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道百问之六:为什么说龙可以标志整个中华民族?

庞进  2016年4月4日

 

一些对龙文化缺乏深入了解的人以为,龙只是汉族崇拜的对象,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未必崇拜龙,因而龙不能成为整个中华民族有标志。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崇拜的对象,也是汉族之外的众多少数民族崇拜的对象,龙可以标志整个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有五十六个成员。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以龙为标志毋庸置疑。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崇龙、敬龙者有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瑶、白、哈尼、黎、傣、畲、傈僳、仡佬、拉祜、佤、水、纳西、羌、仫佬、景颇、布朗、毛南、普米、阿昌、怒、京、基诺、德昂、门巴、独龙、珞巴、蒙古、藏、朝鲜、锡伯、满、土、鄂伦春、鄂温克、赫哲、回等四十二个民族,其他十三个少数民族从成为中华民族成员的那一天起,就程度不同地对龙文化持理解、尊重、欣赏的态度,对龙的容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持肯定、认同、弘扬的态度。随着龙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文化标志、智慧结晶、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各少数民族也都团聚在了龙的旗帜之下,成为中华巨龙的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讲,“龙的传人”属于整个中华民族,海内外华人都可谓人文意义上的“龙的传人”。
为了说明问题,笔者这里以若干个少数民族为例,简要地介绍、分析一下:

1.壮族
壮族信奉的神祗很复杂,其中属于龙崇拜范畴的有南壮信奉的大火龙王、小火龙王,北壮信奉的五海龙王;与龙崇拜密切相关者有雷崇拜、蛙崇拜、树崇拜等。
蛙崇拜具有图腾崇拜的性质,是壮族的最主要的崇拜。蛙崇拜还有一个神话基础,这便是壮人世代相传,说蛙是老大雷公与三妹蛟龙私通所生,能呼风唤雨,解除旱象;能口吐大火,把入侵之敌烧为灰烬;还能充当雷公的助手,所谓“雷公举斧劈恶人,青蛙提刀后面跟”。这样的传说,实质上是把蛙崇拜与龙崇拜联系在一起了。因为雷是龙的主要取材对象之一,雷和龙具有同一性,雷神本质上就是龙神,因而所谓“老大雷公”,亦可视为“老大龙公”。而“三妹蛟龙”,已明确称其为龙。可见,从神物产生和神物崇拜的角度看,蛙可以说是一个龙子;蛙崇拜完全可以统摄在龙崇拜之内。
壮族的树崇拜基本上也是龙崇拜。壮族人把村寨附近的一棵大树视为龙村,每年二月举行祭龙活动。每逢水灾或其他重大灾害时,壮族都要举行安龙祭祖活动,乞求神龙赈灾。仪式结束后,还要于寨口立碑竖牌,谢绝外人进寨。
壮族的节日很多,几乎每个月都要过节。与龙相关者,有云南部分壮族的农历二月初二杀猪祭龙山,三月初三祭雷神,五月祭龙等。壮族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最盛大、最热闹的节日是三月三歌节。节日期间,舞彩龙、耍板凳龙,是常见的节目。而“敲龙”,则是天等县壮族村民古老的娱乐活动之一。整齐、洪亮的敲龙声,表达和寄托着人们庆祝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龙还被引入壮族民间传统医学,认为人体内有“龙路”,即血液的通道(故有些壮医又称其为血脉、龙脉),其功能主要是为内脏骨肉输送营养。
龙的图案还频频地出现在壮族的工艺品壮锦、壮绣、铜鼓上。
在壮族居住区,和龙相关的景点,首推位于广西龙胜县东南部和平乡境内,以酷似龙之脊椎而得名的“龙脊梯田”——有“九龙五虎”、“大龙抢宝”等以“龙”命名的景观。当地人把“龙脊”四季的景色比拟为:春如层层银带,夏滚道道绿波,秋叠座座金塔,冬似群龙戏水。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是广西二十个一级景点之一。在景区内可以品尝到“龙脊茶”、“龙脊辣椒”和“龙脊水酒”。

2. 瑶族
瑶族祟拜的神灵,与龙相关者有“盘王”即“盘瓠神”(蓝靛瑶称“奔翁”)、“伏羲兄妹”、“神农”(单龙)、“五龙”、“五雷”等。
有关盘王的神话,存在种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盘王即汉族神话中的开天辟地之神盘古——盘古与龙有关,明董斯张《广博物志》卷九引《五运历年纪》云:“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一种说法认为,盘王(盘瓠)与盘古有区别,属于族源神,其形象是一条狗。据《后汉书·南蛮传》、《搜神记》等古籍记载,此狗是高辛王身边的一条既忠且勇的神犬,曾咬敌王敌首立功,高辛封其侯,并妻以美女,子孙繁衍,是为瑶、苗、畲、彝等西南少数民族之祖。——此犬亦与龙有关,在瑶族《盘王的传说》中,此犬被称作“龙犬”,能“像条蛟龙迎风击浪”,能“脱掉身上的毛而变成人”。
瑶族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有的为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祭龙仪式,内容包括求谷魂、祭谷娘、祭盘古、玉皇、神农等,求其保佑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四季平安、钱财顺利。要杀猪献供,猪由全寨人出钱购买,祭毕由全寨人分食。祭祀的同时,举行扫寨活动。祭龙扫寨活动,禁止妇女参加,也谢绝外人进入寨子,已在本寨的外寨人,必须等祭祀完毕才能出寨。云南河口大青山地区的瑶族,还过龙母上天节。时在农历七月二十日。是日,当地群众祭龙,并送龙母升天。
瑶族在举行祭龙仪式时,要跳祭龙舞。此舞为单人舞,由身穿黄色法衣的主祭人舞蹈。   伴奏乐器为皮鼓和小马锣,鼓点随着舞者的步伐变化而变化。舞步有颤身步、摆手步、颤跳步、褡裢步、跳铃步、斩妖步共六个动作。所有动作中突出颤抖,上身扭摆的幅度大,步法多变。
祭龙舞之外,瑶族群众还跳龙虫舞——一种在丧葬仪式中跳的舞蹈。舞前,用山草或稻草精心扎制两条草龙。舞时,由四人上场,其中两人各执一条草龙,另两人各持一合镲,四人围成一个圆圈,脚步为上、中、下三向跳步,以对角穿花程式起舞。下表示地下,中表示地上,上表示天空。基本步法以单跳步为主,左右扭腰晃肩,以镲为节,舞动草龙。下跳为单跳步,自转一圈后下蹲,并击镲舞龙;中跳为前弓箭步,于腹前击镲戏龙;上跳为后点步,身子前倾,并将龙、镲举过头顶舞动。龙虫舞以鼓、锣、镲为伴奏,击鼓者为舞蹈指挥,与击锣者均不参加舞蹈。麻栗坡县的瑶族跳龙虫舞,整个过程均由一人唱经,一人击鼓,两人手持刀,一齐手舞足蹈,偶尔还发出“哦”、“嘿”的吼声。方位强调东南西北,队形大体呈圆形。舞者头、臂、腰、腿、脚都有动作,以膝盖的转动最为明显。
瑶族的雕刻、彩绘艺术别具一格,龙,及凤凰、麒麟等图案,在吊楼、神龛、屋檐挑手、扇门裙板上都很常见。瑶族妇女讲究头饰,常把十多米长的绣花巾盘在头上,谓之“龙盘”。
上述之外,与龙相关者,还有建于宋代,至今有千余年历史的连南瑶族自治县南岗镇南岗排古建筑。南岗排主要有邓、盘、房、唐四个氏族,是惟一建立“龙”组织的连南瑶寨。“龙”系按堪舆家的“风水龙脉”之说,将全寨分为三条“龙”。在每条“龙”的地势中间竖一大石,称作“龙头”,东“龙”为唐姓所居;西“龙”为盘、房和部分唐姓所居;中“龙”为邓姓所居。虽划分地缘,但中、东两“龙”是血缘组成,仅西“龙”才按地缘划分。这种聚族而居的原则,有利于“龙”的首领即“龙头”管理内部事务。“龙头”每三年选举一次。

3.苗族
苗族崇拜龙。龙在苗人的生活中主要是以保护神的身份出现,几乎每一个苗人都认为有一条龙庇佑着自己的村寨。苗族节日中的“白洗芦笙会”、“龙船节”、“拉龙迸寨”、“祭桥”等等,都是以龙崇拜为主要内容的节日。出现在苗族服饰上的蛇身人首龙,与族祖崇拜有关,具有一定的图腾意义。按照当地人的解释,这种龙分雌雄,赤面为雄,白脸为雌。其肚腹处被挖空一块作为透视点,内有两个小人。苗族传说,大地上开始出现的是龙身人首的乌基和代基,后来才有苗人的十二个宗支和一百四十八个姓。蛇身人首龙之外,苗族服饰上还有牛龙、狮龙、象龙、马龙、羊龙、鸟龙、蛇龙、蚕龙、猪龙、穿山甲龙、虹蛾龙、螟松龙、鱼龙、泥湫龙、螃蟹龙、树龙、花龙等,这些龙,既是苗民万物有灵观的反映,也说明了龙取材的多样性。
关于牛龙,有说与炎帝有关,因为传说中的炎帝形象是人身牛首。相传炎帝被黄帝打败后,偏守蛮荒的南方一隅,跟随他的苗民也跋山涉水最后落户在西南山区,或说是炎帝这位中华民族的“农神”、“谷神”,最后成了管辖南方的天帝,被本是当地土著的苗民认做了自己的始祖。于是,苗人就绘制牛角龙,以示崇拜。也有认为牛龙与蚩尤有关,因为传说中的蚩尤形象以牛角为标志。以蚩尤为统帅的九黎族被黄帝打败后,一部分向南迁徙,至西南山区,成为后世的苗族之祖。
白洗芦笙会是贵族省黔东南施秉县白洗一带苗族传统节日,又称二月芦笙节。于每年农历二月中旬午日开始举行,为期三天。其来历有传说:古时某年天大旱,土地龟裂,五谷不长。人们求龙降雨,但屡求不应。一个偶尔的机会,人们用竹筒吹着求雨,龙听到后,马上起雨。因此这一带的苗族规定:生活在江边的苗族,划龙船求龙降雨,生活在高坡上的苗族,吹竹筒求龙降雨。后来,吹竹筒演变为吹笙,而且形成了芦笙会。届时,周围的地坝、新桥、双井、翁西,以及黄平县的谷陇、新州、重安和凯里市的旁海等地的苗族群众纷纷赶来。活动先从白洗的长山寨开始,周围村寨的芦笙队,在村里有威望的老人带领下,到长山寨的古爬坡顶吹奏,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第二天活动移到其他山寨。
苗族世代相传的古歌《枫木歌》中说,最早这个世界上有十二条水龙,十二条旱龙,水龙由水牛主管,旱龙由人主管。苗家人主要以养殖农耕为主,因此苗家人招龙,主要是招“水牛龙”。希望招回水龙后,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招龙节一般在山顶举行。届时,寨子里各家各户选出的代表——皆为十四岁以上男子,在祭师的引领下,扛着铜鼓,背着祭品走向山顶。到山顶后,祭师和寨子的长老们摆好祭桌,由祭师开始抛撒“招龙米”,并念招龙词,击敲铜鼓配合。念完招龙词,大家即开始返程。一路上,祭师继续抛撒招龙米,每过一个山头,都要插上一个招龙的白纸钱。当招龙的队伍来到了“迎龙坪”时,寨上的男女老少早已在此等候了,供桌上摆好了祭品,祭师将各家各户聚集的招龙米和村民们在附近的龙脉上挖来的龙土,连同猪肉一起分发给寨子里的各家各户,表明已经将龙引进了各家各户,得到了龙的护佑。
另外,苗族还流行接龙舞、“长衫龙”芦笙舞、龙灯舞等习俗。

4.侗族
侗族村寨的选址讲究风水。山间水过之小片平地,侗族人认为是“龙嘴”,视为理想的寨址,侗族人称为“坐龙嘴”。寨子依靠的山脉叫做“龙脉”,龙脉止处的平坦地方称为坝子,龙脉到此称为“龙头”,龙头前面的缓坡地带即龙嘴部分,这便是寨子中人家立屋的地方。侗族村寨大致按宗族划片筑居,往往一个宗族找一处龙嘴筑居。在寨子中间,宗族团团而居的地方,多半会有一座鼓楼,这个鼓楼也就是一寨之穴位。穴者为山水相交、阴阳融凝之处,也即是龙脉止聚、冲阳和阴、土厚水深之地,故为一地最吉利之要点,亦叫“龙穴”。
侗寨的寨尾或寨头及鼓楼附近,建有一些木桥,木桥有廊有顶,俨然一座廊桥,可以避风雨纳清凉,故称“风雨桥”。风雨桥一般是坐落在龙脉消歇隐退处及一寨的水口之位置,起着贯通龙气的作用。
侗族有在农历的三月初三过“花炮节”的习俗。此节的来历说法不一,桂北侗族的说法是:很久以前,一位姑娘在河边看到一条水蛇追捕一条水花鱼。姑娘打死了水蛇,使小花鱼得救。第二年的三月三日姑娘又到河边洗衣,突然看见一位美貌的少女站在水面上,向天空撒花。岸上的人争先恐后地去接飘落的鲜花。姑娘呆呆地看着,忽听少女亲切地对她说:“我是龙王的女儿,去年的今天被姐姐搭救,今天特来谢恩。”从此,龙女常到人间娱乐。后来龙王知道了,就把女儿关起来,不准她与人间往来。人们怀念龙女,便不约而同地来到江边集会,开展散花活动,以后逐渐演变为花炮节。
牯脏节是侗族古老的属于信仰类型的节日。既有祭祀祖先的内容,亦有祝愿丰收的含义,同时还有“接龙”、“祭龙”的内容。历史上的这种活动一般每十一年举行一次,盛行于南北侗乡。但由于它的仪式庄重、礼节繁锁、消费很大,近百年来在大多数地区业已消失,惟镇远报京和剑河小广还举办过一两次牯脏活动。
报京的牯脏节,要选出一人任牯脏头,每隔十二年过一次。在这当中的第七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一次“接龙”活动。接龙活动主要是从邻村稿雪寨接回一头白水牛。——在报京侗家的心目中,牛是龙的象征。
侗族乡民还有在喜庆佳节跳《踩鼓舞》的风俗。踩鼓舞是以木鼓作为伴奏的鼓舞,是一种祭祀性的舞蹈,继承古老的传统舞蹈动作较多。报京侗寨称木鼓为龙鼓。相传以前在这里有一个大水潭,乡民们踩鼓前都要“引龙”,这里的侗家人对龙极为敬重。每五年都要招一次龙。在凌晨2点钟时,乡民们吹着芦笙前去“引龙”,将一头披红挂花的水牯牛从山梁上,按照规定的路线,牵到水潭边祭龙。为了引龙,尽管村寨的土地有限,但也没有在水潭边盖屋,故水潭至今尤在。

5.毛南族
毛南族以龙为图腾,龙的形象、龙的影响在毛南族人民生活中无处不在。龙的最大节日是分龙节,又叫五月庙节,它是毛南族一年一度祭祀龙的传统大节。
毛南族居住区,因地势、气候、民俗的不同,分为上团、下团两个区域。因两团分别举行祭祀龙的活动,故称分龙节。另有传说,每年农历夏至后的第一个辰日(龙日)前后,天上的龙开始“分水”。人们可以安排农活,争取丰收。因是在龙的分水之日过的节,故称分龙节。
起初,“分龙节”活动要在“三界庙”里集体举行,故又称“庙节”。节日前一天,各村寨在庙前举行集体的杀牛祭龙活动,谓之“椎牛”,以祈求龙王爷均匀降雨,保佑毛南人五谷丰登。现在,“分龙节”杀牛祭龙的仪式已不再举行,节日期间除传统的家祭、家宴之外,还举办盛大的对歌、赛歌、舞龙、舞狮等活动。青年男女们则趁分龙节的机会唱歌传情寻找意中人,所谓“五月分龙是端阳,哥妹同来祭龙王。今年哥妹同排坐,明年哥妹进洞房。”
毛南族的雕刻和编织独具民族风格。雕刻有石刻、木刻两种。所刻制的石柱、石碑等,均有栩栩如生的龙、凤、麒麟、仙鹤、寿松和几何图案花纹,深得附近各族人民赞赏。

6.彝族
彝族有许多自称和他称,其中的他称“罗罗”彝语意为“龙虎”。其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彝族崇拜龙虎而把自己称为“龙虎人”,即“罗倮泼”;二是相传历史上彝族中有个首领被封为“龙虎大将军”,于是就把自己称为“龙虎人”。
支嘎阿鲁(又名“支格阿龙”)是彝人传说中的创世英雄。据彝族史书《勒俄特依》载,支嘎阿鲁出生后,被母亲抛弃,由“瓦娌龙母”将其养成人。支嘎阿鲁的原名叫“吉支嘎阿鲁”。“吉支”为鹰之意;“嘎”则为“合”之意;“阿鲁”是龙的尊称。这也就是说,“支嘎阿鲁”含有鹰、龙、人三种因素。从中可见古代彝人对龙的崇拜。
西南民族学院沈五基教授认为:彝族普遍崇拜龙图腾。凉山彝族祀“支格阿龙”为远祖,被奉为经典之一的传奇古诗《勒俄》,有专章记述“支格阿龙”的丰功伟绩,奉其为再造大自然的英雄。凉山对龙的崇拜表现在各个方面,凡是认为庄严、美好和崇高的事物(包括自然实体如山岳等)和行为,都用“尔尼”(即词素意义为有龙居)称呼。如果一个人的言论准确有预见性,大家就恭维他,说他长的不是人口而是龙口。“尔比”是彝族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文学形式。“尔”意为“龙”,“比”意为“鸣”,龙鸣虎啸之鸣。“尔比”一词的综合意义是龙的声音、龙的语言。所以,“尔比”是神圣的、荣耀的、崇高的、庄严的,会用“尔比”的形式说话办事的人是受崇敬的人。
彝族以龙为图腾也有来自史料的依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哀牢夷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牢山。尝捕鱼水中,触沉木若有感,因怀妊。十月,产子男十人。后沉木化为龙,出水上。沙壹忽闻龙语曰:‘若为我生子,今悉何在?’九子见龙惊走,独小子不能去,背龙而坐,龙因舐之。其母鸟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子曰九隆。及后长大,诸兄以九隆能为父所舐而黠,遂共推以为王。后牢山下有一夫一妇,复生十女子,九隆兄弟皆娶以为妻,后渐相滋长。种人皆刻画其身,像龙文,衣皆着尾。九隆死,世世相继。”《华阳国志·南中志》亦载三国时的诸葛亮,在为西南夷作图谱时,曾“画神龙、龙生夷及牛马羊”等。哀牢夷、西南夷,是居住在我国南方的包括彝族在内的各少数民族的远祖。
居住在云南哀牢山区新平县的彝族有“龙树林”的信仰。龙树林通常位于龙潭或龙箐四周,当地的人们相信这些地方之所以能源源不断地流出水来是因为有龙住在龙潭或森林下的土壤里,森林里的树木是“龙角”或“龙须”的化身。“龙”在彝族传统的宗教观念里是水中之王,是司掌水的神,同时还被赋予了农神、寨神、自然保护神、福禄神等文化概念。当地的人们相信洪水、滑坡、泥石流和干早等自然灾害是龙对人们行为不恭的惩处,如果有人破坏了“龙树林”里的树木,龙将恼怒而不供水。因此,“龙树林”受到严格保护,不准任何人砍伐,甚至放牲畜也不允许。并且每年都要定期祭龙,遇到天旱时还要到有水的地方举行郑重的“接龙”仪式。
彝族每年都要祭龙,逢十二年一轮的马年、马月、马日,则要祭大龙,彝语叫“德培好”节——此俗透视出在彝人的心目中,马与龙具有不同寻常的关系。每个彝寨都在附近的山坡上选有一棵龙树。彝族禁砍龙树和挖龙泉(山泉),禁在龙树和龙泉旁大小便。祭龙前,要先推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为“龙王”(有的地方叫“龙头”),由龙王带领大家拜龙树、祭龙神。有的地方在山上建起祭坛,龙王领着大家抬上供品,登山拜祭。一般人只能在两个神坛前拜祭,再上就算禁区。只有龙王例外。
云南石屏县哨冲镇居住着古羌后裔彝族尼苏支系,人们称之为花腰彝。花腰彝舞龙神秘而别具特色。这里的龙有雌雄之分,女子舞青龙代表雌龙,男子舞黄龙代表雄龙。舞龙姑娘年龄都在十五岁至十八岁之间,年轻力壮。一条长龙由十二个姑娘共舞,代表十二生肖,也代表十二年。影片《花腰新娘》即以彝族花腰女子舞龙队的成长故事为素材。

7.蒙古族
建于公元13世纪的元朝,是由蒙古族一统中国的朝代,专制皇帝对龙纹的垄断就是这个时期开始的。据《元史·世祖四》载,忽必烈曾于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下诏,“禁缯缎织日、月、龙、虎及以龙、犀饰马鞍者”。之后,又于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对皇帝的服饰用龙做出了“天子冕服……匝以云龙”、“衮龙服……升龙四、复身龙四”、“蔽膝……绣复身龙”(《元史·舆服一》)等规定。元朝宫廷中的舆辂、仪仗等也多用龙纹,如“金装雕木云龙”、“青绣云龙瑞草”、“龙头竿绣氅”、“五色龙旗”(《元史·舆服二》)等。
蒙古族的“独贵龙”运动,是中国近代反帝反专制斗争史上坚持最长的运动之一,从1858年(清咸丰八年)始到1930年,历时72年。“独贵”在蒙语中系“圆”之意,凡参加“独贵龙”的人到指定地点,围成圆圈形,共商斗争大计。他们在讨论通过的决议上,或给王爷的呈文上签字,均呈圆圈形,“独贵龙”一词即由此而来。将圆圈形以“龙”相称,反映了蒙古族人对龙的认识,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三星他拉村的红山文化玉龙,就呈圆圈状。
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居住着五千余名蒙古族同胞,是云南省蒙古族的一个主要聚居地。其祖先是于公元1252年随忽必烈所率大军进入云南的。元朝灭亡后,留在云南的蒙古将士,为了生存,逐渐向凤山脚下、杞麓湖畔聚集。面对湖水,他们学会了划船捕鱼,并效法当地汉人,在吃饭时抓把冷饭撒到湖中祭龙。村中每年也定期在龙王庙“做龙会”、“祭海会”,还要划船至湖中将买来的鳝鱼及鱼放生,在渔船上摆香案上供品及念经以取悦于“龙王”。其族的英雄人物阿扎拉,勤劳勇敢,能制服恶龙及水患灾害,威力无比的龙在有些传说中变成了阿扎拉背箩中的小泥鳅似的东西,哪儿需要水,就把它放在哪儿,让龙帮人们搞好生产,不让其淹田地庄稼、毁坏房屋。又有传说:当年是阿扎拉用草扎了一条龙,用牛鞭一抽,草龙变成了一条活的大青龙,载着阿扎拉和小伙伴们从蒙古草原飞到云南通海的。所以,龙是有功之神。明清以来,村民还为阿扎拉建了庙宇,后坍塌。现在,村中虽无专门的阿扎拉庙,但在村中如中村观音寺仍供有阿扎拉神像、桃家嘴村的北海观音寺中亦供有龙王像和阿扎拉像。村中一些水井旁供有石雕龙王塑像,建有小庙和石神龛供人们祭拜。由于受生产方式及周围汉等民族文化的影响,兴蒙蒙古族的龙文化也延伸到一些文艺活动中,如过民族节日及“做庙会”时,兴蒙姑娘要耍龙、中老年妇女表演板凳龙、划旱船等节目。(据马世雯《通海蒙古族与龙文化》,云南信息港旅游频道2006年9月24日)
定居在云南的蒙古族同胞还创制了一种名为“龙头四弦琴”的乐器,以代替几近失传的“马头琴”、“好比斯”。龙头四弦琴的琴端雕有栩栩如生的龙头。
龙的形象还在蒙古族的工艺美术作品中有所反映。如凤嘴龙把铜壶、龙吟蒙古刀、龙行天下蒙古刀、龙凤图案木器彩画、双龙纹蒙古鼓,等等。

8.藏族
藏族的龙崇拜有两个来源:一是受汉族龙崇拜的影响,二是接受佛教中的龙王信仰。
受汉族龙崇拜的影响,可以从原始苯教中看出来。在信仰佛教之前,藏族群众普遍信仰原始苯教。原始苯教认为地下、河、湖、井都驻有龙,它们守卫着秘密的财富。龙有时也驻在山尖上、坟堆上、树木上、冰川上。有一首《赎罪诗》说:“龙王住在所有的河流中……细腰的蚂蚁,金色的青蛙,松蕊石色的蝌蚪,贻贝一样白的蝴蝶,这就是它们的眷属。”在藏族苯教经典《十万龙经》中有人身蛇头、人身马头、人身狮头、人身熊头、人身虎头、人身龙头、人身鼠头、人身羊头、人身牛头、人身豹头、人身猪头、人身鹿头、人身孔雀头等图像的记载。这些不同形状的龙神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带有蛇尾或鱼尾,这说明苯教说的龙是想像中的动物,“它的基本形态是蛇或鱼,又兼有很多兽类及人的一些特点,是由多种动物集合而成的”。(班班多杰《万物有灵论·原始宗教》,佛教图书馆2006年12月30日)这样的认识,与我们的“多元容合”说相一致。
谅鲁寺是位于阿里札达县的苯教寺庙,此寺的大经堂里,塑有一条似蛇的长龙。其壁画式佛龛上,有绘龙和雕龙,其形状也取自汉族的龙。另外,据说唐朝文成公主曾将龙纹瓷碗首次带进西藏,此碗遂为藏族群众所喜爱。龙神还是藏族人的灶神,其化身是蝎子。藏民在喜庆节日里,往往要用石灰在灶上画只蝎子,并保持灶台清洁,以避免惹怒灶神。新娘子在结婚当日,要面对灶神唱酒歌,表示祝祷之意。
接受佛教中的龙王信仰表现在各个方面。如干旱祈雨诵龙经的习俗:请喇嘛诵读三大龙经(《十万白龙经》、《十万花龙经》、《十万黑龙经》),同时由妇女身背佛经一个接一个地排成单行队列,沿着寺院和农田转圈儿。
龙女是从佛经中走出来的。藏族相传吐蕃王赤松德赞曾和一龙女有交往。莲花生(吐蕃时代的密教大师)进藏后,担心龙女作祟对王不利,就施法把龙女驱赶到位于拉萨东郊的蔡公堂。近千年之后,六世达赖偶尔与龙女相识,他欣赏、爱慕龙女的美貌,同情龙女的遭遇,于是就将龙女请回龙王潭(修建布达拉宫时挖土形成),并在潭中央为龙女建造了宫室。
“龙鼓舞”藏语称为“勒什则”,是流传于青海省黄南州的原始祭祀舞蹈,每年于六月跳神会时在神师的引领下边击鼓边跳,以祭祀神灵、禳灾驱邪、保佑村民人寿年丰。藏民的酒器讲究用银碗或龙碗,碗口三方还需沾三点酥油,以图吉利。而藏族的金银器皿,也多刻有龙的图案,且雕琢得玲珑剔透,可作为珍贵的艺术纪念品收藏。

9. 回族
回族信奉伊斯兰教,但也喜爱龙、崇敬龙。一些回族群众认为龙是一种真实存在但比较少见的神奇动物,它生活在水中和天空,能打雷起雨,比一般动物更稀奇,更有威力。
回民中有姓“龙”的,一些官名、居住地的地名也多有带“龙”字者。云南回族将祈雨时使用的铜牌称作“龙牌”。辽宁沈阳的回族群众有正月十五舞龙闹元宵的习俗,其龙舞有“龙翻身”、“龙蜕皮”、“龙戏水”、“龙盘柱”等动作、套路。回族的食品中有用发面、牛肉馅等蒸制做成的“肉龙”。一些清真寺,也以龙凤图案为装饰。

综上所述,可以说:中华民族的绝大多数成员都是崇龙敬龙、认可龙为中华民族标志的。当然,也会有极少数人出于种种原因不崇龙不敬龙,对龙作为整个中华民族标志的事实不予认可甚至反对,这当然无碍大局——这里通行的是文明社会的“多数决”的原则。

2016年4月4日于龙凤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