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丙中:端午节是中国人的认同文化

采自“东北新闻网” 发表时间:2007-6-19   

 

人物档案

高丙中,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中心副主任。1962年生于湖北,1978年考上大学,先后在湖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学习,曾在美国的夏威夷大学和UCBerkeley做访问学者。著作有:《民间风俗志》、《居住在文化空间里》、《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满族的社会组织》(译著)等,已发表论文30篇。

今天是民族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是夏天的节日,独特的、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他们从中感受到了欢乐、感受到了亲情、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与爱国的信念,也因此成为我们的文化血脉。可是,韩国的“江陵端午祭”在2005年首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不能不给我们以启示和反思。今天,对于中国的一些城市人口,端午节只是粽子节,而凡是看过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的人都无不感叹,那确实是韩国全民的节日,人们都会为其盛大的场面所感染。我们并不反对甚至很高兴地看到“端午”传入周边国家,融入了当地历史和文化血脉,成为他们的节日,而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我们自己:我们民族有端午这么好的东西,我们却给忽略了、遗失了。如何让端午成为我们的民族自信、让我们后代的血管里流淌的依然是绵延了千年的文化血脉成为我们重大的责任。

端午与夏至合为一个节日,丰富的习俗与爱国情感交织在一起

记者: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沉浸在欢乐之中,首先请您给我们讲讲端午节的由来?

高丙中:端午节的由来主要还是与节气、与古代生产、生活有关。端午节又称重午节、端阳节、浴兰节等,是夏季里最重要的节日。端午节最初的时令是午月午日,有时还突出它的正时是在午时,所以也叫重午节:午月为斗柄指午之月,即农历五月;午日即农历五月十二支纪日的第一个午日。大约魏晋以后,由于用干支表示的节日不便记忆,形成代之以数字日期的趋势,端午被定在五月初五。端午节在许多地方又称为端阳节。端阳者,阳气之端点也。这就是说,端阳是阳气盛极,阴气即将回升之义,这个转折点就是夏至,这个时间对古人来说是十分重视的,很多地方把夏至当成节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端午节和夏至节并行于世,同时,两者的习俗逐渐合流。《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以粟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啖。”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夏至节日食粽。”从这两条文献可知,粽子本是夏至节的食物,却被初五的端午节借用,说明端午和夏至(端阳)的合流。一些地区如湖北长阳,初五称为头端阳,十五称为大端阳,二十五称为末端阳。这种大小端阳节的系统化就是古端午和夏至的节俗混合之后重新整合的结果。

记者:您刚才提到粽子本是夏至节的食物,为什么夏至“选择”了粽子呢?端午节最重要的标志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什么样的关系?

高丙中:吃粽子的习俗可谓源远流长。关于粽子的起源及其形制有几种传说,其中最流行的是屈原的传说。南朝吴均《续齐谐记》的记录较早:“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年,长沙欧回见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见祭甚善,常苦蛟龙所窃,可以菰叶塞上,以彩丝约缚之。二物蛟龙所畏’。”后世粽子的传说大多与此有关。赛龙舟也和吃粽子一样在古代被认为是纪念屈原的活动,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闻一多的研究结论是这两大节俗都由龙图腾崇拜转化而来:“古代吴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龙子’的身份,藉以巩固本身的被保护权,所以有那断发文身的风俗。一年一度,就在今天,他们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或裹在树叶里,一面往水里扔,献给图腾神吃,一面也自己吃。完了,还在急鼓声中划着那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上作竞渡的游戏,给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这便是最早端午节的意义。”端午的节俗吸收了古文化因素,但基本形态完全是汉唐的文化创造。纪念屈原的观念流传至今已千余年,说明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对爱国主义的崇尚,对爱国行为的敬重,这种普遍的爱国情感与节日的具体习俗行为紧密相连,深沉而久远,赋予了端午节的独特而重要的内涵。

记者:端午节还有哪些重要的习俗?

高丙中:端午节习俗很多,仅就节日符号来说,并不比西方的圣诞节要少。概括地说,其一是广泛在窗门处悬挂菖蒲、艾蒿;其二是身上缠挂各种端午索;其三是用符图驱邪;其四是饮用药酒;其五是吃粽子;其六是划龙舟或赛龙舟;其七是姻亲交往。悬挂菖蒲、符图,缠挂各种端午索、饮药酒的习俗都与人们的观念有关,进而形成习俗,其目的都是要驱邪辟凶。古人认为的“邪”从何来呢?有什么“邪”需要驱呢?主要是夏季高温、高热,人们面临的瘟病、虫害的威胁。艾蒿、菖蒲长期被相信具有巫术和药用的双重价值,南宋《梦粱录·五月》记:重午“以菖蒲或通草雕刻天师驭虎像于中,四围以五色染菖蒲悬围于左右”。端午期间历代沿袭用彩色或曰五色的线、缕、索作为驱邪辟凶的节物,可以概称为端午索。这种习俗形成甚早。《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东汉《风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旧时,道教宫观端午节有用朱砂笔在黄表纸上画符馈送或出售的习俗,供民间端午贴在门楣上辟邪。1929年的民间习俗调查所记录的广州午时符有两种图,一是天师像,一是太极八卦图,所配的文字是一样的:中间是“敕令五月五日午时书破官非口舌鼠蚁蛇虫一切尽消除”,两侧是“艾旗迎百福”和“蒲剑斩千邪”。作为端午习俗的药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黄酒。蒲酒也叫菖蒲酒、菖华酒等,古代民间常在端五制作、饮用,俗云可避瘟气。虽然蒲酒之名史不绝书,但是近世民间以雄黄酒最普及,饮雄黄酒成为习俗,也成为家喻户晓的《白蛇传》情节的。此外,起码在南北朝的时候,古人就有端午节用兰草兰花调配洗澡水的习俗,所以雅称“浴兰节”。端午节前后,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于是俗称端午节为“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七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端午节是一个关爱生命、展现群体活力、表达亲情、增进社会团结的节日

记者:看来端午节的习俗真是丰富多彩,我们从这些习俗里能发现我们的先人、我们的民族许多美好的生活愿望,但是,也有人认为端午节的习俗过时了,对端午节并不甚重视。

高丙中:端午节是古人敏感地应对气候节令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的节日,并形成了一系列中国人强烈认同的节日文化。“端阳”的这个时段已经是夏季炎热的时候,避暑热,驱蚊虫,防瘟疫,是摆在眼前的要务。我们的先人根据当时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因地制宜地筛选了各种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的层面能够起作用的物品和活动,作为习俗传承下来。这些习俗如果按照今天的科学技术的尺度一项一项来衡量,有一些可能没有实际的功能,有一些仍然具有比较充分的合理性并且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端午节的习俗的内涵十分丰富,在整体上传承的文化价值毫无疑问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记者:那么,作为当代的人,我们应如何认识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习俗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心理,端午习俗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

高丙中:首先,从总体上说,这些习俗与人们送灾驱疫的信仰和祈福保平安的朴素愿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体现的是关爱生命的主题,是卫生与健康的主题。各种个人配饰、居室装饰、特色饮食和赛龙舟、走亲戚的活动,都是关爱生命的表现:艾蒿、菖蒲、雄黄的各种运用是要维护生命、走向健康和强壮,粽子的性质表示调和阴阳,赛龙舟是通过体育竞技磨砺与讴歌生命力,妇女回娘家探亲是生命报本、感谢生命之源的仪式。其次,在社会历史层面,端午节传承的是对于高于个人生命的社会价值的信念。生命可贵,值得采取各种手段加以珍惜,但是对于一个社会还有比个人生命更高的价值,有时候,为了这些价值是应该牺牲个人生命的,那就是对国家的忠诚,对自己的操守、人格的坚持。端午节是一个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这一点从汉代开始,逐渐成为全国性的共识。第三,在日常生活层面,端午节是一个表达亲情、进行社交、增进社会团结的机会,其节日氛围的主调是“夏天一样的火热”。妇女回娘家,订婚的人家送节礼,有情的男女送绣品传情,如香包、手绢、鞋袜,一个地区的村子之间赛龙舟,既加强了村社内部的凝聚力,也强化了村社之间对于大家所属的共同体的认识。竞争是互相联系的一种方式,而且大家竞争的是一个共同承认的荣誉,这样就把整个地方营造得热情洋溢,甚至情绪激昂。可以说,端午节是一个娱乐和参与指数都比较高的节日,是一个小孩有得玩,青年男女有得盼,媳妇有得闲,男子有得闹,大家有得看的节日。

端午节具有久远的历史根基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其观赏性、参与性还有可持续开发的空间

记者:是的,时至今日,端午节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十分受欢迎的,挂艾草、包粽子、赛龙舟在许多地方进行得如火如荼,那么,这些习俗符号及行为在当今社会是否被赋予了或挖掘出新的意义?端午节应如何与时俱进,不断发挥它独特的功能?

高丙中:端午特有的物品和节日符号在上面已经提到,这些特色性的符号和物品都具有久远的历史根基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审美价值、社交价值还有进一步推广的余地,其观赏性、参与性还有可持续开发的空间。比如就像春节期间的梅和水仙,清明期间的柳,中秋节的桂,端午期间是可以利用蒲艾进行环境装饰的。这些装饰植物的开发和在城市的商业推广是能够形成产业的,西方国家的圣诞树栽培、销售就是一个很大的产业。借助蒲艾的装饰,政府也可大力宣传卫生与保健的科技知识,推动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端午节的手工制品既有比较简易的,如端午索,也有难度高的,如绣品中的香包(荷包),还有趣味性强的艾虎。大家知道,情人节的玫瑰是很大的生意,端午节的香包也可以是很大的生意。这些吉祥物、纪念物既可以作为手工技艺在民间传承,也可以作为应节商品开发,让市场也成为传承文化遗产的积极力量。此外,对赛舟的龙船的微型手工制作,可作为居室摆设的艺术品、装饰品,这些都包含普通中国人所欣赏的象征意义。粽子是中国食谱中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代表作,其形制、配料以及传说都蕴涵着中国文化与历史的精粹。许多人家包粽子都有自己的形状、内容和口味,这些美味的总汇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可是,现在自家包粽子的少了,到市场买现成的多了,许多人家已经失去了包粽子、吃粽子的家学及其乐趣。所以,提倡一家人在一起包粽子的传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举办地方性和全国性的粽子厨艺比赛,并进行现场电视直播,是比选美选秀更有社会价值的工作。纪念屈原是端午节的一个主题,但是这一主题在现代之前只是体现在传说之中。从抗日战争开始,中国现代进步知识分子主动参与进来,形成了采取诗会的形式纪念屈原的新传统。中国的节日习俗有把诗歌文字纳入文娱活动的文雅传统,如春节的春联、元宵节的灯谜,中国历来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文雅昌明的国度,现在教育普及,更有在生活中推广诗歌传统的群众基础。以纪念屈原为名义的诗会与赛龙舟相呼应,一雅一俗,一静一动,才能够比较全面地在社会生活中体现中国的古典传统。

记者:许多人觉得赛龙舟是一项应该大力发扬的群众文化和体育活动。

高丙中:是的,赛龙舟是一项政府应该发挥作用、群众全面参与的文化、体育活动。赛龙舟是集体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民俗心理的依托。它是一种对抗性的体育运动,也是一种传统和艺术的展示。龙的装饰、选手的装扮、鼓手的指挥,都可以是艺术的展示,再加上拉拉队的表演,身临其境是振奋人心的。而现在每个城市都有水系,大多能够安排龙舟的比赛活动。一个街区可以有对抗赛,城市之间、省区之间可以有挑战赛,全国可以有锦标赛。如果再配以端午放假的制度,媒体大力介入,那一定是中国的公共空间的一件盛事,一个节日焦点事件。这将是中国的公共生活的一股永远的活力,一股强大的凝聚力。许多地方在最近二十多年里一直在沿袭传统的赛龙舟活动,以福建、台湾、广东、贵州、湖南等地区为代表,偶尔也有一些跨地区的邀请赛,应该说,这项运动如果能够在端午节日文化的烘托下发展起来,反过来带动端午习俗的全面复兴,我们自然就保护了一项无可争议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作。

同时,现代世界的一个民族要显示文化自信,途径之一就是标榜自己所钟情的特定的体育运动项目,这种特色运动项目要在本国有历史传统,有普及性的群众基础,最好有比较好的对抗性和观赏性,这样的项目我们发现美国有美式足球,日本有相扑,韩国有跆拳道。乒乓球是中国的强项,但是不具备认同文化的条件。具备基本条件的是围棋和龙舟运动,而赛龙舟是一个较有资源优势的选择。龙舟运动再配以游泳运动,将是一个很好的中国特色与世界性结合的项目。

记者:如何看待韩国的“江陵端午”在2005年首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国的申报工作进行的怎么样?

高丙中:韩国申遗成功对我们的端午文化不会有什么冲击。无形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享的财富,我们的文化传统中的一些原生的要素被传统上认同我们的文化的周边国家继续认同,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一件坏事,最起码我们要看到其中对我们的积极意义。据我所知,江陵端午祭其实与我们的端午节不是一回事。韩国的端午祭实际上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的,这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唯一的相同点是时间框架,都是在中国的端午节期间举行。这是因为韩国以前长期采用中国的夏历。韩国申遗成功实际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启示:他们把传统的文化活动注入了现代的元素,成功地实现了地方传统的现代转型,并得到了国际认同。我们与其抱怨,不如积极思考这对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借鉴意义。韩国以端午的名义申遗成功,给予我们的文化提醒是:在经济发展下的社会转型期,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否则,在全球化时代,我们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之根将会丧失。

记者:进入现代社会,我国传统节日有弱化的趋势,感觉只有春节还比较受重视,您认为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传统节日确实不适合现代社会了,还是我们忽略或遗忘了?

高丙中:与日本、韩国不同,上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我国主流知识分子在创造现代思想体系的过程中所走的路线是“破旧立新”,而不是通过传统、借助传统创造新文化。这种思维倾向落实在民众的生活方式上,就是对传统习俗的污名化,以便破除“旧风俗、旧习惯”。民俗被贴上“封建”、“落后”、“迷信”的标签,就不可能在公共空间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只能在社会的边缘,以隐蔽、扭曲的形式存在。在最极端的时期,公开的民俗活动甚至完全被取缔了。节日民俗有过这种遭遇,即使后来民众可以自发恢复,它们也只能以支离破碎的形式出现。今天,对于中国的大多数城市人口,端午节只是粽子节,就像元宵节、中秋节只是吃元宵、月饼的日子,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退化了,尽管有人认为这是时代的进步,但是我们认为这是民族文化的悲哀。

端午节是中国人的认同文化,建设、丰富和发展传统节日是我们的责任

记者:从总体上看,传统节日及习俗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高丙中:其实,传统的节日习俗是可以和现代生活方式结合的,这是许多先行现代化国家的历史经验。我们一直在学习西方如何创造新技术,我们却没有用心注意别人怎样保护传统。对传统出现了两种态度:西方人利用新技术服务于他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尽管这样做的结果可能仍然是渐渐地改变了传统;而我们却痴迷地为了新技术而牺牲自己固有的生活方式,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逐渐在忽视和否定了民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文化。前一种路向给平凡的人更多的幸福感,后一种路向给民众百姓更多的迷茫和失落感。当我们觉得自己的物质生活已经接近发达社会的时候,我们需要通过找回自己的文化生活来找回自己,找回自己的信心。

对于一个民族国家来说,文化有认同文化和消费文化之分。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的认同文化。而另一些文化,我们会使用、享受它们(往往要花钱),甚至非常喜好它们,但是我们只是看重它们的功用,用完了,就过去了,有点像我们每天用水一样。我们只是作为个人消费它们,尤其是好莱坞大片,是这种体验的代表。一个共同体有多大的凝聚力和自信,取决于它有没有足够的认同文化,因此认同文化对于一个民族国家来说是无价之宝。而认同文化几乎都是传统的(或许有老传统、新传统之别),其中,传统节日民俗是一个主要的部分。所谓传统节日民俗,当然是现代生活中被认为是传统的节日民俗,而非文献的或传统时代的东西。

记者:您是否对端午节的复兴充满希望?

高丙中:不管以什么方式,国家机构和公共知识分子对于建设、丰富和发展本民族的认同文化是责无旁贷的。推动传统节日民俗的复兴和发展是我们完成这项使命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自发地以身体力行启动了复兴节日民俗的工程,那么我们今天要自觉地来推动它,让它有更好的机会与当代社会契合。

我们认为端午习俗完全可以借助现代物质条件、城市空间得到恢复,并且获得新的发展。它的丰富多样的活动和内涵使它在当前显得比其他节日习俗更有复兴、发展的潜力。有丰富的内涵就有多种可能性,它能够在复杂的历史中演化而成,它就可能有更大的适应力与感召力,关键是要注入新的资源,给予新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