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二月龙抬头

www.loongfeng.org 庞进  2005年12月1日

 

祥龙报瑞春来早,转眼间到处都见绿色了。农历二月初二,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龙抬头节。这一天,北方农村普遍流行吃炒豆的习俗,并有“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还有“龙抬头日兆”的俗信,认为这一天的阴晴可以预卜一岁的涝旱,天气晴好主旱,天阴下雨主涝。

传说是很有趣的了:一千多年前,玉皇大帝对武则天这位女士穿龙袍坐龙椅看不惯,就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司管天河的白玉龙,即《西游记》中驮唐僧西天取经的那匹白龙马——大概是一路上遍尝了人间疾苦吧,不愿意看到天下百姓因颗粒无收而饿死,就违抗天命行了一场雨,结果被玉帝压在一座山下,并竖碑一通,云:“玉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受惠的百姓多么想搭救玉龙啊!可金豆是什么豆呢?一个老婆婆背一袋包谷去街上卖,不小心撒了,看到一地的包谷粒金黄金黄,人们心头忽然亮堂了:这不就是金豆吗?炒一炒不就开花了吗?于是奔走相告,约定二月初二这天,各家各户都炒“金豆”,并将炒开花了的“金豆”,供在当院。压玉龙的那座山原是太白金星的拂尘变的,太白金星人老眼花,见遍地金豆开花,就将拂尘收起。于是,玉龙重返蓝天,吸卷天河,普施好雨。玉皇大帝得知后,尽管有些生气,将太白金批评了一番,终究无可奈何。从此,二月二炒包谷花的习俗便流行开来。有的还一边炒一边唱:“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在大巴山黄官一带,人们把二月二称为“春龙节”。为了喜迎春龙,山民们全家起大早,将居室内外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趁早吃“龙须面”,面拉得越长越好,意思是龙须绵长,象征吉祥。吃面时,由年长者率先端碗,站在堂屋中间,面向室外天空,念唱一段“二月二龙抬头,风调雨顺好年头;包谷棒子粗又大,高梁谷子舞龙头”之类的吉言歌诀。中午吃“龙鳞饼”,饼上有村妇们精心制作的“二龙戏珠”、“龙凤呈祥”等图案花纹。这一天还禁止妇女做针线活,因为传说神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

传说和民俗都有它诞生的依据。从节气上讲,“惊蛰”就在农历的二月初二前后。蛰者,动物冬眠也,是动物们对冬季寒冷且食物不足的外部环境的一种适应。春二月,天气转暖,春雷渐渐,蛰居了一冬的无脊椎动物,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及许多哺乳类动物都受到了惊动,要从藏身的地方钻出来,活动活动筋骨了。

龙是多种动物和多种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成的神物。在龙的集合对象中,不少动物都有冬眠的习惯,如蛇、鳄、蜥蜴等。随着春天的来临,它们从昏睡壮态苏醒过来,要爬出洞穴,眨眨眼睛,抬头看看亮丽的天空了。我们说龙的集合过程是模糊的,这个“模糊”,既表现在集合对象的多元,即取材的多样性,也表现在集合结果和集合对象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代。这便是人们既将集合而来的神物称龙,有时又将蛇称龙,将鳄称龙,将蜥蜴称龙,将猪、马、牛称龙的原因。古书上讲的“畜龙”、“豢龙”、“御龙”、“屠龙”、“食龙”等,其龙当然不会是成为神物的龙,而是龙的某种取材对象,如鳄、蛇、马、鱼等等。同理,人们说龙抬头,实际上是说蛇、鳄、蜥蜴等动物抬头;反过来,说这些动物抬头,也就意味着龙抬头。

龙的集合对象,不光有动物,还有天象。云、雷电、彩虹等,都在龙的取材对象之列。所谓龙抬头,还含有地上的龙和天上的龙相感召、相会合的意思,或可言地上的龙已经昂首起身,就要飞升到天上去了,就要变成滚动的云团、叱咤的雷电、壮丽的彩虹了。而云团、雷电、彩虹等都是和雨水密切相关的天象,这也就是说,龙一抬头,“贵如油”的春雨就要普降大地,润泽四方了。

于是,二月二的歌谣就可以这么唱了:二月春风龙抬头,春雷隐隐春雨稠;春龙在田耕作忙,年丰福满万家楼。二月春风龙抬头,春情浓浓春意悠;春龙在天祥瑞多,飞升看我华夏族!

庞进 2000年2月
声明:作者对上网作品享有著作权,未经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
地址:西安市太阳庙门43号西安日报社   邮编:710002
电话:029-81017295   电子邮箱:loongfeng@163.com