凌家滩文化范畴,可以说与炎帝族团有关的龙纹,有出土于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的玉雕龙、龙凤璜和人面龙身纹陶轮。
考古发现的属于良渚文化范畴,可以说与炎帝族团有关的龙纹,有出土于浙江余杭反山遗址的龙面纹玉琮,有出土于浙江余杭瑶山遗址的龙首镯,有出土于浙江海盐龙潭港遗址的陶杯龙纹。
炎帝族团以发明、经营农业著称。天雨的惠泽,或人与天相结合的灌溉,无论对北方的粟作农业,还是南方的稻作农业,都是非常需要的。《绎史》卷四引《周书》:“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按这样的说法,炎帝族团从事农业的第一批谷种,都是“天雨”赐予的。《水泾注·漻水》:“神农既诞,九井自穿,汲一井而众水动。”按此记载,炎帝族团很早就将井水作生产生活之用了。
而水与龙的关系又是极为密切的:水是龙的自然源,龙是水的神物化。作为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的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容合而创造的神物,龙的诸多容合对象,可以说都是“水物”或“水相”:鱼、鳄、鲵常年生活在水中;蛇、蜥蜴喜处水湿阴潮之地;猪、鹿、熊、牛、马等离开水也活不下去;而雷电、云、虹、龙卷风等自然天象,全都和雨、和水关系密切。龙来自于“水物”和“水相”,是“水物”和“水相”的代表和领袖。
于是,龙成为中国古人心目中的“水神”。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神就是农业神。炎帝族团依靠农业繁衍生存、发展壮大,对作为水神、农业神的龙的崇拜、敬祀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
炎帝族团与水的关系还见于《山海经·海内经》的记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按这样的记述,炎帝的妻子是赤水的女儿,炎帝孙子的孙子祝融曾以江水为居,祝融的孙子术器也以江水为居。《山海经·海外南经》载:“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按此载,炎帝的后代祝融,不仅以江水为居,还乘着两条龙出入江水,潜腾于天地之间。
炎帝族团,不但与水,从而与龙关系密切,而且还崇拜太阳,从而与鸟有不解之缘。 “炎”字本来就有“火光”、“阳光”等意思,《白虎通·五行》:“炎帝者,太阳也。”鸟类多喜爱阳光、追随阳光,故有“太阳鸟”之说。于是,炎帝与太阳、与鸟就有了一而三、三而一的关系。《白虎通·五行》言炎帝的后裔祝融,“其精为鸟,离为鸾”;民间亦有丹雀鸟赐炎帝五谷种籽、五色鸟驮炎帝飞至东海蓬莱岛,抱回一轮太阳,从而给大地带来光和热的传说。
而鸟,也是龙的取材对象之一。龙之能飞,正是纳取了鸟的功能。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鸟龙纹蝶形器,其纹就是两条鸟龙拥抱着、拱敬着一轮太阳,故亦有“双鸟朝阳纹”或“凤凰朝阳纹”之称;而陕西华县仰韶文化庙底沟期遗址出土的鸟龙纹,采用的是鸟首与蛇身的组合。
《绎史》卷四引《周书》言“神农之时……作陶冶斤斧”,这是说炎帝族团发明了制陶业。那么,将出土于陕西华县庙底沟期遗址的彩陶盆上鸟龙纹,将出土于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的陶轮上的人面龙身纹,将出土于浙江海盐龙潭港遗址的陶杯龙纹,推测为炎帝族团所作所为就是有一定根据的了。
按以上所述,再结合《潜夫论·五德志》记“有神龙首出常羊,感任姒,生赤帝魁隗(wei)。身号炎帝,世号神农,代伏羲氏”、《帝王世纪》记“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路史·后记》记“炎帝……龙颜而大唇”等传说,我们就可以做出“炎帝族团是崇龙的族团”、“龙是炎帝族团生产、生活的参与者、见证者和标志者”的判断。

2. 龙与黄帝族团
黄帝,又称轩辕氏,炎黄族团联盟领袖,“五帝”之首。《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生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易·系辞下》:“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孔颖达疏:“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裴駰集解引徐广曰:“号有熊。”司马贞索隐:“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然也。”《史记·五帝本纪》还记:“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据此,可认为黄帝姓公孙,又姓姬,还号有熊。第一世黄帝出生于西北黄土高原渭河流域的姬水之畔,其后代沿渭河、黄河上下迁徙,繁衍、生活于黄河流域今陕西、甘肃、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其支裔还南上至今湖南,北上至今辽宁、内蒙古等地。
黄帝族团存世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即距今约五千年)至公元前2500年(即距今约四千五百年)之间。若加上属于黄帝后裔的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族团,就在公元前3000年(即距今约五千年)至公元前2070年(即距今约四千一百年)之间。与这个时间段相吻合或接近的考古文化,有发生于黄河流域的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有发生于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等。
考古发现的属于马家窑文化范畴,可以说与黄帝族团有关的龙纹,有出土于甘肃甘谷西坪、甘肃武山傅家门遗址的彩陶瓶鲵龙纹。
考古发现的属于龙山文化范畴,可以说与黄帝帝族团有关的龙纹,有出土于山东日照两城镇的玉圭龙面纹、出土于山东临朐朱封大墓的龙面纹玉佩,及发现于山东昌乐的骨刻“龙”字。
考古发现的属于红山文化范畴,可以说与黄帝族团有关的龙纹,有出土于内蒙古赤峰翁牛特旗塞沁塔拉村的玉雕龙、翁牛特旗乌丹镇玉雕龙,有发现于辽宁建平的玉雕龙,等。
《左传·昭公十七年》引郯子:“昔日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这句话告诉人们一个信息:黄帝族团可能崇拜云,或以云为图腾。
而云与龙关系密切。《周易·乾》:“云从龙。”孔颖达疏:“龙是水畜,云是水气,故龙吟则景云出。”《淮南子·天文训》:“龙举而景云属。”《论衡·龙虚篇》:“云雨感龙,龙亦起云而升天。”可见,云是龙的取材对象,龙是云的神物化。
《史记·五帝本纪·集解》言黄帝“号有熊”、《大戴礼记》言黄帝“有圣德,授国于有熊”、《帝王世纪》言黄帝“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这些记述告诉人们,黄帝族团可能崇拜熊,或以熊为图腾。
而熊也是龙的取材对象。红山文化先民就崇拜熊。在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积石冢里,多次发现熊的骨殖;在牛河梁女神庙的主室和南单室,还分别出土有似熊的泥塑动物;在牛河梁第十六地点第3号墓还出土了一件熊首三孔器。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和辽宁省发掘及采集到属于红山文化的兽首蜷体玉龙多件,专家们判断这些龙多以熊为原型。
有关黄帝族团的民间传说不算少,与龙有关的主要有:
《帝王世纪》:“黄帝,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四月,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有圣德。”《今本竹书纪年》:“黄帝轩辕氏,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光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帝于寿丘。生而能言,龙颜,有圣德。”——这是说黄帝出生与雷电有关。雷电是龙的重要的取材对象,“龙”字的发音有可能取自隆隆的雷声,龙的形状有可能取自闪电的形状。“龙颜”之说,是将黄帝龙化。
《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这是说长翅膀的应龙曾在黄帝族团的统一大业中发挥作用。
《史记·封禅书》:“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蚓见。”——这是说按五德终始说,黄帝获得了土德的瑞兆,因而与土地同颜色的黄龙就与大蚯蚓一起出现了。
《大戴礼记·五帝德》:“孔子曰:黄帝……乘龙譓云,以顺天地之纪。”《史记·孝武本纪》:“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须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上龙七十余人……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须,龙须拔,堕黄帝之弓。”——这是说龙帮助黄帝了解、认知、遵循自然规律,使黄帝在完成使命后能够顺利地升天以成神。
《轩辕黄帝传》:“黄帝得苍龙,辨乎东方。”——这是说苍龙帮助黄帝、黄帝依凭苍龙明察东方大地。
《轩辕黄帝传》:“黄帝垂衣裳之后,作龙衮之服用,画日月星辰于衣上以象天,有龙衮之颂。”——这是说黄帝把龙的图案作到了服装上,还画日月星辰以象征天空,并作了一首关于龙服的颂歌。如此看来,黄帝当是龙袍的创始人了。
《大戴礼记·五帝德》:“孔子曰: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曰高阳。洪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履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民,洁诚以祭祀。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砺。”——这是说黄帝的孙子颛顼,继任族团领袖后,也像他的爷爷黄帝那样,尽心、竭力、勤劳于国家大事。他乘着神龙到四面八方巡视、考察,凡是日月能照耀到的地方,都有他奋力前行的足迹。
上述来自史籍文献的和文物考古的证据,使我们能够做出“黄帝族团是崇龙的族团”、“龙是黄帝族团生产、生活的参与者、伴随者、见证者和标志者”的判断。

3. 炎黄族团联盟的形成
《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凌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将这段话译为白话,即:“轩辕黄帝时代,炎帝神农氏的后世继任者已经衰落,各地的诸侯们互相侵略攻战,残暴地伤害老百姓,而神农氏已没有力量征服他们。于是轩辕就训练军队,以征讨那些不来进献物品表示臣服的诸侯,各地的诸侯们这才都来归从。而蚩尤最为凶暴,没有人能征讨他。炎帝想进攻、压制诸侯,诸侯们都来归附轩辕。轩辕就修养德行、振兴军事,研究节气,种植五谷,安抚广大民众,丈量四方土地,训练以狗熊、棕熊、公豹、母豹、大狸、老虎等为标志的军队,指挥他们与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作战。三次战斗后,轩辕愿望实现,获得了胜利。蚩尤发动叛乱,不听从黄帝的命令。于是黄帝向诸侯征调军队,与蚩尤在涿鹿郊野作战,终于擒获并杀死了蚩尤。这样,诸侯们都尊奉轩辕做天子,取代神农氏统治天下,这就是黄帝。天下有不归顺的诸侯、部族,黄帝就去征讨他们,平定了一个地方后就离去,劈山移石,开通道路,从来没有安宁地居住过。”
上述记载,告诉我们:
第一,炎帝族团曾强大并统治过各地诸侯一个时期,但在黄帝族团兴盛之后,炎帝族团衰落了,失去了对各地诸侯的统治能力。
第二,黄帝族团为统一各部落、统治各诸侯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第三,黄帝族团与炎帝族团曾有过争夺天下统治权的战争,黄帝族团后来者居上,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第四,蚩尤族团曾挑战黄帝族团,被黄帝族团征服。
第五,黄帝取代炎帝为天下共主,意味着黄帝族团不仅将归从的各地诸侯置于统一的大旗之下,也将原属于炎帝族团的各部族,以及原属于蚩尤族团的各部族也置于统一的大旗之下,也就是说,不打不成交,争斗过后,形成了炎黄族团联盟。
上面论述过,炎帝族团和黄帝族团都是崇龙的族团,龙曾是炎帝族团和黄帝族团生产、生活的参与者、见证者和标志者。那么,我们可以做出符合逻辑的推断:在黄帝族团与炎帝族团,以及与蚩尤族团的争斗中,龙依然是参与者和见证者,而且,龙也顺理成章地成为炎黄族团联盟成立、发展、壮大的标志者。

接下来,我们看看龙与东夷族团的关系。
东夷,是我国古代对居住在中原以东的各部族的泛称。《说文》:“夷,平也,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东夷各部族的活动区域,大体在黄河下游地区和淮河中下游地区,包括今山东省全境,东至黄海边,西至今河南省东部,南至今安徽省中部。
东夷族团的首领,首推太昊(也作太皞、太皓)。有古文献为证:
《淮南子·天文训》:“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
《淮南子·时则训》:“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扶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皞、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
《吕氏春秋·孟春纪》高诱注:“太皞,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号,死祀于东方,为木德之帝。句芒,少皞氏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为木官之神。”
太昊部族是崇龙的。《左传·昭公十七年》中有这样的记述:“郯子曰……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山海经·海外东经》也记:“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
还有《山海经·东山经》:“凡东山经之首,自口口之山以至于竹山,凡十二山,三千六百里。其神状皆人身龙首。”
少昊(也作少皞)是继太昊而起的东夷族团首领。《拾遗记》卷一载:“及皇娥生少昊,号曰穷桑氏,一号金天氏。时有五凤,随方之色,集于帝庭,因曰凤鸟氏。”《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据此,可认为少昊与太昊有别,是崇凤的。
然而,《国语·晋语》韦昭注:“少昊有子曰该,为蓐收。”《山海经·海外西经》:“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这样的记述可理解为,到了少昊的儿子蓐收时代,少昊族团也崇拜起龙来了。
一般认为,炎黄族团对东夷族团的吸纳、容合起始于少昊时代,这条记载,或许就反映着这样的起始。
首次发现在山东宁阳堡头村和山东泰安大汶口的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至公元前2500年)和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的山东龙山文化(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与东夷族团关系密切。
属于大汶口文化的龙纹还有待发现,而属于山东龙山文化的龙纹至少有四件:
发现于山东昌乐县的被相关专家判定为“中国第一‘龙’字”的昌乐骨刻文“龙”字两件。
发现于山东日照两城镇的被相关专家称为“虎型原龙”的玉圭兽面龙纹。
发现于山东临朐朱封大墓的被被相关专家称为“虎型原龙”的玉佩兽面龙纹。
上述古籍文献的相关记载,和考古出土的相关文物,说明东夷族团在崇凤的同时,也崇龙。这种情况,为东夷族团被炎黄族团逐渐吸收、兼并、容合后,接受炎黄族团的龙标志提供了基础。也就是说,龙是炎黄族团与东夷族团容合的参与者、见证者和标志者。
当然,对东夷族团的凤崇拜,炎黄族团也采取了接纳、吸收、容合的态度,这是因为:第一,炎黄族团本来在崇龙的同时,就也崇凤,只是崇凤的程度逊于崇龙而已。第二,龙主要是对自然界中生鳞、生毛动物和某些天象的容合,凤主要是对自然界中生羽动物和某些天象的容合,崇凤与崇龙可以互补,所谓“龙凤呈祥”。

再下来,我们看看龙与苗蛮族团的关系。
苗蛮族团是远古时代生活在中国南方各部族或部族联盟的泛称。其最早的活动范围西北达丹江流域,川东及鄂、湘、赣、皖的沿长江流域,东抵淮河流域,集结在彭蠡(今鄱阳湖)和洞庭之间。
苗蛮族团的来源大体上有三:
一是炎帝族团的后裔。
炎帝族团,尤其是南方族系,在与黄帝族团合并以前,就生活在南方的广大区域。《淮南子·时则训》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山海经·海内经》:“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
黄帝族团发动统一战争后,这些族系,有的加入炎黄族团联盟,有的未加入炎黄族团联盟,其未加入者,有可能成为苗蛮集团的成员。
前面多有述评,炎帝族团是崇龙的族团,其后裔自然也都是崇龙的。
二是蚩尤族团的后裔。
《逸周书·尝麦》载:“昔天之初,口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司口口上天未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隔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
将这段记载译成白话,即:“以前天下开始的时候,天帝设置了两个部门后,又安排建立典章制度。天帝命令炎帝分派两个大臣的工作,炎帝就派蚩尤到少昊统治的地方去居住,以管理四方,完成天帝未完成的事业。蚩尤造反驱逐炎帝,争战于涿鹿的土山,炎帝管理的地盘全被蚩尤占去。炎帝害怕极了,就托人向黄帝求救,黄帝擒拿了蚩尤,将其斩杀于冀中一带,用战争手段解决了怨愤。”
徐旭生等学者根据“命蚩尤于宇少昊”即“炎帝就派蚩尤到少昊统治的地方去居住”句,判断蚩尤为东夷少昊族团的首领。其实,一个人从一个地方迁居于另一个地方,只是具备了做该地方首领的可能性,未必一定会成为该地方的首领。
倒是将蚩尤推断为九黎族团的首领似乎理由更充分些。《尚书·吕刑》孔氏传曰:“九黎之君,号曰蚩尤。”《战国策·秦策一》高诱注:“蚩尤,九黎民之君也。”《国语·楚语下》韦昭注:“九黎,黎氏九人,蚩尤之徒也。”
所谓九黎,可理解为九个大一些的部族。《太平御览》卷七九引《龙鱼河图》:“黄帝摄政前,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轩辕黄帝传》:“乃与榆罔合谋共击蚩尤。”“八十一人”可理解为八十一个小氏族的酋长。九个大部族八十一个小氏族构成九黎族团,由蚩尤率领,先是与炎帝族团的最后一位首领榆罔争夺天下,榆罔战败。之后,榆罔率部与黄帝族团合作,终于打败了九黎族团。战后,九黎族团分裂,一部分被炎黄族团兼并,一部分退回到南方江汉流域,建立了三苗部族联盟。
蚩尤族团也是崇龙的族团,其理由主要有:
1.蚩尤族团与炎帝族团关系密切,《路史·蚩尤传》言“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炎帝族团崇龙,血缘相传,蚩尤族团崇龙符合逻辑。
2.《述异记》:“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四目六手。……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觝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觝,盖其遗制也。太原村落间,祭蚩尤神,不用牛头。”这些载述说明蚩尤族团是崇拜牛的,而牛,是龙的取材对象之一。
3.《龙鱼河图》称“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这句话可理解为蚩尤族团的八十一个小氏族,分别崇拜某种野兽,且以所崇拜的野兽为标志。而兽,无论是虎、熊,还是野牛、野猪,都是龙的容合对象。
4.《史记·五帝本纪》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帝在向尧帝请示后,“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这是说在炎黄族团联盟发展到唐尧和虞舜为领袖的时候,承续蚩尤族团血脉的三苗部族也发展到了可以“为乱”的程度。面对三苗的“为乱”,舜帝采取了收服后迁出原居住地的手段。这样的手段是较为和平的。唐尧和虞舜作为黄帝后裔,当然是崇龙的。于是,尧舜对三苗的收服,就可理解为三苗部族对龙文化的归顺。
三是百越族团的前身。
百越,也称百粤、百越族,是古代杂处于中国南方各地的越人族群的总称。《路史·后纪》第八卷《高阳》云:“南越、越裳、骆越、瓯越、瓯皑、瓯人、且瓯、供人、海阳、目深、扶摧、禽人、苍梧、蛮扬、扬越、桂国、西瓯、损子、产里、海癸、九菌、稽余、仆句、比带、区吴,所谓百越也。”《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粤杂处,各有种姓”。“百越”是战国时才形成的称谓。之前的周朝称其为“扬越”、“荆越”,商朝称其为“蛮越”或“南越”,夏朝称其为“于越”。夏朝之前、炎黄族团联盟时期称什么呢?史籍无载,我们权且称之为“百越族团的前身”。
百越族团的前身崇龙吗?回答是肯定的。其理由:
1.据专家研究,在原始社会晚期的尧、舜、禹时代,百越先民同其他族人被划分为蛮苗系统。文献记载中的“蛮”、“三苗”同后来的百越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应该包括越族或其中的部分先民。大约在商代早期,越族才从“蛮苗”中分离出来。这也就是说,百越先民,有可能是苗蛮族团即炎帝族团和蚩尤族团的后裔,或与炎帝族团、蚩尤族团有血缘关系,炎帝族团和蚩尤族团是崇龙的族团,其后裔崇龙符合逻辑。
2.越人有“断发文身”的习俗。《墨子·公孟》:“越王勾践,剪发文身,以治其国。”《战国策·赵策》:“被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淮南子·原道训》:“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像鳞虫。”高诱注:“被,翦也。文身,刻画其体,内墨其中,为蛟龙之状,以入水,蛟龙不害也,故曰以像鳞虫也。”《说苑·奉使篇》:“诸发曰:彼越……处海垂之际,屏外蕃以为居,而蛟龙又与我争焉。是以剪发文身,烂然成章,以像龙子者,将避水神也。”《淮南子·泰族训》高诱注:“越人以箴刺皮为龙文,所以为尊荣也。”以上载述,已讲明越人“断发文身”的用途:一曰避水神蛟龙,二曰显示尊荣。为什么“为蛟龙之状”、 “以像龙子”就能避水神、示尊荣呢?说明龙在古越人心目中具有超自然的能力,龙是古越人的崇拜对象。
3.古越人还崇拜蛇。《说文·虫部》:“南蛮,蛇种。”《说文·虫部》:“闽,东南越,蛇种。”《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于是遂赦越王归国,送于蛇门之外。”表明吴越两国皆崇蛇敬蛇。邝露《赤雅》:“蜒人神宫画蛇以祭。”李调元《粤风》:(蛋人)“或曰蛇种,故祀蛇于神宫也。”有学者认为,越人文身的花纹,应是蛇文而不是龙文。其实,蛇是龙的主要的、重要的取材对象,崇拜蛇就意味着崇拜龙。
4.现今居住在中国南方属于壮侗语系和苗瑶语系的各个民族,在习俗上、语言上,都与古代的百越族有一定程度的渊源关系。而壮侗语系和苗瑶语系的各个民族,都是崇龙的民族。这些民族之所以崇龙,一方面可能是受汉族崇龙的影响,被龙文化的魅力所征服,另方面也可能是他们的祖先苗蛮族和百越族本来就是崇龙的。
考古发现的属于河姆渡文化范畴,可以说与苗蛮族团有关的龙文物,有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鸟龙纹牙雕。
考古发现的属于凌家滩文化范畴,可以说与苗蛮族团有关的龙文物,有出土于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的玉雕龙纹和人面龙身纹陶轮。
考古发现的属于良渚文化范畴,可以说与苗蛮族团有关的龙文物,有出土于浙江余杭反山遗址的玉琮虎龙纹,有出土于浙江余杭瑶山遗址的龙首镯,有出土于浙江海盐龙潭港遗址的陶杯龙纹。
考古发现的属于石家河文化范畴,可以说与苗蛮族团有关的龙文物,有出土于湖北天门石家河罗家柏岭遗址的玉雕龙形环,有出土于湖南澧县孙家岗墓葬的龙形玉佩,有出土于湖北天门石家河肖家屋脊遗址的盘龙玉雕。
上述龙文物的出现,至少可以说明龙文化已渗入到了苗蛮族团的物质生产、日常生活、精神信仰、祭祀活动之中。
看来,苗蛮族团对龙的崇拜是有基础的,这样的基础使苗蛮族团在被炎黄族团吸收、兼并、容合的过程中,在认同龙标志的问题上没有障碍。也可以这样说:龙是炎黄族团吸收、兼并、容合苗蛮族团的参与者、见证者和标志者。

中华民族由起源到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初起源的时候可称炎黄族团联盟,即炎帝族团与黄帝族团容合为一个比较大的族团,这个族团联盟以黄河流域的中原一带为活动中心。然后滚雪球一般,向东南西北发展。向东发展,吸纳、容合东夷族团,向南发展,吸纳、容合苗蛮族团。到了唐尧、虞舜做族团联盟领袖的时候,也就是大禹建立夏朝之前,基本上形成了更大的族团联盟——华夏族。华夏族依然以黄河流域的中原一带为活动中心,依然像滚雪球一般,向东南西北发展,在吸纳、容合了众多的部族之后,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上形成了汉族。汉族继续发展,终于在近现代,团结其他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形成了中华民族。
而龙,如以上所论述,是中华民族起源的参与者、见证者和标志者。

2016年4月2日于龙凤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